第三十一章 曾國藩長沙練兵(1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6606 字 7個月前

武昌失守,鹹豐帝震驚,斥徐廣縉:到楚以來,軍營未有起色。朕用汝,朕自知愧,朕問汝於心何忍何安。朕無奈,即刻拿汝入獄。又諭:向榮,尾追可嘉,授欽差大臣,兼湖北提督,專責兩湖軍務。兩江總督陸建瀛,授欽差大臣,署理江蘇、安徽軍政民務,扼賊東犯。雲貴總督羅繞典,授欽差大臣,速速移防荊、襄,防逆北竄。河南巡撫琦善,授欽差大臣,駐守中原,兼顧湖北,遙援荊襄。湖南巡撫張亮基,守護長沙,功高績卓,署湖廣總督。湖南布政使潘鐸,守長沙有功,署湖南巡撫。道員江忠源,屢挫賊逆,擢升湖北按察使。士民楊載福,守湘陰有功,擢升宜章營千總。

不幾日,鹹豐帝再諭:嘉慶年間,川、楚教匪蔓延數載,嗣後行堅壁清野之法,令民團練保衛,旋即蕩平。即令廣西、湖南地方,多有團勇保護鄉裡,賊不敢逼,且有殺賊立功者。

現著各該督、撫分飭所屬,各就地方情形,妥籌辦理,並出示剴切曉諭。或築寨浚濠,聯村為堡;或嚴守險隘,密拿奸宄。無事則各安生業,有事則互衛身家。一切經費,均歸紳耆掌管,不假吏胥之手。所有團陳壯丁,亦不得遠行征調。各團中如有捐資倡助,或殺賊自效者,地方官即申詳大憲,據實奏聞,朕必立加獎敘。

凡土著良民,各有產業。與其倉皇遷徙,拋棄田廬,轉不免土匪乘機搶掠,何如堅守鄉裡,以子弟衛父兄,以家資保族黨乎!

工部侍郎呂賢基,即刻赴皖,會同安徽巡撫蔣文慶及周天爵辦理皖省團練事宜。在籍侍郎、幫辦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切勿再延,速至長沙練勇;張、潘、曾三人務必協力同心,防賊南返。另,安徽亳州雉河集地方,十八股撚匪聚眾叛亂,安徽巡撫蔣文慶,務必督促將弁,竭力剿堵,扼此股逆匪於萌芽之中。

工部侍郎呂賢基接旨,一刻不敢耽擱,赴皖即疏:江寧以東西梁山為要隘,必先扼守。廬江為江淮門戶,宜令重臣駐紮。巢湖出江當梁山上遊,地方匪徒宜招撫,免為賊用,且可與梁山為犄角。

聖意雖切,曾國藩仍不願中止丁憂,以落“奪情”之名。

摯友郭嵩燾三番登門,一再相勸:“公素具澄清天下之誌,今不乘勢而出,拘於古禮,一味謙延,何益於君父?且墨絰從戎,古之製也。”

曾書麟正色道:“為父以為,君子之誌,修身治國平天下。今逢亂世,若一味修身,任賊禍亂桑梓,親人流離失所、橫屍荒野,縱修得神仙身,有何裨益?”

被父怒斥,國藩再不延宕,偕郭嵩燾,素身簡裝,趕赴長沙,中途,遇舊識羅澤南率湘勇遊弋。

曾國藩執以弟子禮,道:“先生不憂門庭多故,而憂所學不能拔俗入聖;不恥生事之艱,而恥無術以濟天下。國荃、國葆人模狗樣,幸賴先生教導。”

羅澤南揖手謙讓,道:“滌公朝堂錚錚,湘楚鳳凰,為吾等之楷模,萬勿再出先生之謂。”

曾國藩道:“吾奉聖諭,團練湘省,羅兄可願隨行?”

羅澤南道:“願附滌公麾下,蕩平粵逆。”

曾國藩大喜,即刻攜手羅澤南,直奔長沙而去。

張亮基聞曾國藩至,偕潘鐸、左宗棠城外相迎。

曾國藩道:“不欲複執守製不出之初心,能儘一分力,必須拚命效此一分,成敗利鈍,付之不問。石卿大人、振之大人、季高先生守城功卓,曾滌生自愧不如。”

四人幾番客套,張亮基即納左宗棠意,將湘楚練勇,悉歸國藩名下。

國藩彆後,張亮基道:“季高先生,人生無常矣,先生守城功最,吾欲爭四望三,不想僅賞加六品同知。”

左宗棠道:“還隻是個銜。”

張亮基訕笑道:“曾滌生,未見一匪,即二品幫辦大臣。季高先生,曾滌生其人,如何?”

左宗棠道:“不甚熟,嘗聽人講,曾滌生行事淡緩;京城十幾年,先附穆彰阿,又依倭仁,行事為人,似不簡單。但看其現形,正派而肯任事,惟覺才具稍欠展開。”

張亮基道:“鄂地常蘭陔一眾官員已葬身賊手,吾等此去補缺,前途難卜。已納先生意,各縣練勇,儘歸曾下。曾滌生練勇,惟願可助一力。”

左宗棠道:“曾氏練勇,名正言順;聚力為一,或有作為。”

夜深深,野茫茫,曾國藩枯坐對殘燈,無語長嗟歎。人報江忠源求見。國藩捫眉一掌,怎生忘了岷樵。鞋不及搭,疾步飛迎,執手跺足,隻道:“岷樵岷樵,腿傷好否腿傷好否。”

江忠源道:“已無大礙,幸蒙滌生兄誠薦,方有今日之實。”

曾國藩道:“岷樵客套,兄目光如炬,十載之前即預有此變,且首募楚勇,出湘剿匪,一戰象州,二戰桂林,三戰蓑衣渡,再戰蔡公墳、力守長沙城垣八十一日,功勳卓著。書生禦敵,吾湘省第一人也。”

江忠源道:“賊已坐大,何功之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