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九章 奉孝遼東初體驗(2 / 2)

他說道:“某乃理政府一小吏爾,不敢當先生。此來乃為先生官事,還請先生穿衣梳洗,隨某往理政府領印綬,官衣,再出城選良馬一匹,往先生今後所治之地走一遭。兩日後,先生當赴任矣。”

“勞煩稍待。”

郭嘉拱了拱手,硬挺著身上的無力爬起身,穿好衣服,盤好頭發,在院裡打了水,又找到木盆洗了臉,還翻找著行囊,弄了用草木灰製成的牙膏,找出這時候的牙刷,擦擦擦刷了牙,接著又跑到廁所通順一番,這才混身通泰的跟著小吏一起離開。

出門又去了不遠處的理政府,領取了印綬,以及四身青衫,兩套春夏秋,兩套冬日的棉裝,還有三雙官靴,兩雙布質單靴,一雙獸皮棉靴,這是遼東製式民官服裝。此外還有四條玉帶,就是腰帶,跟衣服都是一身的。

印綬,是分開的,印是印,綬則是掛著印的絲帶。在遼東,印綬是一體的。印分材質,綬分顏色、材質,配合著腰帶一起,用於區分官職。

如亭長乃青石印,麻布綬,麻布腰帶。進一步的鄉長,乃白玉印,綢綬,綢腰帶。依次往上,印的材質愈來愈好,綬和腰帶也是越來越漂亮。

印有兩方,一方乃是個人的品級身份印,另一方則是職位官印,亭、鄉、縣之類的,都有一個單獨的印,這是地方印,不隨長官走。

衣服鞋則不論官位大小,都是一樣的,辦事的吏員也是一樣的裝扮,這屬於統一官府形象。

郭嘉拿著衣服回家就換上了,雖然新衣服也是麻布材料,但是總比他之前的那一身洗的發白的衣服要好。換好了衣服,配好了印綬之後,他這才跟著那個小吏出城,去到馬場挑了一匹馬,接著便騎馬向東而行,來到了徒河下轄的天恩鄉望軍亭。

遼東的地名,很多都是百姓自己起的。大將軍起縣城的名,下邊的鄉、亭名字都是百姓取的。一開始的鄉亭,可沒有士子民官,全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勉強乾的。

“望軍亭治下二百三十戶,口一千五百六十三,其中男八百二十九口,女七百三十四口。十七歲以下男女……”

望軍亭辦事所在的一個沒有圍牆的由好幾個大房子組成的建築,互相見禮過後,望鄉亭的副廳長給郭嘉介紹著整體情況,同時還介紹亭長的職責。

郭嘉聽的很認真,因為亭長的工作真的很多。耕種、孕婦、新生兒、衛生、防火、稚童就學、鄰裡矛盾、地產收益、百姓家中糧田結餘統計、生人登記、死人銷戶、娶親、分家、民兵訓練等等等等。

望軍亭十裡之內,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亭長協調解決,還有上計,各種的數據統計,各種的將軍府、理政府政令的落實執行,亂七八糟,大事小事一把抓。基本可以說,在這十裡之內,亭長就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

隻不過他們沒有斷案的權力,治下但有人違法犯罪,警尉可以抓,但是要到了鄉裡才能判,而且還會有更多的調查程序。這個權力,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地方官把持住的。否則草菅人命一定少不了,而且也真正的讓地方官成了執掌生殺大權的土皇帝。

隻要死人,上級警尉就會來實地走訪,確認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此加上民風彪悍,有事兒真敢說,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錯漏。

這是王大將軍治理民生的基礎手段,使治下百姓保持住鬥爭精神,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證政府機構的良性運轉。

當然這一切的終極原因,還是在於王言這個統治者不怕民亂,他相信治下的百姓……

而一個亭的工作人員,隻有四人,正副亭長以及兩個警尉。警尉是本地的,正副亭長都是異地的。

四個人管一個亭上千人的所有事務,工作量是相當龐大的,郭嘉想想就頭皮發麻,要命啊……

這當然不是基層治所的完全體,以後還會配一名醫者,待到學童長大,本村的學生也是要用到的。都是免費勞動力,支使就對了,會大大減輕正式官吏的壓力,也能給學生一些基層經驗。出身基層,和治理基層,終究是兩碼事兒……

當日下午,郭嘉先去醫館開了湯藥,喝了一碗。之後就跑到了城外,去了醫學所在,找華佗學習養身之法。必須得學,要不然他怕亭長的恐怖工作量,把他給累死。

醫學曆時兩年多建成,其雖不比文昌閣高大、華麗,但是占地甚廣。

因為醫學的培養體係不同,學童在學習了基礎的文化知識之後,十歲就要經過篩選來醫學就讀。這就使得醫學要有多的教室,以及宿舍,用以學生的分級學習,以及外地就讀學生的住宿。還要有醫者的研究場所,醫者及家屬的居住場所,還要有自己的藏書閣,收錄醫學書籍,再提供一些其他書籍供給學生。

再者,大將軍要求,女童一樣可以進學,住宿要分男女,廁所要分男女。另一方麵,遼東全民尚武的政策下,醫學的學童一樣要習練武藝、軍陣戰術等等,更要有大的校場。如此多的人吃飯,還得有食堂。為體現出對醫師的尊重優待,還得弄小食堂,如此等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