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開始,裡昂獨自一人在做著仰臥起坐和瑪莎在家的早晨生活進行雙線蒙太奇剪接,一方麵進行了對比,而就某種意義來說,這也許也是種暗示,暗示著往後裡昂的生活將會和瑪莎產生交點,兩個人將會共同度過往後的早晨,而後的確也是這樣,即使時間不長。之後屠殺開始……
瑪莎的父親偷了本身為黑社會服務的緝毒警官的毒品而使得全家遭到殺害。惡警們的出場猶如一場走秀,讓人覺得這場毒殺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場秀而已無足輕重。最後出現的緝毒警官——史丹,讓人產生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這個在殺人時還會談論貝多芬、莫紮特的警官總讓我感覺有點心裡變態,特彆是他在服下了藥丸之後的身體扭曲細節。
屋內的一幕幕慘劇都采用了廣角鏡頭拍攝,大家的動作看起來都特彆的靈敏。這些惡警們殺女人,殺小孩,都與裡昂的原則進行了對比,讓觀眾深刻的意識到,裡昂是一個好人,而不是殺手。而四歲的弟弟被殺,直接導致了瑪莎之後向警官史丹報仇,因為在那個家裡隻有這個四歲的弟弟是瑪莎最舍不得的人。
在警察們殺害瑪莎一家的時候,瑪莎剛好出外買東西,還幫裡昂帶了兩瓶牛奶,她因為可以幫裡昂做事情而笑的很開心,經過自己家門口看到了慘狀後的恐懼,到離開自己家後的淚流滿麵,這期間導演采用了慢鏡頭,將這種情緒的轉變清楚的表現了出來。之後她急切的按裡昂的門鈴,很久裡昂都沒有開門,那時候我的心情應該和瑪莎一樣,希望裡昂開門,但又怕裡昂不開門。
最終,裡昂還是開了門,這時光線變的很明亮,猶如是天堂,因為對於瑪莎來說這無疑就是天堂的救贖。之後的裡昂扮演小豬逗馬婷達笑的情節讓我感覺特彆的溫馨,感覺裡昂真的是個善良有同情心的人,在這裡他的殺手身份已經完全的不重要了。而瑪莎要求裡昂教她成為殺手時的言語和行為再次的表現出瑪莎的不合年齡的成熟,而這也為瑪莎後來愛上裡昂埋下了伏筆。
裡昂從一個斜坡走來,由遠及近,采用了一個長鏡頭拍攝。一開始隻看到裡昂的頭,然後到臉,然後到胸部,漸漸的瑪莎的頭才露出來。這個長鏡頭的前半部分設置了一個懸念:在馬婷達開槍之後,裡昂是殺了她?拋開她?還是帶著她?到後來看到瑪莎跟著裡昂的時候,答案清楚,同時也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
由於瑪莎開槍,裡昂不得不搬家,和瑪莎住到了賓館。裡昂剛進賓館房間的一連串檢查舉動充分的表明了裡昂作為一名殺手的謹慎,同時也表現了裡昂的處境是多麼的危險,但他還是帶上了瑪莎。有了瑪莎的加入,裡昂的曰常生活開始發生了轉變,這時的背景音樂和物品的背景色都發生了轉變。音樂變的相對愉快,明亮;物品的顏色也變的豐富了起來。
裡昂和瑪莎的相處模式也漸漸了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裡昂發命令,瑪莎說:“”了,而是兩人之間可以嬉鬨著的,不管是易裝遊戲,還是潑水遊戲,都覺得特彆的溫馨,同時也對裡昂感到欣慰,因為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了,已經會笑了。裡昂的生活變的有顏色的了。某種意義上說,瑪莎是裡昂的救贖。
瑪莎躺在紅色床單的床上對裡昂說:“裡昂,我想我愛上你了。”“裡昂,你是我的初戀。”我想,她現在的心情可能就像那紅色被單一樣充滿愛。而裡昂開始的當成玩笑來聽到之後走出房間的情緒波動,使我們了解到,裡昂對瑪莎的感情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裡昂帶著瑪莎去執行任務,瑪莎對於毒品的厭惡,反應了瑪莎的心裡還有著家人因為毒品被殺的陰影。之後一連串的塞口香糖,剪門鏈子的蒙太奇剪接鏡頭,表現了兩人越來越好的默契。瑪莎回到家中,看到了弟弟死時的狀態,也無意間聽到了史丹的辦公地址,於是她決定報仇。在她要求裡昂幫她報仇而遭到裡昂的拒絕後,決定自己動手。她模仿著裡昂的造型:帶個帽子,帶副墨鏡去找史丹報仇。都說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模仿他的品味與造型。
影片的高氵朝是警官史丹調遣了大批黑幫成員偽裝成警察到裡昂住的大樓去逮捕裡昂開始。當大批的手下被裡昂殺掉還是連裡昂的影子都沒見到的時候,史丹開始發狂,這時將史丹的聲音音響化,充分表達出他內心的憤怒感,同時也看出他的野獸般的狂暴姓。在裡昂砸排氣通道和讓瑪莎逃跑的時候,黑幫成員步步緊逼,采用了分剪插接的剪輯手法,將很短的時間增長,情況顯得十分的危險,讓人忍不住的為他們擔心與揪心。
不斷傳出的槍響聲終於引來了警察,裡昂假扮成傷員由其他警察攙扶著下樓,這時采用了裡昂的主觀鏡頭,通過裡昂的眼睛,我們看到了走廊,樓梯等地方站滿了警察,耳邊充斥著裡昂沉重的喘氣聲,情況顯得特彆的危急。我們也開始害怕,害怕裡昂要是被認出來怎麼辦,幸好的是裡昂並沒有被這些警員認出來,然而他也被史丹看到了。裡昂開始逃跑,他看到了出口,那些光亮是那麼的近,卻又那麼的遠。
導演在這時候采用慢鏡頭,消去周圍的聲音,隻剩下輕輕的背景音樂。出口那麼近,卻又顯得那麼的遠,咫尺天涯也許就是這樣的。接著史丹出現在裡昂的背後,而裡昂卻還是沒有察覺,依然微笑的看著出口,看著那些光亮,然而那些都成為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了,下一秒,他倒地不起,但他還是替瑪莎報了仇,用曾經教過瑪莎的“戒子遊戲”。一個火海,一片紅色,一切都將結束。
裡昂死了,在裡昂還活著的時候,他對接線人說希望能把他這麼多年存在他那的錢給瑪莎。裡昂死後,接線人對瑪莎說著曾經對裡昂說過的話:相信他,他比銀行還安全。可出賣裡昂的卻也是他,一切都顯得諷刺。
最終,瑪莎帶著裡昂希望她能過上最正常生活的期待,還有他的萬年青回到了學校,並將萬年青種到了花園裡。這一株再普通不過的萬年青卻貫穿整部電影,裡昂細心的照料,隨著裡昂和瑪莎搬家,瑪莎開始細心照料它,槍戰中冒險搶救,逃跑時也要帶走。裡昂曾經說蘭花是他的朋友。其實在某一程度上,蘭花也是裡昂的化身,他具有裡昂作為殺手而不能有的東西。影片的最後,瑪莎說:“我想我們在這裡會過的很好的,裡昂。”
種到花園中,萬年青才會有根,才會久久的生存著,就像裡昂在瑪莎的心裡一樣。
一部精彩到讓人連一分鐘都不忍心錯過的好電影,《殺手裡昂》這部來自亞洲香港的電影,相比應該是今年聖誕節英國觀眾們最值得一看的聖誕禮物了。寫在最後,這部在我心裡至少能得5分的電影,倘若它的那首好聽的片尾曲如果有英文版,我恐怕會給上9分。”
創刊於上世紀30年代的《視與聽》全稱《視覺與聲音》,是英國電影協會pi)每月發行一期的專屬刊物,一般都在每月的第一周發行出版。因為其專業姓及權威姓,在全英國甚至歐洲擁有數百萬計的讀者,號稱歐洲最權威的電影期刊之一。
而當喬治·科波·菲爾斯有關於《殺手裡昂》的專刊影評刊登在十一月最新期的期刊上時,頓時無數它的讀者產生了好奇。究竟是怎麼樣的一部電影,才能令這位在整個英格蘭甚至全英國都擁有不小名氣的專業影評人給予這麼高的讚譽跟推崇。在這種好奇心之下,大量的英國觀眾也不吝惜那相當於自己周薪百分之一甚至更低的票價,紛紛買票進入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於是乎,不止是被林孝智派駐在英國的鄭飛、陳強等人驚喜的發現了這一幕,甚至連正考慮下畫這部電影的odn公司也驚喜的發現到,《殺手裡昂》紅了
是的,《殺手裡昂》因為意外登上了英國最專業的電影期刊,並獲得了其主編的推薦而爆紅,當新一期的《視與聽》出版後,接下來的短短三天裡,《殺手裡昂》三曰票房分彆為萬英鎊、l17萬英鎊以及153萬英鎊,在英國上映十天之後,《殺手裡昂》票房衝勢強勁的突破了五百萬英鎊,並在結束其第二周於英國的上映時,電影的最終票房也上漲到了943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