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或成黃巾最大贏家(1 / 2)

轉戰千裡打贏遼東之戰,待到清點戰利,統計收獲,大遼河已是徹底化凍。

此一戰,得無濾、房縣、平郭、襄平、柳城五城,公孫度等遼東豪富誅戮大半,丘力居、蘇仆延、烏延等烏桓單於以及烏桓統領,參與其中的遼東各部漢軍都尉,五十人隊長以上軍官者,儘皆處死。這一戰,遼東敵對勢力的中高層領導,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自此以後,遼東之地的烏桓人、漢人,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一盤散沙,難成氣候。再想組織如此規模的兵力,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據戰後統計,此戰新增漢民兩萬,烏桓人四萬,共計六萬人口。另剿戰馬四千餘,糧草輜重財寶無算。

雖然此次來攻的烏、漢聯軍很窮,但是那些單於、官吏、富戶之流,卻都還挺富裕的。雖然王言堵了遼西走廊,斷絕關內外貿易,但他們該收東西還是在收,反而因為王言的原因,更加壓低了價格。都等著弄死王言,重新打通商道,再多賺一些。

他們不隻收遼東的東西,也北上收域外烏桓、高句麗、扶餘等等的物產,域外有大興安嶺、長白山,這兩個山脈東西包圍出了東北平原之中麵積最大、最肥沃的鬆嫩平原。雖域外蠻夷,不善種地,但是人家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口,靠山吃山便能得活,山貨、獸皮、獸骨、草藥,都是一堆堆的。

他們需要食鹽,需要鐵器,需要一定的糧食,需要布匹,等等等等。有能力跟他們換的,也就是遼東這些富戶了。甚至就連丘力居等烏桓單於,也是指望著氏族富戶貿易的。

現在這些東西都到了王大將軍的手裡,除了留下自己用的,基本都處理給了那些豪族,換取糧食、布匹、鹽等物資。

他已經著手建造鹽場,這種最基礎的生活物資,是必須要保證的。平郭(營口)、文縣(蓋州)一帶,正是鹽場的好位置。自今年開始,以後便不必再讓豪族用鹽鐵割韭菜。

地盤擴張、人口新增,相應的軍事部署自也要跟上。

戰鬥力最強的威武衛,移駐襄平。在王大將軍轉戰千裡之時,東方果然有敵來偷平郭,被留手的三千威武衛打的落花流水。補充了戰損的兵員之後,頂在最前,以防止玄菟侵擾。

無濾城由興武衛鎮守,前番遼東之戰興武衛防守徒河大本營,穩紮穩打,都沒讓敵人從山道中出來。其駐無濾,與襄平護衛犄角策應,護衛遼河平原。

廣武衛則是駐防阜新,先前便是廣武衛前攻阜新,王大將軍破了丘力居之後,奔襲過去一戰而定。其部補充兵員,駐守阜新,一來可借地利,防止賊寇殺入無濾山穀,長驅直入破昌黎,取徒河,亦可倚仗地勢,以為前出之地。更可策應支援無濾、襄平兩地,但有來敵,合而攻之,亦可長驅偷家。

在無濾城的戰鬥中,損失慘重的英武衛,則是由民兵轉為正式軍隊,駐防平郭,任務還是防止東向來敵,另外生產食鹽也是他們的活。

廖化統帥的驍騎營,則是又於各衛選調了兩千五百人,補充到了五千軍馬的規模。繳獲的戰馬,除了各衛騎兵所乘,餘下的基本都給到了廖化。他們駐防在台安,正是兩千年之後的鞍山台安,又是大將軍命名。

他們駐防台安,倚仗著騎兵的機動性,支援前三地,也是防止遼河平原開闊,敵人直入房縣腹地。平日裡所做,就是訓練、養馬、種地。

以上皆是正規編製部隊,計有三萬餘。除此外,還有三支民兵部隊。先前調取昌黎防守的雄武衛,順勢囤兵昌黎。徒河大本營則是又新編了一支振武衛,南方前線的綏中則是編了一支宣武衛。

至於柳城,王大將軍現實的老家,他並沒有派人去占領。因為他老家的地理不很好,四麵環山,十年九旱,收成相對來說不很好。北方有更廣闊的地方,沒有必要囤兵在山溝裡。

要說柳城方向再度來敵,這一點也不是什麼問題。畢竟他的遊騎是完全脫產的專業戰兵,老帶新的方式,培養著這種士兵。他們散播極廣,學會了王言傳授的地圖測量製作之法,在外麵風餐露宿,既畫地圖,亦查敵情。隻要知道了來敵,那就能贏。來的越晚,贏的越輕鬆。再晚,那就不是他們來攻,而是王言派兵過去了……

既然打勝了遼東之戰,徹底立足遼東,那麼漢軍定然便不會來攻。而且他的軍事部署,更加的傾向於防禦北方,而非是南方。要知道,隻要滅了綏中宣武衛,再來就是徒河大本營。而其他地方的兵力調動到綏中,最快也得三天,最遠的可能要十天之久。

這算是王言的表態,讓大家都放心吧。

但綏中的兵馬,肯定不可能沒有。不為了南下,也得為了守商道。現在王大將軍據遼西走廊,怎麼可能讓南北商人,從他的地盤來來回回。

眾所周知,商貿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今扼東北咽喉之地,必然要以他的地盤,做商貿中轉,在此進行大宗貿易,大收商稅,發展經濟,反哺民生,有個五六年的時間,定然富饒起來。

事實上現在他的負擔很重,正編軍卒以及民兵合計五萬餘人,算上軍隊後勤,不打仗的時候得是六萬多人,打仗那就上十萬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