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九大序列通識》教材可知,這本書除開目錄外,正文部分有1204頁,字數是1010千(也就是101萬字)。按照一般人的速度,想要在十天內初步掌握難度或許不大,畢竟這是講‘通識’的書,不像一些理科教材,需要理解、計算的地方很多。
但也就是初步掌握...稍微差一點兒的,就算是在考試前了幾遍,看到題目的時候也可能出現‘看著眼熟,但就是無法準確作答’的情況。
更何況,十天之內還有另外兩本大部頭要掌握,那還是難度更高的內容呢!
關音是二十天五本教材...聽起來占了便宜,其實不然。稍微有點兒常識的就知道,記憶這種東西是有遺忘曲線的,複習十天之後考試,和複習二十天之後考試更多的內容,誰更有優勢是不好說的。
這個時候對於很多參加考試的‘考生’來說,怕是已經意識到這‘第一場考核’的難度了。
但對於關音來說,這個難度卻是剛剛好的。有一點兒難度,卻還在控製範圍內。
在對接下來要學習的東西大致心中有數之後,關音放下了《九大序列通識》的樹狀圖。手拿圓珠筆,開始了——她是會速讀的!
小時候在腦科實驗中心的訓練內容包括了速讀,當時關音的巔峰速度是每分鐘九千字左右(中文)...不過她現在日常就是三千字每分鐘的樣子。這不是她的能力退化了,而是她確定這個速度才是最適合她的。
速讀這種事情很奇妙,一開始速度加快時並不會妨礙理解書中內容,反而能幫助理解。可一旦速度超過一個臨界值,理解程度、記憶情況就會下降。三千字每分鐘是關音兼顧效率和其他方麵之後,得出的相對合適的速度。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看到關音的樣子,就會發現她和普通人讀書有很大不同——手上的筆顯然在輔助,不斷下滑。偶爾遇到關音覺得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還會做一個記號,而有記號的一頁,在翻過的時候會折起頁腳。
用手指或筆輔助是很常見的,讀書的人很少知道讀書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了換行時找下一行上。如果有手指或筆做一個‘移動標記’,這個時間可以大大節省!
另外,關音視線左右移動的幅度也很小...她倒是沒有學習‘移動眼球’的速讀法,據說那種技巧用在速讀上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當時實驗室的博士沒有讓她學,據說是這種技巧有不少弊端。
關音視線移動幅度小是因為她每次換行時都會直接看下一行的中間,至於每行的前半部分內容,一部分靠餘光,另一部分靠‘腦補’就好了——這是典型的‘團塊’,一些沒有經過速讀訓練,但量比較大的人,也會隨著量越來越大自然學會這一技能。
量稍微大一些的人,看到紙條上的一句話,同樣也不需要逐字,往往掃一眼後自動就在腦海中生成了句子。‘團塊’隻是做的更厲害一些,並且常規化了。
團塊也存在後遺症,如果總是維持速度過快的團塊,年輕的時候還好,年紀大一些時就有可能出現障礙——團塊時,字詞會在腦海中重組為通順的、合乎上下文邏輯的句子。年紀大了後,這方麵的能力似乎會下降,出現的句子就會變得很古怪。
不得不說,關音刻意控製了自己的速度,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在這樣快的中,關音手中的筆迅速下滑,這都不像是在‘點讀’,而像是在下拉一份清單了。
在這個過程裡,關音的感覺也很奇妙。和普通會在腦海裡聽到一個讀書聲不同,她現在直麵的是‘信息’本身...沒有經過相關訓練的人,即使沒有發出聲音來,腦海裡也是有讀出來的,而這也是速度的一道天花板。
畢竟‘讀’起來再快也有限度。
之所以大腦非要‘讀’,很有可能和習慣有關,人總是喜歡用自己已經熟悉的東西輔助理解新學的東西。就像是學習外語時,聽到外文,總會先在腦海裡翻譯成母語,然後心裡用母語作答,又將母語回答翻譯成外文。
人都是先學會說話,然後再學會文字的,這種情況下將文字信息轉化為語音信息,這沒毛病。
這種時候,就需要刻意的訓練了,訓練到一定的程度,不用經過‘腦讀’,直接由文字轉化信息就好!就像一門外語學成母語一樣,聽到之後不需要想母語,立刻就能轉化為相關信息。
《九大序列通識》,101萬字,關音總共花了六個小時...比預計的花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但考慮到她中間還做了‘關鍵詞筆記’,也不能說她慢。
這個時候正是下午一點鐘,從狀態中脫離,關音拿出麵包和水簡單解決了午飯,然後就趁著腦子裡的知識還熱乎著,根據關鍵詞筆記和書中的難點、重點記號,開始用電腦畫‘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