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長安風動,老少皆行!(1 / 2)

姬唐 喬木兮有思 7860 字 11個月前

“那我們要不要給他再派些人?畢竟.........”

長孫擔心道。

李世民和李承乾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

還派?還怎麼派?

現在姬鬆手下加上吐蕃的盟軍和仆從軍,以及西域的全部兵馬,加起來足有三十萬,其中大唐精銳鐵騎就有十五萬人之多,這是什麼樣的一股力量?

在百人破萬的大唐,這是一股足以縱橫天下,毀家滅國的力量。要是還再派給他人,除非他或者太子親自領兵,不然朝堂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哪怕他再信任姬鬆也不行,這是底線,作為一個合格的帝王,怎麼可能將這股力量全部交給一個臣子?

“你也不要擔心,那小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打過無把握之仗?就他那腦子,能把突厥給玩的團團轉。更何況他帶去那麼多新式武器,還有大量弩車,以及差點讓朕被朝臣噴死的工匠,這要是彆人,朕晚上睡覺都睡不安穩。”

長孫默然,這些他當然知道,並且身在皇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股力量到底意味著什麼?

但想到姬鬆現在麵對數十萬突厥鐵騎,以及即將到來的大食精銳,她能不擔心嗎?

或許在彆人看來姬鬆不過是皇家寵信的臣子,但隻有他和皇帝以及太子知道,他的存在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個他們看著長大,且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並且為了免除猜忌,更是分家自行削弱自身家族勢力,這樣的人他們如何不擔心?

雖然心中不想承認,要說之前的姬鬆他們還有些擔心將來成為權臣,如果不受限製,將來說不定就會給大唐帶來災難!

他們在的時候當然不會,太子在的時候也不用太擔心。但他的後人呢?

不過,自從南海之戰後,當得知他雙腿殘了之後,他們在心疼和後悔的同時,未必沒有鬆一口氣的意思!

因為他們知道,從今往後,姬鬆隻會成為能臣,大唐柱國。

是大唐的定海神針。

所以,此次皇帝毫不猶豫地就將西域數十萬兵馬交給姬鬆,甚至連個監軍都沒有派,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根本就不但會出什麼意外!

“既然不能派兵馬,那就派人!”

“這總可以了吧?”

李承乾聽母後這麼說,頓時眼前一亮。

著啊,兵馬是不用想了,就算他們同意,朝臣也不會同意。但派人可以吧,將那些悍將都派去,不但能消除朝臣們的疑心,還能增強大唐西域兵馬的戰力,何樂而不為呢?

反正現在除了草原和遼東需要穩定駐軍外,其他地方的兵馬將領並無大用。與其放在中原生鏽,還不如派去西域。

這樣不但能鍛煉下久不經戰陣的將領,還能給予姬鬆最大的支持,簡直就是一舉三得啊!

“好,待朕思量下,看看都有哪些人可以抽調出來。”

說完看向太子道:“你也去想想,年輕一些的你接觸的比較多,就交給你了。那些整日嗷嗷叫著沒仗打的老東西也該動動筋骨了。”

“兒臣明白!”

李世民看向長孫,道:“你也去問問,看看那些勳貴家的孩子有誰願意去,相比一代,這些二代三代們差的多了,不經曆風雨,哪能快速成長?”

“現在大唐可等不得,這兩場仗打完,輸了不好說,但一旦贏了,將來數十年都不會再有大的戰爭了,趁著這個時候不鍛煉出一批優秀的將領,將來黃花菜都涼了。”

“好了,大家分頭行事,朕先去會會那些老家夥們!”

說完就急匆匆地走出大殿,隨口就吩咐陳壽去傳旨!

“承乾,此事你定要上心。雖然你和子毅的關係放在那兒,但這個時候你定要堅定立場。不可否認,子毅有統領全局的能力。”

長孫口路婆心,甚至有些驕傲道:“如果說之前他能在軍方替你穩定人心,軍心。那麼等這次回來,以他的威望,他就是大唐的定海神針。”

“這樣的人百年難遇,並且他的心思我們都清楚。這次回來萬萬是不會輕易進入朝堂了。但隻要他在大唐一日,隻要活著,他就是你最為強大的援助。”

“所以,我們不能將他看做簡單的臣子,有時候人心是換人心的,子毅本來就重情,你可萬萬不能在這方麵湖塗!”

李承乾認真地點了點頭,笑道:“母後,這點您放心就是,兒臣知道該怎麼做!”

“好,母後相信你。你和子毅都是好孩子,希望你們君臣兄弟將來互相幫扶,有你們在,這大唐就穩如泰山!”

“去吧,時間不等人,每早一刻,子毅就多一分勝算。”

李承乾躬身一禮,他知道,今日母後說的這些還是真的發自肺腑,能說出口就已經讓他內疚了。

“兒臣這就去了!”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長孫看著兒子的背影上前幾步,但最後還是停了下來。

“兒啊,母後能幫你的就隻有這些了!”

最後看向西方,好似看到姬鬆在和敵人浴血奮戰,到處都是戰火,到處都是敵人。

“子毅,彆怪陛下和本宮啊,這就是命啊..........”

長安因為一道皇帝的聖旨突然變的熱鬨起來,一切原本已經澹出朝堂的呃老臣老將,家兔突然接到皇帝的聖旨,說是多年不見,甚是想念,想和大家敘敘舊。

雖然不知道皇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在他們風燭殘年的時候皇帝還能記得他們,這本身就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