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的兩個兒子在東都洛陽結識了一群狐朋狗友,一年一度的選官沒人願意錯過,這些狐
朋狗友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他們的朋友是誰啊,是當朝執掌紫微令的宰相,姚崇的兒子啊,要是姚崇願意開口,他們還愁沒有官兒做嗎?就是謀個閒散官職白拿俸祿也是好的,如果能謀個好差事,雞犬升天也未可知啊!】
【他們求到了姚彝和姚異頭上,打聽到被派來東都主持選官是魏知古時,這兩人滿口答應,大手一揮道:“這事兒放心,好辦,我父親有恩於魏知古,我們哥倆把這事跟他提了,他沒有不辦的!”於是,魏知古在長安被姚崇坑了一把之後,還要被兩個後背頤氣指使地對待。俗話說,泥人還有三分脾氣呢,魏知古一氣之下,把這件事告訴李隆基了。】
[這兩兒子太氣人了。]
[這真不能怨人家魏知古生氣吧?他們姚家上下都沒拿他當人看。]
[小吏出身怎麼啦,看不起小吏出生唄。]
[看到這裡拳頭硬了,誰能幫我錘他們兩拳啊?]
[姚崇親自整頓的吏治,現在他那兩個好大兒要破壞這個吏治,真可笑。]
[皇帝越過部門任命彆人不行,他姚崇就行啊?]
[真威風呢。]
天幕之上,不乏偏激的言論出現。
但投射到宣政殿,著實引起了眾人的深思。
是啊,姚崇在“十要事說”裡信誓旦旦,要求陛下對親信的不法行為嚴加製裁,更不要任命親屬出任公職。
可是他姚崇做了什麼啊?
任由兩個兒子為非作歹不加約束?
合著所有的規矩都是用來約束皇上的,他自己是跳出這個規則之外的嗎?
向來服眾的姚崇,此時威嚴搖搖欲墜。
李隆基的臉上終於多了一些不滿。
他覺得天幕說的對。
他的好愛卿提出“十要事說”就是用來約束他的,一張嘴巴全放在他身上,那他自己呢?他自己就乾淨了嗎?
姚崇不許他破壞吏治,但是他的兒子衝在了破壞吏治的第一線。
李隆基是知道這件事的,當時因為姚崇的一張巧嘴,他還以為魏知古是那個小人呢。
李隆基憤憤然,麵色不虞。
【李隆基聽說這件事後,便去問姚崇了。李隆基沒有直接問,他找了個閒暇的,與姚崇獨處的時候問他:“姚愛卿有幾個兒子啊?都在哪裡任職呢?姚愛卿的品行我是知道的,但說起來,我還不太熟悉姚愛卿的兒子們,不如姚愛卿為我介紹介紹吧。”】
【姚崇人精一樣,平時沒聽到陛下問他的兒子們,怎麼偏偏選官結束,魏知古回長安了,陛下就對他的兒子們感興趣了。姚崇心裡不爽:魏知古這個背後告狀的小人!但是回複李隆基的時候,姚崇卻是一片公心的樣子,他正直地說:“我一共有三個兒子,有兩個正在洛陽。我猜他們一定是去向魏知古求了些不該求的,若他們真的做了這樣的事,陛下您隻管罰他們!”】
[這話真的很像家長對幼兒園和小學老師說的,我孩子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地打他就行了!]
[哈哈哈哈笑死,但是老師會打嗎?老師不會打的。]
[沒錯,而且老師如果真的要打了,家長就該去學校鬨了。]
[這就是客套話,聽聽就算了,李隆基這個傻白甜不會相信了吧?]
宣政殿前李隆基坐姿高大而威嚴。
誰都沒有看到他心虛瞟向一邊的小眼神。
他信了嗎?
是啊,他信了,他以為他的姚愛卿剛正不阿呢……
【李隆基聽姚崇這麼說,非常的意外,他還以為姚崇會給他的兩個兒子求情呢。沒想到姚崇不僅沒有求情,還深明大義任由他處罰兩個兒子。此時李隆基對姚崇的好感拉滿,他問姚崇:“你是怎麼
知道的呢?你的兒子跟你說了這件事了嗎?”】
【姚崇回答:“我的兒子沒有跟我說這件事,是我猜到的。早年的時候,我曾幫過魏知古,這事我的兩個兒子直腸子,腦袋又笨,不會轉彎,他們知道了這件事,一定以為魏知古會報答我的恩情,所以我猜測,他們去找魏知古求了些什麼事情。”】
【李隆基這立馬就抓住了重點,姚崇對魏知古有恩啊?那魏知古還來告什麼狀呢?可管好他自己吧!李隆基站在了姚崇的角度,認為姚崇是被背刺的那一個,憤憤不平:“原來這個魏知古才是小人呐,他這樣的人怎麼配當宰相呢?他才不配呢。”】
[啊……李隆基還真是那個傻白甜啊……]
[他不聰明。]
[沒錯,不是很智慧的樣子。]
[嗨,我覺得還是姚崇太能演了。]
天幕下,李隆基心虛更甚。
畢竟當時他是真心實意覺得魏知古是那個小人的。
他飄忽的眼神裡有那麼一絲絲的愧疚,試圖在百官中尋找魏知古的影子。
他記得他應該是把魏知古給貶了的,不知道還在不在長安。
李隆基用視線扒拉了一圈,沒有扒拉到。
高力士貼心上前:“陛下在尋魏公嗎?”
李隆基轉頭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那是何人,跟在李隆基身邊多年了,他不待李隆基點頭,就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他連忙補充:“魏公於開元三年病逝,終年六十九歲,追贈幽州都督,諡號為忠。”
李隆基心下鬆了口氣。
活至這般歲數,也算是壽終正寢。
【李隆基說魏知古不配當這個宰相,姚崇心裡深以為然,甚至想點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真的能點頭嗎,他可不能啊。所以他言辭更加懇切對李隆基說:“陛下,這可萬萬不能啊!這本來就是我那兩個蠢兒子的錯處,陛下如果再給魏公降職了,那我實在於心難安,沒有這樣的道理。況且陛下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天下人都會認為陛下偏心於我,這也有損陛下您的名聲啊。我兩個蠢兒子罰就罰了,陛下的名聲可是一丁點都不能損壞的。”】
[又想笑了。]
[李隆基改名叫李甜甜吧,怎麼說什麼信什麼呢。]
[你可以叫他傻傻,但不許你叫他甜甜,他後期乾的事隻會讓人心梗!]
[我感覺李隆基會為自己的名聲考慮,不會給魏知古降職的。]
[特意切出去查百度百科回來,魏知古被降職了。]
[啊?這不就離譜嗎?]
李隆基看著天幕撓了撓頭,後人都以為他完完全全被姚崇蒙蔽了嗎?他沒有耶……
但是後人若是真的願意這麼想,那也不是不行。
李隆基扣扣手,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的。
這樣一來,在他與姚崇的關係之中,他才像那個被背棄的那個。
這樣以來,後人或許會更偏向他一些,天幕也許會多說一些他的好話。
張說的快樂難以言喻,偏偏還不能和其他人分享。
他隻能把剛剛天幕說的話記錄好,拿起來反複觀看。
這話太虛假了,真的太虛假了。
嘖。
現在的人看不清姚崇的麵目沒有關係,後人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呢!
這天幕的聲音可大著,不僅僅是宣政殿前都能聽到,整個長安城的人也都能聽到。
姚崇日後如何立足官場呦……
他再也不能眼睛長在腦袋上了吧。
張說興奮,拿起筆想在旁邊批注虛偽二字,但想想著說不準會被旁人看到,終究還是忍住了。
姚崇此時心裡
五味雜陳。
他先是後悔。
天幕說的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如覆水難收,如何能改。
他已然沒有改正的機會了。
此時他萬分希望,這次的天幕像第一次一樣,說一些在未來發生的,他尚且還有機會去更正的事情,如陛下一般。
但天幕似乎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姚崇看著李隆基,心裡悵然,卻也有幾分羨慕。
若陛下真的能改正,是不是真的能夠將青史上已蓋棺論定的名聲給扭轉過來呢?
可他已然不能了,他排斥異己,不容賢能的名聲,注定也要隨著這些事跡,一並寫下來,一起流傳下去。
後悔過後,就是尷尬,想找個地坑躺一躺的尷尬。
如果說他此前有多希望自己多活些時日,再做些可供名垂青史的政績,此時就有多希望自己時日無多,早早退離官場。
姚崇扶額,在心中歎氣。
總有一種不想活了的可怕念頭在心頭盤桓縈繞。
【姚崇這樣言辭懇切,李隆基自然聽在了心上。這話說的是十分漂亮,李隆基聽到耳朵裡,也入到心裡,隻覺得熨帖。所以李隆基當時雖然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對魏知古發作,但是不久之後,還是將魏知古給降職了。】
李隆基心裡滿意,還有些小竊喜。
他得意地抖抖腿,原來後人當真認為他是為了姚崇而降了魏知古的職。
繼後悔與尷尬之後,姚崇愧疚。
唉,他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陛下對他如此好,甚至不顧名聲有損也要護著他。
若他真的能好好約束兩個兒子,是不是真的能與陛下創造出一段君臣佳話?
他姚崇不配陛下如此真心待他!
想著想著,姚崇眼淚險些要落下來。
原來在陛下心裡,他有這般重要的地位。
【魏知古確實是被李隆基降職了,但是他的降職到底是不是真的全是因為姚崇和他的兩個兒子呢?其實不是。李隆基他說到底,還是一個帝王。而姚崇,也因為此事高估了他自己在李隆基心裡的地位,所以在這之後,他又釀成了一件自毀前途的錯事。】
李隆基嘚瑟的腳丫子停止了晃動。
他尚且不錯的心情因為天幕這段話毀了一半。
天幕想說什麼?總有一些不太美妙的感覺。
姚崇尚且還沒留下了的眼淚全含在的眼眶,感動的鼻涕也流了一半。
天幕說什麼?
魏知古被貶職不全是因為他?
他在陛下心裡沒那麼重要?
那他這般真情實意為陛下與他的君臣之情感動良久是作甚?
作笑話嗎?
姚崇本能用長袖囫圇擦了一把鼻涕眼淚。
天幕說,陛下沒有那麼愛他。
天幕還說了,他乾了一件自毀前途的事情。
此時姚崇又一次想流眼淚了,這次的真心實意,隻為他自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