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下鄉言耕作(1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4426 字 10個月前

建安十一年,七月。

烏桓舉兵入犯邊境,又因南部戰事缺少進展。曹操放棄討伐吳楚的念頭,命張遼、張合二將火速北上。

雙方各自動用數萬大軍,雖沒爆發大規模的軍事戰爭。但卻讓曹操清楚認識到吳楚合一,足以與北方抗衡的恐怖軍事力量。

身處重病中的劉表通過逼退曹操,告訴吳楚軍吏百姓,作為吳楚霸主的他依舊有能力保護他們,大大地漲了波士氣。

那些向劉琦、劉備歸降的江左士人,似乎也認識到取代孫氏家族統治之二劉,比孫氏家族更加強大,也更加的具備合法性,也進而逐漸歸心,認真地為二劉效力。

對於劉備、霍峻而言,這場存在數月的軍事衝突,可以看成仿真的軍事演習。磨礪了那些軍士,也探了探曹軍真實實力。

總體而言,老兵經過二年多的作戰,已是悍勇之精銳。那些征戰一年左右的軍士,亦可用之。入伍不久的軍士,除了在舟舸上,上了地幾乎無法與曹軍較量。

在夏侯淵撤兵之後,甘寧、魏延、呂蒙三將回丹陽複命。霍峻解散三千軍士回鄉,保留了七千軍士。二千軍士駐守江北諸城,五千軍士分由高翔、徐盛、俞韶統率,坐鎮濡須口,防止夏侯淵玩了招回馬槍。

霍峻在濡須口逗留了幾日,確保敵寇退兵,又因步練師即將臨盆的緣故,方才趕回郡治皖城。回到皖城,見了富態的步練師,讓她放了心,陪伴了一兩日。

霍峻與郡吏視察皖城周圍的農業狀況,不同於剛移治到皖城荒廢的狀態,經過二年的開墾,田野阡陌縱橫,田間百姓勞作,頗是生機勃勃之景。

畢竟皖城從建安五年(公元200)被孫權放棄從而荒廢,再到建安九年被霍峻重新啟用,時間上僅過了四年。良田雖被荒廢,但不同於從零開始。在原有的百姓生活的基礎上,花費功夫整治房屋,又重開荒廢的田畝,皖城漸漸有了生機,初有兩三分太平年間的模樣。

田野間,暑氣已是消退,時將入秋季。

老農頭戴鬥笠,感受著空氣中的涼爽,擦了擦頭上的汗液。夏收已過,他正在種植蕪菁。抬頭看了眼玩鬨的孫子,溝壑縱橫的老臉上,浮現出笑容。

他們家是軍戶,早年在鄱陽湖討生活,被那彭虎裹挾。在被郡守率軍擊敗後,他的兒子從了軍,他們也被遷到這生活。府君仁德,因兒子從軍,家中被免了賦稅,又分了百畝的土地,便生活於此。

初到這裡的口糧拮據,除了城裡的救濟,他們挖野草,又去河水裡撈魚蝦,一家人艱辛的活了下來。有賴於火耕水耨,他們較為輕鬆地得到了夏收的口糧。雖糧草不多,但通過後續的忙活,得以渡過秋冬。

今歲早春,兒子在家,幫襯了些許時日。因軍中有戰事又走了,但所幸戰事沒有波及皖城,夏季豐收,家中又有存糧。當下就希望他的兒子能平安歸來。

“阿奴!”

見到玩鬨的幾個小孩似乎驚擾城中官吏,老農連忙小跑上去,向貴人行禮求饒。

“貴人若有衝撞,還望見諒。”

說著,老漢就要抽自家的孫子,口中罵罵咧咧,說道:“讓你安分點,就不聽……”

“不必了!”

霍峻伸手阻止,說道:“小兒玩鬨而已,並無驚擾我等,不必動怒。”

孫子被嚇壞了,在那哭著不停。老漢卻在那點著頭,哈著腰,笑道:“府君仁厚,老漢替孫兒致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