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3.(2 / 2)

姚善站起來,笑了笑:“智者千慮,還必有一失,我總會有遺策之時,所以就需要你們來為我多慮,補足我不周之處。”

“左院那幾個婦人手上雖然沒人命,但畢竟也幫著做過壞事。對她們不必客氣,先關她們兩天,晾一晾。至於那兩個少女和三個女童,晚上讓姚秋去講講府裡的規矩,然後暫時給賢娘幾個做陪讀。”她邊往屋外走邊吩咐。

“是。”姚纓跟在姚善身後。

“你去把賢娘幾個叫來書房,還有玉娘霞娘,扈明和姚夏幾個也過來,商議一下建女子學堂的事。”

“是!”姚纓大聲應是。

片刻後,眾人到齊,排排坐在書房之內,姚善坐在書桌前,笑道:“我打算建女子學堂,你們有什麼想法麼?”

“是隻收女子的學堂嗎?所有女子都能來讀書嗎?”盼兒歪著腦袋問道。

姚善點點頭:“當然。不過現在若建女子學堂,最多也隻有招縣的女子來讀書。”

“母親想辦女子學堂,是好事,如果錢不夠,我願意出錢。”賢娘笑著開口道。

“我也願意!”慧娘、容娘急忙附和。

扈明則道:“我可以去教她們識字,我不要束脩!”

姚楣等人還未開口,就見姚善笑著搖搖頭。

她就知道這些小姑娘們說不出什麼,其實她也沒指望她們能說出一二三來。

“要建女子學堂,首先要想明白目的,其次要想明白為了目的需要建多少座學堂。想明白這些之後,就要謀劃第一步該如何走。”

“我建女子學堂的目的同朝廷建縣學、州學和府學的目的相同,《管子》有言'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後邊幾句姚善沒有說: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

培養人才,有百倍之利,興舉大事會有神效,這是君王成就功業的門路。

“建女子學堂容易,但讓女子都來讀書卻很難。男子去學堂讀書,趨之若鶩,因為朝廷有科舉,給他們開了晉升門路,他們也看得到走這條路的好處。”

書房裡眾人不由聽住了。

“女子的路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