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困馬乏(1 / 2)

在場眾人中,就數吳三桂年紀最小,他的演技可騙不了其他人。

李昊佯怒,右手提拎起這小子的後領,右腳發力一拌,將三桂乾兒子放倒在了地磚上,然後狠踹幾腳。

“你小子昨晚拜的乾爹,今天就不認了,在場的這些叔伯哪個不是你戰場上能交命的爺們兒,你就跟叔伯和乾爹這麼玩心眼?”

“乾爹,彆踢了。哎呦~我說我說……”

李將軍這才停止動作,而後看著乾兒子灰溜溜的爬起來。

吳三桂平白挨了幾腳,又自覺在乾爹和幾位悍將跟前丟了臉麵,都不敢抬起臉,小聲地說了他知道的一些事兒。

“祖家也就是給韃子那邊賣點棉布、綢緞,再販點毛皮、人參回來,量都很小的。東江那邊賣的多。”

聽到這個說法,李昊再次立起眼睛,狠狠拍了下吳三桂的鐵盔。

“你小子心眼挺多啊,東江那邊自己就能派人采人參,弄貂皮,人家需要跟韃子做買賣?彆以為我不知道祖家賣給韃子糧食這事兒。”

李昊大概知道祖家在和韃子做生意,隻是不知道他們賣給韃子的是什麼,提糧食隻是詐他一詐。

耿直的吳三桂抬起頭,一臉冤枉地辯解:“乾爹,不是那樣的,舅舅的人從來不給韃子賣糧食,賣糧食就是資敵,他這點分的很清楚。韃子那邊敢走私的人都是額真主子,根本不缺糧食,缺的是華麗衣物,幾件衣服當然不是資敵。”

祖家不賣糧食應該是真的,就跟後世的印度一樣,印度底層人糧食不夠吃,但還是大量出口糧食,就是因為土地掌握在大地主手裡。後金的情況類似之處在於,能決定走私的人根本不缺糧食,缺糧食的包衣奴才摻和不到走私這事上。

李昊冷笑一聲,和大小曹各自對視一眼。

這倆人都不滿祖家的做法,但拿祖家這個寧遠地頭蛇沒什麼辦法。

“韃子穿的是你舅舅賣過去的棉衣和我們乾仗,韃子有力氣砍咱們都是你舅舅乾的好事。你小子要是有點良心,就跟祖家撇乾淨,多跟著乾爹砍韃子,不然乾爹我不認你這個兒子。”

李昊嚇唬了一頓年輕的吳三桂。

這小子急了,叫嚷道:“我拜乾爹就是因為乾爹是砍韃子的大英雄,怎麼會沒有良心呢?我是大明的最忠誠的人,三桂以後跟祖家劃清界限,再不往來!”

這話說的正氣十足,李將軍瞅著挺樂的。

轟轟轟轟!

突然,西北炮台的四門紅夷大炮來了次齊射,李昊轉頭望去,看見射出的幾枚炮彈落到了大概距城牆三裡多一點的地方。

沒有砸中韃子騎兵和乾活的包衣奴才,但嚇到了不少人。

極目遠眺,他望見有韃子騎兵追著亂跑的包衣們抽鞭子,營地上的騷動很快被平息下來。

隔了一陣兒,四門火炮進行了第二次齊射,這次射的和上次差不多遠,但是造成的騷亂更多。

建奴也有旗牌官,分散在四處的旗手揮舞了幾下令旗後,建奴大隊開始收拾東西,沒卸的牛車向西北緩慢移動,已經卸下車的營帳都被拆下來,再次裝到車上。

李昊看了一會兒,吩咐道:“回去歇著吧,這麼一折騰,包衣們推盾車的力氣是沒有了,今天打不起來。”

除了包衣的因素外,韃子旗丁和戰馬也需要休整,沈陽到寧遠有六百裡地,八旗旗丁還需要從自己駐地出發到沈陽集合,然後再趕著六百裡地到寧遠城下。雖然建奴的馬多,可這一通折騰下來,絕對人困馬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