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金勒要被送回胡地?!”
這消息彆說是崔茂懷,就是鄧伯和常媽媽聽了也都驚了一跳。
須金勒母親是胡人不假,但其母族已滅,須金勒被崔茂睿帶回來都多少年了,這會兒莫名其妙要被送回胡地?
崔茂懷忙牽了烏騅準備去侯府,出門想到其他可能,又讓家裡的護衛去找周辭淵或息風,打問是不是朝廷有什麼計劃,還是另有他不知道的隱情?
這邊安排妥當,崔茂懷再不耽擱,一路快馬到了侯府,開門迎門的隻是幾個小仆。開門時還小心翼翼,見是崔茂懷,才忙喊著“二公子回來啦”給開了門。
崔茂懷進去,就見平日本該守在府門內外開門牽馬的仆人就剩下眼前幾個,府內大眼掃去也是糟亂一片。
“侯爺呢?”
崔茂懷皺眉順口問道,問完才想起這幾個小子是看門的,哪裡知道大哥在哪兒。不想這幾個小子相互看看,然後一致低頭指向內院的方向,一人大膽回道,“大家夥都在那邊呢……”
“……”
崔茂懷聽到‘大家夥’,尚不理解何意,隻以為家裡主子管家都在那邊,想著是內院有事。隻是內院女眷住的地方,他這會兒再急也不好過去,派人通傳請崔茂睿出來好像也不大合適。
想了想,崔茂懷乾脆轉腳去往東院,按規矩來了本就該先拜見母親,他過去正好先問問須金勒的事情真假,若隻是謠傳,也避免弄出烏龍來。
哪想到了東院,不見辛姑姑,迎出來的是一位慣常也伺候在長公主身後的米媽媽,朝他行禮後,目露戚容向他告罪道:
“二公子必是聽到消息才匆忙趕來的吧。長公主娘娘聞得此訊立時就氣病倒了,至今未能起身……”
崔茂懷心下不由咯噔一聲,“這麼說送須金勒的事竟是真的?!不是,好端端為什麼呀?”
“還不是夫人……”
米媽媽抱怨的話剛出口,立刻察覺到自己失言。長公主所在的東院一向規矩肅然,縱使再對侯夫人不滿,但當奴婢的也不能私下隨意議論編排主人。於是米媽媽也隻能就是論事說了大概。
崔茂懷疾步回侯府去,一路都在想米媽媽的話。
這場風波歸根結底還是侯府爵位、嫡庶鬨出來的!
中秋之後,因為變石之法有奇效,北地邊境傳回捷報,同時不是有兩個胡人部落請求入朝覲見,想要歸附靖朝嗎?
皇帝得到奏報後龍心大悅,尤其這還是胡人首次不戰而歸附靖朝,皇帝顯然是想樹立典範給北地其他部落看看,所以特意派遣了使臣專赴北境引兩個部落首領來朝。同時,也一直在商議對這兩個部落的封賞和安置。
表麵看這事怎麼著也扯不到鎮平候府,可胡人部落自願歸附朝見皇帝這麼大的事,自傳開後朝廷內外宣揚陛下天威、歌功頌德的聲音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響。
很自然的,又怎麼可能僅宣頌此次胡人歸附,當初皇帝登基不久,鎮平候崔茂睿引兵平蕩胡地,這也是陛下教化,文昌武德之功!連上這回北地捷報,無疑是一位帝王在位時的無尚政績!
同一時間,朝廷也將給予這兩個部落的優厚賞賜定了下來。不但兩個部落首領給了爵位官銜,還在北地邊境一帶劃了地方,供這兩個部落放牧生活。
隻是,古來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朝中也有不少大臣始終持反對意見,尤其將這個兩個部落安置在北境邊防,若是他們勾結外族裡應外合,豈非“引狼入室”?!
僵持中,便有臣子建議,優待之外也該有防範震懾。若說除了邊軍監視之外,還有什麼辦法是兩個利益團體最有效的交融教化辦法?在此時的大環境下,無疑就是聯姻。
可按照朝廷如今給兩個部落首領的爵位,和這兩位部落首領的年紀,選嫁宗室貴戚人家的女兒……總歸當場是半響無人響應。
然後,就有禮部郎中趙傳堯站出來道:“聯姻者,也未必非宗室貴戚女子的。”
北胡和靖朝不同,胡人未經教化,比起靖朝的三綱五常,倫理大道,胡人茹毛飲血,子繼父妻,弟繼兄妻。與此同時,胡人有些貴族女子也頗具勢力,她們擁有屬於自己勇士和牛羊奴隸,甚至能把持部落權利,血脈也隻延續母係。當需要繼承人的時候,隻需尋找其他部落裡的勇士或者健碩的奴隸,生下兒子……
那趙傳堯為什麼提及這些呢?
因為歸附的兩個部落,其中之一就有這麼一個女人。早先出嫁到彆的部落,之後那個部落衰落,她就帶著嫁妝和在那個部落得的牛羊奴隸、錢財勇士和剩下的部落族人回到家族所在的部落,形成了一股極大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