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不給日本人糧(2 / 2)

1942風起南洋 潛水老猿 4822 字 2024-04-18

沒有糧食進口。

美國人沒那麼大方。他們在二戰中大量傷亡,比原曆史傷亡還要大。對上就算扔了原子彈都讓美國人出了次醜的日本,美國上下之前還在仇視宣傳,還沒有拐過彎,哪裡會給廉價的同情?

就算資本家們喜歡糧食賣出高價,歐洲市場也比日本受歡迎多了。有歐洲和蘇俄市場,美國大農場主們暫時也不需要多考慮日本,而且日本人主食是大米,一開始尋求進口的對象也是東南亞地區和印度等。

菲律賓聽美乾爹的,爪哇島上自顧不暇。英國也急需大量糧食,就算多餘的也運去歐洲撈好處,印度不止出口不了多少糧食,還因為戰爭的影響而急需大量的糧食進口。

之前遭受了大饑荒的孟加拉人,在能吃飽飯的種種傳言帶動下,大量遷移向了加爾各答附近的西孟加拉地區,並準備以加爾各答為都建國了。二戰結束並沒有使得印度地區安定下來,反而愈發動蕩,亂世逼近,各邦富豪貴族紛紛屯糧惜售,讓印度很多地方也出現了大麵積的糧荒。

印度人買米都買不了多少,哪有精力救濟日本人?華夏更是始終糧食不足,就算有糧商積糧,也不會在這種敏感時期當漢奸賣給日本人糧食。

唯一能救日本人的先鋒軍也整天哭窮,一粒糧食也不願賣給日本人。就算通過黑市換取日本財富技術和人才,也是嚴格控製,對日本饑荒是杯水車薪。

“我們拖走了日本人的捕鯨船,算不算落井下石?”說到日本大饑荒,李衡還略有一絲不忍。

後世據說日本人通過捕鯨熬過了戰後的饑荒,鯨魚給日本人帶來了大量的蛋白質。在戰後分割船隻時,趙易早早就派人勾結了美**官團,終於在東聯國建國後不久拖走了大小三十多艘捕鯨船,提前一步展開了捕捉鯨魚的商業行為。

在十八十九世紀,捕鯨是工業尚不發達的美國著名的產業,曾和煙草一樣,都是美國GDP五大靠前行業之一。隨著石油的開采應用,才逐漸沒落。先鋒軍對捕鯨還不熟練,美國人對捕鯨卻並不算陌生。

“隻要不是像西方世界和日本人那樣大肆捕撈,過渡捕撈,捕鯨業也是可以進行的。我們並不聖母,吃豬肉吃牛肉並不比吃鯨魚更仁慈。”趙易大力推行捕鯨業,

“捕鯨船的運行方式和軍艦差不多,就連轟擊鯨魚也和炮擊敵艦相似,在火炮武器為主的海軍時代,完全可以當做海軍來培訓。捕鯨船追蹤鯨魚,尋找目標的演練,就算在導彈為王的現代戰爭中,也有部分借鑒作用。小日本那麼精明,死不肯放手捕鯨,又豈是僅僅一個商業行為?日本捕鯨船對各地海域水文的探測也是功勞不小,更不用說捕鯨業也確實利潤豐厚。”

二戰後,不止日本每年捕捉兩萬多隻鯨魚,就連西方人也在南極等地大量捕鯨。挪威等國捕捉的鯨魚更多,而且主要是為了鯨油,取了鯨油,其他鯨魚肉等都統統扔掉。

“對於我們華夏人來說,味道還算不錯的鯨魚肉是補充營養的好原料。提供給東聯國國民以及華夏國內民眾大量肉食,增強我們華夏人的身體素質,總比便宜日本人強多了。”有了東聯國和華夏這些無底洞,多少鯨魚肉都不夠填滿的,有了華夏人的大胃口,以後哪裡份額給日本人補充營養?

趙易盤算的很清楚,特地把美**官團拉攏了進來:“就算我們拿不到利潤,也要卡死日本人。”

把大把大把的捕鯨利潤分潤給美**官團們是一舉三得的事,一個是拉攏人脈,一個是防英法,一個是防日本人鬨幺蛾子。有了上下軍官團的呼聲,就算麥克阿瑟要給日本人開海禁,也得仔細琢磨琢磨,值不值得得罪那麼多人。

日本人嚴重缺糧,又少了捕鯨這個補貼,還被抽去了北海道這個糧食和漁業豐產地,大饑荒恐怕得持續很久,真算下來,距離美國人曾經製定的餓死一千萬的目標也差不多了,這讓李衡這老實孩子總有些不安。

“什麼落井下石?這叫痛打落水狗。”葉關首先給了他一個白眼球,

“你覺得日本大饑荒是我們的原因?就算日本人秋收糧食隻有三百萬噸,七千萬日本人平均下來,就算一天一斤糧也能撐到夏糧收獲,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餓死?還不是那些上層人物把控了糧食,糧食不平均造成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社會不平等才讓日本早早陷入了大饑荒。就算提供再多的救濟糧,日本上層也不會放過這個盤剝下層的機會,還是會有大量的人餓死。但願那些所謂的無辜日本平民自己覺醒吧!

聽說,現在日本已經有了幾隻赤色武裝,真希望看到紅色日本的樣子啊!”

說到糧食,葉關也有點感慨:“當初我們直接供應糧食給老蔣,我心裡也感覺有些彆扭,擔心這是資敵。不過最終得益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況且我們也和寶塔山那邊做糧食生意。老蔣這邊,我們還用糧食換來了幾個不錯的人才,比如說我們的交通部長。也算間接地削弱了老蔣的力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