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同意見麵,他自然對方臨、董祖誥了解過,這話就有些敲打意味。
“我們之前的確也做糞便生意,不過人手早已散去,此來更多是為百姓,實是卓三爺之舉天怒人怨,不抓不足以平民憤。”董祖誥辯解道。
“大人,理在咱們這邊,何懼把事情鬨大?隻有把事情鬨大了,才能將這事情從根源上解決。”
方臨從利益方麵說問題:“卓三爺將糞夫收糞,從免費變為收費,橫加盤剝,府城百姓苦卓三爺久矣,提起無不咬牙切齒;也因為交錢收糞,城中百姓多有將糞便傾倒溝渠,屢禁不止,商賈生意受到影響,多有怨言;府城臭不可聞,達官貴人也多認為卓三爺不知分寸”
“況且,到了如今地步,又逢今年這般天氣,恐有疫病滋生,卓三爺置全城安危於何地?大人不妨將此一點廣而告之,順天應人,將卓三爺明正典型,必能獲得萬民擁戴,此事傳到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蒲知府聽得點頭。
卓三爺背後有人,的確難辦,但若是辦了,好處也顯而易見——卓三爺已經惹得全城怨聲載道,順應民意將他繩之以法,自然能獲得巨大民望;淮安也不是一般的小地方,萬眾矚目,賦稅重地,解決好了,政績就有了,朝堂上的大人會看不到?皇帝會看不到?
也就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陣陣喧嘩。
“請知府大老爺做主!”
“嚴懲卓三爺!”
“打倒糞霸!”
……
幕僚匆匆進來,與蒲知府耳語一番。
方臨、董祖誥聽著外麵聲音,就是知道,另一手準備起作用了。
……
不久前,卓三爺被人潑了糞,這個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傳出,許多百姓下意識就認為,有大人物看不過眼,要對卓三爺動手了,不由紛紛拍手稱快,然後,就是摩拳擦掌,欲對卓三爺落井下石。
也就在這個時候,方臨、董祖誥早就安排好的人手,組織百姓帶頭請願。
此一招,效果遠超預估!
他們安排的人,隻是開了個頭,那幾個和卓三爺一直杠著的秀才,還有更多對卓三爺看不過眼,但有些組織力、話語權的人,敏銳察覺到機會,就接過大旗,領頭組織起百姓,在大街上喊著朝府衙過來,街道兩旁百姓聽聞,紛紛加入,短短時間就彙聚了上萬人。
……
蒲知府聽到原委,都是感歎:“好啊!好一個百姓苦卓三爺久矣!”
說來也巧,這時門房進來,遞話說卓三爺求見。
“不見,就說我外出了,打發走吧!”
顯然,蒲知府被說動了,打算借著今天這事,把事情往大了鬨,加上淮安城的百姓積怨已久,發動百姓的力量,一舉將事情給解決了
方臨、董祖誥聞言,對視一眼,知道這事成了。
不過,今天他們來,可不是打掉卓三爺卓玉虎這隻老虎就滿意了,還打算更進一步,將卓三爺背後的靠山一並推平!
“大人可知道,是誰在背後為卓三爺張目?”
“卓三爺有個兄弟,名為卓彥修,乃是應天吏部主事。”
吏部什麼機構?專門管理官員任免的實權機構!
蒲知府因此顧慮重重,不好輕動卓三爺,就怕動對方不成,反將自己碰碎了。
為官多年,他早已過了眼裡容不得沙子的年紀,會辦實事,如楊舉人、樵夫相撞案,如滿娭毑假野雞案……卻也懂得妥協的藝術。
再說,身為知府本就有很多事情,在之前沒意識到嚴重性,將卓三爺糞霸之事當作小事,隻是派人警告敲打一番。
——官場上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事事較真,事情不大時,官府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已成慣例了。
如今,意識到緊迫性出手,蒲知府還是留了分寸。
卓三爺欺行霸市,本可以直接抓了,但推說外出不在打發走,這就是留了情麵,顧忌卓彥修——若非攀扯,依法辦事,這次卓彥修不會受太大影響,既然還是官場同僚,那自然要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也是官場的潛規則。
“知府大人,卓三爺不僅欺行霸市,更仗著他兄弟名頭,在地方為非作歹,手上還有人命官司。”方臨從懷中掏出證據。
“不錯,此事學生也將證據遞送至監察禦史韓大人。”董祖誥說著。
這也是他們準備的一個後手,監察禦史韓元敬,執法如山,鐵麵無私,和董家有些香火情,徇私枉法不可能,遞一個帖子還是可以做到的。
“哦?監察禦史韓大人啊,我們也是老相識了。”
蒲知府說著,深深看了董祖誥一眼,這才低頭翻看證據,一看之下眉頭深深皺起,忽而拍案道:“好膽,卓玉虎無法無天,他那兄弟治家不嚴,本官也要參上一本……來人,去將此獠拿下!”
從私下談事稱呼綽號‘卓三爺’變為直呼姓名‘卓玉虎’,就能看出,這是拿出堂上斷案的態度,認真了,要鐵麵無情法辦此人。
鐵麵無情法辦卓三爺,勢必會得罪背後的卓彥修,之前有所顧慮,做事留一線,但如今形勢又是不同,卓三爺證據確鑿,一查便知,更有監察禦史韓元敬出手……這種形勢下,他自然不會留下後患,也會對卓彥修出手推上一把。
‘大事成矣,卓三爺兄弟完了!’方臨、董祖誥目光觸碰,微微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