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馬上就要下山的時候,林浩文和隨行人員抵達了登州動力設備廠。
這是林浩文下令建設的最為複雜的工廠之一了,因為它的“業務範圍”特彆雜,但他們最主要的業務,是研究怎麼“燒開水”。
動力設備廠負責研發生產各種動力設備,包括各種發動機,比如蒸汽機、船用的燃氣輪機等等,都是這家工廠的業務範圍。
除了這些,這家工廠還負責研究製造各種電機以及發電機。
這次林浩文來到這裡,主要想看兩樣東西,一個是蒸汽機的樣機,還有一個就是電機。
這兩樣東西的基本原理都不複雜,難的是以現在的工藝製造水平能不能做出來,做出來後性能如何。
來到動力設備廠後,林浩文首先來到蒸汽機廠房。
蒸汽機說穿了,就是一個負責是燒開水的機器。水燒開後,用蒸汽推動機械設備,實現能量轉化,比如推動車輛前進,轉動船舶螺旋槳,或者推動車床運行,等等。
說專業點,就是先把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再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蒸汽機這種東西,在21世紀已經屬於過時的東西了,效率低,排放也大,一般隻有大型船舶一類的大家夥才會使用。
不過在幾百年前的明末清初,蒸汽機絕對是劃時代的高科技。
在動力設備廠廠長的帶領下,林浩文來到了蒸汽機車間,準備觀看蒸汽機樣機的工作演示。
廠長是驅逐艦機電部門的軍官,平時的工作就是跟動力設備打交道,維護驅逐艦的主機、輔機,燒艦上的鍋爐,給全艦供電,等等。
林浩文在車間一側站定後,演示開始了。
隻見一個用沙土、陶瓷和鐵製部件做成的大鍋爐下麵,工人正在不停地往鍋爐裡鏟煤,爐火也越燒越旺。
很快,鍋爐中的水開始沸騰。接著,沸騰的水蒸氣推動著巨大的活塞開始運動,活塞上又連著一係列機械結構,把活塞的往複運動轉變成了單向轉動。
蒸汽機機械結構的另一端,掛著一輛小車。
當然,說小車可能不太準確,這輛“小車”其實挺大的,外形有些像後世運貨的那種敞篷火車廂。
小車中裝滿了石頭,工廠的廠長向林浩文介紹說,這些石頭有五百多公斤,半噸左右。
接著,在蒸汽機的帶動下,小車緩緩運動起來,從車間這頭一直走到另一頭,直到工人按下停止按鈕,斷開機械,小車才停下。
試驗非常成功,蒸汽機的性能已經達到了設計要求。
“非常好!”林浩文露出了笑容。
“艦長,這隻是樣機,我們還可以造更大的,或者更小的,適配各種車、船,也可以用在礦場、紡織廠或者機床上,都沒問題!”動力設備廠的廠長說道。
“好!”林浩文朝廠長點點頭,而後視線轉向身後的隨行人員,“統計一下各工廠、礦場還有其他需要大量動力的地方對蒸汽機的需求量,最後彙總,報給軍管會工業管理部,然後馬上量產!”
要知道,工業革命的基礎就是改良後的蒸汽機大量運用。所以看到蒸汽機成功造了出來,林浩文是相當興奮,屬於他們的工業時代即將到來。
離開蒸汽機車間後,林浩文一行來到了電機和發電機生產車間。
要說電機和發電機,在幾百年後的現代社會那是相當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