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鳳來儀(2 / 2)

惡婦 祈禱君 12343 字 9個月前

哪裡的鄉下,能生出這樣偉岸的人物?

尤其當子昭一開口,大妃的態度更加恭敬了。

“說起來,是我太過叨擾諸卿,還勞煩大妃前來迎接。”

子昭按照阿好之前教導的那樣,用對待尋常人的態度攙扶起大妃,“原本我是想要遵照父王的意願,悄悄回到王都的。”

他頓了頓,又說:“但事出有變……我行至一半,聽說王畿附近有賊寇出沒,頻繁騷擾前來朝貢的使團,甚至讓諸多方國關閉了國境……”

一時間,大妃和她身後的臣子們都心中不安,有些擔憂這位“太子”這時候說起這個,是為了怪罪泗國負責拱衛國,卻膽小避事。

但子昭接下來說出口的話,讓他們都鬆了口氣。

“我身為殷國王子,又是太子,理應為父、為國分憂。所以一接到有人騷擾王畿的消息,我便暫停原定的行程,派人去探明了賊寇藏身之地。但等我剿滅了此處的賊寇,繼續上路時,才發現泗國也封境了,我錯過了通行泗國的時機……”

他仿佛完全沒看到眾人震驚的神色,略顯苦惱地說,“如今我不得不大張旗鼓,興師動眾,還不知道回到王都,父王會怎麼責怪我呢。”

“您說什麼?您已經剿滅了在王畿附近侵略的野人?就,就您帶的這些人嗎?”

泗國鎮守國城的將軍目瞪口呆地看著子昭身後幾十個武士,滿臉不可思議。“那些野人,現在如何了?”

“我們能站在這裡,自然是他們輸了。我們和那群賊寇大戰於牙穀,對方大敗而降。”

站在子昭身後的阿好適時開口,以免子昭有自吹自擂之嫌。

“那……”

泗國的守將將信將疑地看著子昭身後,沒見到什麼俘虜。

“牙穀地形複雜。起初,我們中了埋伏,車馬都受到了損傷,尤其所攜的幾輛戰車,都無法使用了。後來我們得了穀中山民相助,了解了周邊的地形,利用地利,全殲了那群賊寇。他們的家眷有百餘人,也被太子儘數俘虜。但我們要儘快返回王都,沒辦法帶這麼多人上路,我便做主,把其中的老弱病殘都殺了。”

看著麵前的女子將殺伐決斷的事情說得這麼輕描淡寫,好幾個泗人都頓覺背後生寒,看向阿好的目光也帶著驚疑。

“不知這位是?”

大妃料想到了她的身份,但依然還是謹慎的問。

“這位是龐國的將軍,龐王柳的獨女,子好。”

子昭向著子好微微抬起下巴,為眾人介紹。

“子好?可是傳說中那位受鴞神庇佑的王女好?”

有人想起了阿好的“生來不凡”,開始用奇異的神色打量阿好。

龐國國情國風和殷國諸多屬國截然不同,比起其他國家,更加令人覺得好奇,這份好奇越靠近王都,越為明顯。

“正是這位。”

子昭頷首。

“將軍才貌雙全,果然名不虛傳!”

當下又是一片逢迎之聲。

“您也是去王都朝貢的嗎?”

此時交通不便,母柳的死訊還未傳來。國君年邁,由儲君負責朝貢的事情也是非常常見。

“我奉命護送太子回王都。”

阿好避輕就重,不卑不亢地回答。

至於奉誰的命,隨各自去猜。

眾人多半猜的是龐王柳或殷王,畢竟能讓一國繼承人冒著危險護送的人,地位絕對還在這位王女之上。

無論是哪一個,其他人都要多掂量掂量這位“太子”如今所受的重視。

看到眾人重新審視起子昭的目光,阿好知道他們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太子,正事要緊。”

阿好提醒子昭。

子昭會意,向著泗國權貴們開口:

“我會來泗國,並不是為了借道,而是為了借城。”

“借城?”

聽到子昭的話,泗人們迷惑不解。

“何謂借城?”

【大妃見識過人,一眼便能識彆出你我的身份。正因為如此,她才更容易被自己過去的經驗所累,從你我的身份去考量對待我們的態度……】

來之前,阿好再三囑咐他,【所以,我不能再事事代替你發表言論,那會讓人覺得你隻是個龐國操縱的傀儡,從而輕視你。你必須表現的極有決斷,胸有成竹,且毫無威脅,泗人才會對你言聽計從。】

“我們大敗賊寇於牙穀,因此收繳了不少戰利品。我見很多箱籠上有其他方國的印記,便猜測這些應該就是朝貢的使團先前丟失之物。”

子昭說起這些財物時的態度坦然大方,好似那並不是什麼舉各國之力上貢的珍寶。

“各國的使團丟失了朝貢的寶物,必定心急如焚,更有惶惶不可天日者,擔憂父王和國君會因此降責。有些使團或許會因此畏罪不前,有些使團或許會就此折返回國,朝貢的人數怕是會大大減少。到那時,父王在王都得知了其中緣由,哪怕這些貢物最終由我找回,又帶回了王都,或許也會心情不暢。所以……”

大妃隱隱已經猜到了這位王子為何要借城,望著子昭若有所思。

“我想,既然這些東西現在到了我的手裡,還是還給這些丟了東西的使團為好。”

子昭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您要將它們物歸原主?”

泗國的將軍倒吸一口涼氣。

那可是傾儘各國之力搜集來的珍寶!

“可是,這些是您的戰利品罷?按照慣例,誰剿滅了野人,東西就該歸誰!”

對於子昭的決定,他大為疑惑不解。

除了土地和人口,其他戰利品自然是誰得的歸誰,否則,誰還願意遵從王命,四處征戰?

“我是殷的太子,父王的兒子,這些東西貢與父親,還是貢與我,又有什麼區彆?彆讓一個好好的朝貢,給這群野人掃了興。”

子昭不以為意,語氣淡淡地解釋。

“太子,真是好大的氣魄!”

聽到這,大妃誠然拜服,發自肺腑地喟歎出聲。

她捫心自問,無論是她,還是她的丈夫、兒子,在能名正言順的得到這筆巨富時,是沒有這個心胸氣度把它們還回去的。

“現在四處的道路都封鎖了,我們沒辦法帶著這麼多東西奔走相詢,更沒辦法分出人手,召集這些使團過來領走他們的東西。所以太子下令,讓角方的王子領兵在後方保護這些貢品,而我們先行一步,來到了這裡。”

阿好負手而立,以不容置疑地語氣下令。

“太子的意思,命你們重新打開國境,並開放城池,傳信四周,叫那些丟了東西的各國使團速來泗國的行宮認領失物,不要耽誤了朝貢。如能核實確是他們丟失的,就由泗國做個見證,立字為據,將東西領回去。如果這些使團還擔心路上不安全的,可以跟隨太子的大軍,一起返回王都。”

“原來是這樣。”

眾人恍然大悟,又紛紛誇讚起子昭的才德來。

“太子不但有勇有謀,還愛民為念,實在是位仁主!”

“太子德才兼備,果然有先祖之風!”

子昭欣然領受他們的誇獎,態度卻並不倨傲,表現的非常平靜,看起來越發讓人摸不清他的深淺。

殷人崇拜強者,追捧聰明雄斷的英主。但作為殷的屬國,更希望侍奉的國君是位仁慈寬厚卻又足夠強悍的人物。

這兩種性格本來很難兩全,但在阿好的“苦心營造”下,子昭已經初步站穩了這個人設。

如果此時子昭故作謙虛,反倒顯得十分虛偽。

大妃關閉國境,是擔心那群野人騷擾邊界。如今聽說劫掠最凶的那群賊寇已經被子昭剿滅,龐國的王女和角方的人馬將領軍護送“太子”坐鎮泗國,哪裡還有拒絕的意思?

憑白多出這麼多戰力,有什麼好擔憂羌人寇邊?

何況,幫助這位殷王的嫡長子將諸國失物物歸原主,可是天上掉下來的絕好機會,可以贏取其他諸國的好感。

無論這位王子是出於什麼目的自願放棄這麼一大筆財富,對於泗國而言,幫他隻是順水推舟,甚至什麼都不用付出,最多派人跑跑腿,再照顧下太子下榻期間的食宿,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是太子和將軍的仁義。”

於是乎,這位老謀深算的大妃再權衡利弊之後,放下了心中僅剩的那點擔憂,心悅誠服地向子昭躬身。

“我泗國,願借出國都,助您一臂之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