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1 / 2)

百年爭戰 路人四九 3494 字 9個月前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

曹州大捷後,撚軍眾首領皆欲北渡黃河,直搗京師;遵王賴文光力排眾議,道:不出一月,曾國藩、李鴻章妖軍必至;僧妖一路竄擾,有勇無謀,曾妖擅結硬寨,李妖夷器甚利,吾等不可等閒視之。

梁王張宗禹道:啟稟遵王殿下,前方探報,安徽布政司英翰妖兒一軍,現正麇集亳州。吾等十八鋪聚義,起於亳州雉河集,沃王殿下亦因叛妖出賣,被英翰妖兒戕害。北渡既無可能,何不火速南下,圍殺英妖,為沃王及死難眾兄弟報仇雪恨。

賴文光道:梁兄言之有理,大軍籌糧措資畢,迅疾南下,圍殲英翰妖兒;爾後速於雉河集布防,靜待曾李二妖。

是日,賴文光、張宗禹督率撚軍,越蘇豫邊區,飛馳南下,一月時間,進抵皖北亳州縣境,魯王任柱傾力一戰,攻克龍山鎮。

安徽巡撫喬鬆年急至雉河集,與藩司英翰、道員史念祖議防。

喬鬆年道:僧邸逝後,匪勢甚烈,吾等必做最壞之籌算。

英翰道:中丞大人陣前督軍,卑職感激不儘。苗練、張撚絕後,吾等皆以為皖地亦已清平,惟大人力持己見,留翰等駐防皖境;中丞大人高屋建瓴之識,吾等自愧不如!

喬鬆年道:藩台大人客氣,發逆、苗練絕後,李昭壽亦解兵權,然殘撚竄鄂入豫犯魯侵蘇,漸成大患。吾募勇自保以外,複奏請聖上皇太後,苗沛霖餘黨自非積惡,請予寬待;李昭壽散遣勇丁,恐流為盜,請飭州縣整頓捕務,以絕後患。

英翰道:大人之奏請雉河集地處交衝,當建縣設官,亦屬前瞻。以大人觀之,曾滌帥之北上剿匪,可否迅平?

喬鬆年道:聖上皇太後諭令曾國藩北上剿撚,亦可清洗匪患。然吾以為,國藩久治軍務,氣體較遜於前,況其習於接硬寨打呆仗,難扼流寇。李鴻章才識亞於國藩,而年力正強,如以代國藩督師山東,必能迅速蕩平;再者,李鴻章亦乃皖人,豈能任由桑梓禍亂!

英翰道:中丞大人高見,隻可惜,世事非如人願。然撚匪之迅疾凜冽,曾滌帥之躑躅遷延,於吾或乃滅頂之災。煩請中丞大人速速退防省城,統籌全局,吾等於此決戰撚匪,至死方休。

喬鬆年道:藩台大人何出此言,吾等休戚相關生死與共。皖境綠營八旗所有勇丁,皆由藩台大人統領。吾即谘飭練臣張曜、南陽鎮總兵宋慶、建寧鎮總兵張得勝,分率各部,火速來援;遷延不前違抗軍令者,斬!曾國藩業已發兵北上,吾即請其分兵,火速應援;其若延宕,吾必上疏彈劾。

英翰道;多謝中丞大人關照,賊已攻占龍山,吾等即於北台子寺外,擺開戰陣,於匪決一死戰。

喬鬆年道:此戰若勝,亦不追逐;若敗,速退北台子寺,負隅頑抗;倘再不敵,複退雉河集,依托渦河,遲滯賊逆;屆時各路援軍並至,內外夾擊,可獲勝仗。

喬、英二人言語間,撚軍已攻至北台子寺;英翰送彆喬鬆年,親率十七營清軍,誓死力拒,鏖戰二時,折兵二千;英翰不敢再戰,退防雉河集,負城依水,頑抗不輟。

賴文光缺舟少炮,無力攻堅,隻得逼城而營,四麵困圍,搦戰三十五日,未沾城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