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天兵”不是全能的。
林浩文非常清楚驅逐艦官兵的技能全點在了軍事上,對於司法調查完全不在行,更不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就把登州大小官員全部審查一遍。
所以,眼下這次“招供大會”也隻是林浩文借“天兵”之威製定的套路。
東海義軍隻掌握了少數官員的犯罪經曆,但最後卻以此為誘餌,誘使大小官員們自己把自己做過的惡事供出來。
這個時代讀書人比例不高,有過行政管理經驗的就更少,軍管會在初期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部分前朝舊臣,所以現在必須快速篩選出一批可用的人。
在這種亂世,每個活下來的人都相當不易,特彆是掌握權力的官員、武將,細查起來可能沒有人是完全乾淨的。
所以林浩文也定下規矩,除了一批罪大惡極的人必須從嚴處理外,其餘官員們一些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可以既往不咎。
這樣一來,很多官員都被免了罪,並且得到重新任用。
原來的登萊巡撫陳錦和登州知府王維新,也全都被委派了新的職務,負責協助管理一些行政事務。不過隻是協助,沒有實權。
當然,林浩文也在考慮“開科取士”,通過考試選拔官員,但具體考什麼,怎麼考,還有待研究。
終於,在東海義軍攻占登州蓬萊縣一周後,蓬萊及周邊地區的生產生活逐步恢複穩定,登州軍管會也穩步運行起來。
接著軍管會宣布,一切土地收歸公有,任何人不得私占土地,然後按照人口分給土地,軍管會隻收取極低的賦稅,並且當年免征。
如此一來,鄉下的大地主們如喪考妣,得到土地的農民們則全都歡欣鼓舞,直呼天兵萬歲。
而後,軍管會又出台了商稅政策,針對商業活動收取賦稅。
不過這項政策對那些小的行腳商人、大街上開店擺攤的小商販以及手工業者基本都沒什麼影響,因為他們的收入很多都到不了東海義軍規定的商稅起征點,就算夠到了,稅也很少。
商稅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大商賈和大富戶,以及一些大宗的買賣。
其實在明朝中後期,朝臣中的有識之士都明白,隻要征收合理的商稅,特彆是對江南閩粵等地的那些大海商開始征稅,大明朝的財政危機就能得到極大緩解,甚至完全消除。
但無論高拱、張居正還是彆的某某某,沒人敢這麼做。
因為你要是這麼乾了,就等於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極其龐大且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的對立麵,搞不好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現在,東海義軍的“天兵”可不怕得罪什麼狗屁利益集團。
怎麼著,不服?那就跟“天兵神器”碰一碰啊!
所以,不論是土地國有還是商稅政策,都在強大武力的保證下,順利推行了下去。
土地的改革讓農民有了保證,商稅的收取給迅速擴大了軍管會的財政收入,很短的時間內,府庫就充盈起來。
如此一來,登州最底層的百姓全都高呼萬歲,隻有大地主大士紳們是敢怒不敢言。
同時,軍管會廢除了匠籍製度,把世代被壓榨,不得不給官府免費打工的匠人們解放出來,讓他們恢複了自由身。
緊接著,因為東海義軍正在籌備建設基礎的工業,所以很多匠人都有了用武之地,大批的匠人被軍管會招募。
當然,匠人們給東海義軍乾活可不是無償的,軍管會支付的報酬相當高。
匠人每天的工作時長四個時辰,也就是後來的八小時工作製,每月可以休息八到九天,就算有“加班”,軍管會也會給幾倍的錢。
而且匠人們是完全自由的,不想乾了可以隨時辭職走人。
於是,蓬萊城的很多匠人,基本都是今天脫離了匠籍,第二天就“應聘”到了軍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