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確認改駁船,李勤均便設想了拖駁船隊的運輸形式,所以才有了老船廠臨時加急給改造出來的主拖船。
同時,輔助動力在一條拖船要顧著三五條甚至更多駁船的船隊之中,重要性更大,船隊減速刹車、出入港集結、轉彎、甚至過急流時減少拖船壓力等,隻有自身能應對這些情況,才能讓這種運輸形式,能更廣泛普遍的進行使用。
收拾殘局的工作,不止是對前人留下的爛攤子進行拾掇、挽救,也包含了對之前工作的梳理,對後續工作安排的起頭等等。
李勤均並沒有全盤否定孫善明的作為,甚至對大部分東西都保留接納,像是通用船、流水線加工,有能力進行改進的,便組織人進行了改進,不認為自己有那能力的,便簡單適配、調整後,基本保持了原樣。
通用船,李勤均以改造後駁船為樣板,設計了兩型三款,一者對船身結構布局這些進行了較多的改進,主要就是擴寬以及做相應的調整適配,加大裝機功率等,設計出來一條動力駁。
動力駁,按設計,性能上比改裝的會更加穩定可靠,動力更強,能在普通水道,載貨勻緩慢行駛,基本就是除三峽一帶的長江航道,基本都能正常航行,可以自航當然也可由拖船拖著一起跑。
另一型號,則在樣板基礎上再減短一些,基本隻有動力駁一半左右大小,噸位兩百噸多點,分為有無輔助動力兩款,有輔助動力的,就是加裝與樣板船差不多馬力發動機的,效果類似,主要設想用於組成長長的拖駁船隊。
無動力款的,大小、內部布置與前者基本一致,但不裝動力,外形更加方正像棺材,且外部有與其他船體進行硬連接的裝置,硬連接就是用鋼、木卡榫這類與他船體固定在一塊,而拖駁則是隻用纜繩這些做軟連接。
這些船可以被拚接在一塊,組成一個龐大的船隊,由拖船進行頂推行駛,因為是拚接,保留動力係統並無多少實際作用,甚至會影響使用,船隊可在湖域、水流較平緩的水道、以及順流等條件下開展大規模航運。
這一款,可算是正二八經,跟定義彆無二致的駁船,除去組成船隊,還可以讓動力有富裕的動力船拖行上一兩艘逆流行駛,在相較平緩的航線行駛,如此能讓順逆流基本形成閉環。
除去在三百噸船廠建造的這些駁船,李勤均所在的百噸修造廠,也設計建造了幾款百噸以內的駁船型號,有的是拖在拖船之後,用於裝載額外的燃煤燃油這些,畢竟國內的動力船相對較少,尤其後方一些支岔航道,基本沒有固定補給這些東西的地方。
當然,也有用於裝載貨物的,主要是五十噸及百噸的兩型,采用的是鋼骨木殼,建造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隨這些陸續投產,船廠也在李勤均帶領下,轉變成了主造輔修的廠子。
不管動力駁還是無動力駁,外形都比較方正,李勤均采用了孫善明的設計考量,使用較平直船體,以加快建造速度,降低建造成本、難度等等,所以三百噸船廠很多船板加工出來,部分在不同船型上都是通用的。
不過該圓潤、該流線的地方,有必要的,李勤均還是會保留,隻不過會儘量采用相對統一的弧度這些,通常是使用場景所需行駛速度越慢的,越加平直,像動力駁便比無動力駁更加圓潤。
選擇大肆建造駁船,也是出於林家布局的實際情況,雖說林家在三峽一帶江段所需運力極度缺乏,但其實在下遊長江航道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在三峽一帶航程相對較短,就算加上入川渝的路程,也就幾百公裡,但中下遊可是將近兩千公裡的路程,一旦入川渝船隻得到一些解決,這段路程運力不足又會顯現,最終經過對經濟、時間等考量後,選擇用駁船以數量來緩解這段航線的運力問題。
以拖船等拖取駁船船隊,直至宜昌一帶,然後或卸貨換船,或用拖船直接拖拽、頂推單條駁船,通過三峽這一段湍急水道入川,出川時,動力駁或裝載輔助動力的駁船可自己順流而下,甚至可一路駛至長江口。
而拖船則可頂推數量龐大的無動力駁船船隊,順江而下一次性運送大量貨物,而無動力駁回去時,可找動力富餘的船,拖上幾船貨回去,由此形成閉環,讓整個運輸體係循環往複運轉起來。
不過這一切目前基本還停留在設想或剛起步階段,連舊船都才剛改好,簡單測試後,進行首次長途試運輸,便讓林默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