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首重水運(2 / 2)

1942風起南洋 潛水老猿 4896 字 2024-04-18

“所以我們先準備了十年調整期。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方針政策,因為標準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在改變。”李衡明白這是個長期任務,急不得。

隨著科技的發展,或者木船就變成鋼鐵船和玻璃鋼船了,或者油耗標準和排放標準都提高了,這都使得規範標準都在不斷變化,更不用提實際推行了。

“充分考慮到南洋地區的林木眾多,力推標準化木船的策略也很好。”俞大為對這份標準化方案還是很認可的,尤其這份方案從實際出發,看來是用心了。

先鋒軍三巨頭這種務實的精神也是他願意來東聯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人處理的登陸艦船可以短期應用,但還是不夠經濟標準,可以借鑒參考,不適合當做標準推行。”李衡特地強調了那些美國貨。

美國人二戰前就在大減價處理戰爭物資,先鋒軍憑借和美國人相熟的關係,淘了一大批廉價二手貨。美國登陸艦艇就是其中之一。

僅僅LCVP的辛金斯艇,美國人就造了2萬多艘,就算二戰中損耗了一部分,還有大量剩餘。

先鋒軍一口氣接收了大小各類型號共500多艘。這些部分用於登陸作戰等軍事用途。因為吃水淺,一部分還直接進入了內河航道,承擔了部分軍事後勤運輸的任務,甚至還擔負了部分民用物資運輸的任務,已為民眾所熟知。

這年頭東南亞地區能有個柴油動力的鋼鐵船就已經被人看稀奇了,何況這樣大規模使用的。不少人建議按照美國人這些大規模使用的登陸艦艇的規格來設定標準,現在被李衡直接否決了。

美國人的這些登陸艦艇確實結實耐用,但卻不適合對經濟型要求更高的民用航運。

“標準不止是船隻的標準,民用船隻甚至以後的軍用運輸船,我們還需要考慮水路聯運的集裝箱的配套標準。”李衡又道。

集裝箱的概念,俞大為已經聽李衡解釋過了,一聽就明白其中的關鍵所在,不由為之歎服。如果船舶也考慮集裝箱標準,真的可以輕鬆實現水路聯運,將大大減少流通成本。

雖然集裝箱在五十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普及,但不意味著這個時代的人們不識貨,也不意味著沒有人提這些想法,隻是原有的標準牽扯利益甚廣,不是那麼輕易被動搖。僅僅一個人力成本和碼頭機械化作業的費用,就讓資本大鱷們不願意推廣集裝箱運輸。甚至碼頭的裝卸工們和水手們也會聯合起來,把讓他們利益受損的集裝箱排擠出去。

先鋒軍已經給集裝箱設置了專利,但並沒有多少人在意這個。不過在先鋒軍的地盤上,卻可以提前布置,及早推行。

“考慮到普通集裝箱的帶貨毛重得二十多噸,40尺平底貨櫃的帶貨毛重更是得36噸重,所以內河水運貨船的標準怎麼也得以放下一個標準箱。至少有一個30噸級。按照集裝箱算,雙倍、三倍的,60噸級和100噸級也必不可少。為了靈活運轉散貨,雖然無法安置標準集裝箱,10噸級也必不可少,或者可以考慮航空集裝箱聯運標準。編組船隊也需要提前考慮標準化。”李衡也明白現實推廣困難重重,僅僅一個碼頭的機械化裝卸就讓先鋒軍的推廣難度大增,但規劃要放在前邊,眼界要放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

規劃中最先推廣的還是大型水運貨船。不少河流都可通行千噸貨船,甚至萬噸輪,直接由海登陸。

“不少河段潛力還是很大的,不過需要修整,暗礁和旱季水流不平均等問題相對比較突出。”俞大為已經提前摸底,對東聯國的水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拋去最西邊動蕩的恒河流域不談,中南半島上有五大河流,分彆是緬甸那邊的伊洛瓦底江和薩而溫江,泰國的湄南河,溝通多地的湄公河,以及越北的紅河,被人俗稱為“五爪金龍”。

其他河流更是大大小小,數不勝數。但都有一個缺點,受東南亞季節性氣候影響很大。

雨季時,水量充足,而到了旱季,水量減少不說,甚至有些河段還會出現斷流。萬象附近的湄公河段,在枯水期就有過深不及膝的描述。

東南亞不少地區開發較晚,現在很多地區也沒有開發,不要說各流域溝通了,就算一條河流,有些地方的河段都從沒有疏通過,水文不明,暗礁叢生,根本無法通航。

“我們規劃中已經很明確地提出,會在各河段疏通水道。還會在各地興修水庫和水壩,兼顧灌溉、發電和航運,調節各季水量。另外,我們還計劃在合適的地方修建運河,用來溝通各大水係,進行跨流域調水。”李衡笑道,“不過,這就需要你們多跟水利部溝通,一起協調發展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