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2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5467 字 9個月前

曾天養乘勝登陸城陵磯,正自紮營。一彪人馬滾滾而來,為首者乃湖南提督塔齊布。

湘潭一戰,曾天養三個侄兒皆歿塔手。天養一見,怒從心頭起,火自肝膽發,提矛躍馬,單騎殺出,厲喝:“塔妖,拿命來!”言未畢,矛已出,直向塔齊布刺去。

湘卒黃明魁眼疾手快,挺槍刺中曾天養坐騎,槍頭徑入馬骨,馬疼狂飆,掀天養於地,塔齊布趕上,手刃殪之;又戮天養首,懸之營門;曾目炯炯,竟日猶視。塔齊布懼,齋醮而掩。

天養歿,大雨傾盆,連下二日,水陸皆不能戰,韋俊搶占城陵磯,安營紮寨,構築土城,負隅頑抗。

8月14日,塔齊布兵分四路,圍攻土城。羅澤南埋伏其後,隨時應援。

韋俊專注一路,伏兵四千,斬殺千總諸殿元、劉士宜等百人,羅澤南疾援,救得殘部。

羅澤南謂塔齊布道:“天雨泥濘,暫歇時日,整軍再攻。”

18日,國宗石鎮侖率二萬援軍至,韋俊大喜,道:“石國宗至,吾等先逐嶽州,再犯長沙,猶又可期。”

石鎮侖道:“吾部各裹乾糧,意欲鏖戰數日,斬儘湘妖;吾即紮營高橋,圍殲羅澤南妖部,塔妖來攻,國宗擋之。羅妖一滅,塔妖必懼,必即退守嶽州,吾等複再困圍。”

8月19日卯時,韋、石合攻,占得九塘嶺。

塔齊布懼,謂羅澤南道:“賊逆勢大,吾等退守嶽州,憑城堅守。”

李續賓道:“萬萬不可,大軍入城,賊圈而圍之,必蹈前轍。”

羅澤南道:“嶽州四麵環水,惟大橋一路上通省垣,賊所必爭。賊必逾九塘嶺而下,攻擊大橋;橋窄地狹,擺不開兵力。吾置兵一千,靜待賊來;如九置後,隨時援我。”

韋俊、石鎮侖率六千精兵,輪番進攻。塔齊布驚懼,以為羅澤南必敗。

羅澤南兵分兩路,一路進擊,一路防守,近則刀砍矛刺,遠則槍擊炮轟。韋、石聯攻三番,不能進前,隻得退卻。

羅澤南追至九塘嶺,眼見韋軍萬餘,鱗次櫛比,麻麻密密,分踞坡嶺。羅澤南令李續賓駐紮九塘嶺南,以防韋俊包抄;自率中軍,衝營而去。韋俊懼,退守高橋。

1854年8月21日,塔齊布集兵五千,進擊高橋。兩軍鏖戰半日,勝負未分。翌日,整軍再戰。湘軍兵寡,漸漸不支。李續賓見狀,親率十幾親兵,掣旗縱馬,馳騁砍殺。塔齊布讚:如九白旗真無敵矣!

時南風驟起,大雨傾盆,韋軍貨藥效失。塔、羅、李趁勢猛擊,一鼓而破太平軍營十三座。

曾國藩見韋俊傾兵陸路,即令李孟群、楊載福水師進擊城陵磯,抄襲韋後。

韋俊四麵受敵,無心再戰,引兵退卻。

塔齊布直擊二百裡,破崇陽,攻蒲圻,收鹹寧。一月時間,兵抵紫坊鎮,距離武昌不足百裡。

塔齊布先斬曾天養,又敗韋俊、石鎮侖,湘軍大振,兵士佇立戰船,不披甲胄,不避槍彈,順流直抵金口。

韋俊、石鎮侖連戰連敗,楊秀清不爽,敕令石鳳魁、黃再興護守武昌;秦日綱扼守田家鎮;韋俊、石鎮侖、林紹璋回京述職

10月2日,曾國藩行至金口,招諸將議攻武昌。

曾國藩道:“吾不費吹灰之力,占得金口、羊樓司、崇陽、鹹寧;武昌。北路,署督楊霈、荊將官文剿洗漢口、漢陽。南路,吾以水師扼大江,斷三鎮之聯,繼以陸師攻擊武昌。彭玉麟三百湘勇已紮根城中,務必連通,裡應外合。”

塔齊布道:“石鳳魁逆匪,兩攻金口,兩戰皆敗;不過爾爾。吾出洪山,梯城而攻,一舉而下。”

羅澤南道:“兵出洪山,前臨堅城,仰攻不下,花園之賊必襲後,非良策。紫坊至武昌有兩路,一洪山大道,一沿江至花園,兩處賊皆置重兵;花園臨江繞城,尤為賊所重。今惟悉力攻花園,花園賊壘破,乘勢平鯰魚套賊壘,賊之精銳皆儘,武昌不攻自破。塔將軍,可攻花園?”

塔齊布道:“怎與羅兄爭功?”

曾國藩道:“李孟群率水師攻鹽關,相機破賊軍水營;楊載福部斷後。塔齊布扼洪山,沿油坊嶺推進;待羅澤南部、知州李光榮部攻陷花園,再行攻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