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40億美刀大訂單!(2 / 2)

鬆下的想法很簡單,作為唯一的供應商,除了我沒有彆人能夠給你提供這麼大的產能,而當時的馬斯克也確實沒有太好的選擇,甚至於沒有備選題,除了接受彆無他法。

但是這種核心零部件捏在一家供應商手裡的事兒,馬斯克前期能夠忍受,但等到毛豆S有熱賣趨勢之後,絕對不可能再讓鬆下繼續下去了,找個LG當靶子也是這個原因。

現在他又找上了尉來,同時他也看上了華夏這個地方的產能,同米國一樣,這裡也是汽車製造業大國。

鬆下給特斯拉的價格原本是兩美刀一枚左右,在原材料沒有上漲的情況下,現在想提升到三美刀,甚至是3.5美刀,這就是新合約的價格。

要知道新合約,特斯拉的訂購計劃是20億枚,也就是特斯拉想多時間把產能提升至25萬輛以上的汽車。

雖然電池成本上漲可以通過內部消化來解決,前幾年雙方忽悠式的合作方式雖然也算愉快,但小日子企業什麼德行,他的乾爹是最清楚的。

全世界也都清楚小日子企業是什麼德行,死扣著專利不放,拿來往死裡掙,導致他們最終沒有了鋰電池市場,鬆下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其實市場上也不是沒有便宜的電芯,便如三喪,他們把材料標價為一美刀,但是電池容量隻有鬆下的一半,如果想要切換到這家供應商,那電池的數量幾乎就要翻倍才行。

相當於雙電池底盤設計才能夠設計參數了,三喪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用底價策略先弄死一大群市場選手再說。

另外三喪也是逮著鬆下以及其他的日係企業薅羊毛,從去年開始他們就開始挖鬆下的專家,年薪70萬美刀起步,這幾乎是現在市場價的三倍了。

另外他們還開始逆向分析住友材料獨家供應的粉塵方案,說白了就是偷師,反正大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兩年以來,大家其實都沒閒著,尉來自打跟寶馬合作,在鋰電池技術上取得突破之後,也沒少挖日係專家,有一點必須要承認,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日係企業的鋰電池技術理念確實是非常先進的。

真正開始搞鋰電池的,其實大多數都是日係企業,BYD號稱很早就開始研究這些,但包括整車來說,都可以稱之為摸著日係過河。

跟三喪一樣,日係是沒少被他們薅羊毛。

“但是尉來的產能夠嗎?我們新的一批訂單是打算生產25萬輛電動車的。”

按鬆下的漲價要求,特斯拉單單電池成本就從40億變成了70億,還是美刀!

不過馬廠長也真是牛逼,在2013年他就敢下供25萬輛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訂單,高達幾十億美刀的金額,實在是夠有魄力的。

馬廠長不擔心尉來的電池技術,也不懷疑玄武電池是否能夠適配於毛豆S以及特斯拉以後的車型,因為第一款玄武電池也是基於18650技術研發的,就是名字不同而已。

另外,兩家公司在專利技術上共享,很多設計方案都是相通,馬廠長甚至已經在考慮學習穀歌的開源策略,把他們的專利開源,把全球電動車汽車給炒熱。

另外,開源也意味著更大的野心,他想掌握電動汽車的定價權。

無論是哪個行業都存在著定價權,像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蘋果就掌握著高端機型的定價格,而小米為什麼把價格一直定在1999元?無非也是定價權之爭。

雷布斯小米2發布會上一句句的‘吊爆了’,無非也是向友商們宣布主權。

“哈哈,埃隆你可能還不了解我們的電池項目,說到尉來的電池業務起步那可是比我們的汽車業務還要早的,我們不僅僅隻是技術上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產能上我們隨時都可以拉滿的。”

“另外,我們在全世界各地可都是有礦的,論成本鬆下是比不過我們的,我們可以給你更便宜的價格。”

“這樣吧,我不知道你的行程允不允許,如果允許的話我可以邀請你參觀一下我們在廬州的電池工業園,那裡也是我的家鄉。”

前些年趁著次貸危機以及歐債危機,黃鳴滿世界的跑,去收購便宜的礦產資源,當時看似淩亂的布局,現在已經起到成果了。

兩美刀的價格,鬆下能夠保證小賺,但是尉來賺得可比鬆下多太多了,彆的不說,單就是政策給予的補貼以及人工成本上,鬆下跟尉來就是沒法比的。

其實尉來要是跟三喪那麼玩,走大幅虧損路線,把電芯也定價在一美刀,那在全世界之內都得引起轟動,不知道多少同行要被卷死。

隻不過暫時而言檀錦程還不想這麼乾,國產電池產業還很脆弱,真這麼玩的話死的先是我們的企業。

另外,如果尉來能夠拿下這40億美刀的訂單,而且是從鬆下口中虎口奪食而來的,彆的不說,單就廬州當地就給檀錦程嗑幾個都行。

2012年,皖省對外出口總額267.5億美刀,廬州市113.2億美刀,40億美刀的出口額代表著什麼不必多說。

馬廠長來華之前有跟檀錦程溝通過有意向尉來采購電池的計劃,不過那會兒檀錦程沒多想,以為對方隻是買一點意思意思,給鬆下增加點壓力。

他絕對沒有想到馬廠長此時居然就有換電池供應商的計劃!

必須給他給拿下。

馬斯克猶豫了一下道:“那我如何能保證供應鏈安全的問題?”

行程上倒是沒什麼問題,他現在也不是什麼大老板,另外既然檀如此說了,他也不覺得會騙他,產能跟不上不能如期供應的話,那是要付違約金的。

他對於尉來集團有些了解,但了解更多的也隻是汽車這板塊,尉來集團手裡有礦這事兒他還是真太了解,主要是檀錦程做得過於隱蔽,這事兒國內目前也沒多少人知道。

不過高層是知道的,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支持尉來。

“很簡單啊,咱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持股比例可以一半一半,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特斯拉供應鏈的安全問題。”

實際上馬廠長有些多餘擔心供應鏈安全問題了,今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預期是1.5萬輛,按每年翻倍的銷量預期來計算的話大概夠他們用到2017年,至少也是到2016年。

不過有這種擔心也是正常的,檀錦程各種布局不也是為了供應鏈安全的嘛。

前世的寧王跟各大主機廠商都成立了合資公司,其中也不乏這個原因。

不要說現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了,就是爆發之後的產能都是無法預估的,一款車型在上市之前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撲街,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爆發,電池的訂購量是無法預估的。

如馬廠長這麼激進一次性訂購預期當中好幾年用量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成立合資公司就是保證自己供應商安全的最好方式。

這40億美刀,檀錦程可以一分都不賺,甚至於虧錢都無所謂,但是留住這麼一個大客戶就是對尉來汽車供應鏈最好的結果,而且還是從小日子手上搶下來的。

反正隻要特斯拉的銷量上去了,他手裡持有的特斯拉市值絕對能夠填補這些虧損。

用遊戲迷調侃小馬哥來形容,你可以賺,但他永遠不會虧。

“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我現在不能決定,我得跟董事會開個會議,但是我可以答應去你們的電池工廠看看,我也想看看檀的家鄉是什麼樣子。”

馬斯克顯然對於合資公司的提議比較感興趣,同樣的他也想切身的感受一下尉來的實力。

一家汽車主機廠商可以是優秀的汽車品牌公司,同時也可以是優秀的零部件供應商,如三菱就是如此。

“沒有問題,有什麼需要的可以直接聯係我或者我的助理,我們會為你提供幫助的。”

聊得差不多了,檀錦程起身離開,把時間還有空間留給馬斯克,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以為隻是一個小訂單,沒想到居然來了票大的。

他得下去準備一下,目前廬州電池基地的擴建正在進行當中;當然,就當下的產能而言確實是根本沒法滿足特斯拉這一筆40億美刀的訂單。

另外還要解決運輸問題,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不過這沒關係,反正這筆訂單也不可能是短期之內交付的,特斯拉上一筆電池訂單交付時間都有一年半,近兩年時間呢。

另外跟寶馬一樣,特斯拉有什麼要求尉來都可以滿足。

馬廠長不是喜歡玩自動化啊,滿足他,工廠也可以繼續擴建,隻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

若是能夠拿下這筆40億美刀的訂單,檀錦程就可以建立一家如鬆下那樣碩大的工廠以及提前布局的自動化,從成本,一致性,能量密度以及可靠性來打造玄武品牌。

出了馬斯克的房間,檀錦程心情有些激動,這是他成立所有公司以來,有可能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了,換算成人民幣是247億元呢。

這幾乎是尉來去年一年的營收了。

還沒有回到自己的房間,檀錦程就叫來曾紀祥:“跟皖省還有廬州那邊聯係一下,馬斯克會臨時增加一趟廬州的行程,具體時間晚些再通知他們。”

想了想檀錦程又補充道:“如果他們問你行程主要內容,你就說現在不方便說,但肯定是好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