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開始(1 / 2)

臨夏 吃紅薯不 9036 字 6個月前

七夕宴會回來,又過了兩日,方臨感覺發酵差不多了,事不宜遲,便決心開始。

這日傍晚回來。

晚飯是涼粉,白色透明,呈水晶狀,澆了辣蒜汁,頗為可口。

油燈一穗金黃的火苗跳動,小貓乖乖趴在不遠處,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吃著飯,話著家常。

方母說起辛家:“小雲有了芽兒,日子不大好過,要照顧孩子,也沒個婆婆幫襯,家裡變得邋遢了,我前個去坐,地下、椅子、灶台、床前踏板,好多雞屎,都沒地方下腳……還有,小雲一天到晚趕著給人做衣服,一門心思賺錢,聽說現在做衣服時,有時候還會偷布……”

“小雲姐以前不的,如今跟彆人不一樣,要為芽兒考慮,為她往後打算著,也沒辦法。”田萱看得明白。

方臨聽著,稍後,說出了開書肆的事情。

“你是有主意的,可得想好,做生意可不隻是盯著生意本身,好好經營就行,還有黑的白的,不好做的。”方父在碼頭當了這麼久管事,也不是白過的,對府城社會看得明白。

“爹,你放心,我都有考慮的。”方臨說著。

“還要你說?臨子知府大人都認識哩,你忘了你那管事怎麼來的了?咱兒子可比咱們聰明、有本事。”方母白了方父一眼,說道。

“嗯!”方父認同點頭。

若是擱在來到府城前,聽到這話,因為一家之主的麵子,他心裡肯定會不舒服、失落,但現在麼,心態早已躺平,你說‘兒子比你有本事’、‘依仗兒子’,那就是你說得對,說得好像伱兒子不是我兒子一樣。

很多情況下,許多事情的苦樂,真就是一個想法的轉變,放下麵子,一念天地寬。

“萱姐,到時你來店裡做飯。”

“好呀!”田萱答應著,想著到時去了,就能有更多時間和方臨一起,自是樂意。

“看著你早有盤算,都想得周全,那就放手去乾吧,有啥要我做的,就說一聲。”

“對的,我們也就幫著做些零碎的,彆的什麼大忙也幫不上,就像你爹說的,放心乾……就是不成,大不了再去找個活計,還有糞便生意,還有我們……再怎樣,還能比去年這個時候更差?”

“也是。”方臨心中一暖,壓力儘去。

他自有籌算,其實也不要家中幫什麼,家人充當堅強後盾,心靈港灣,就是最大作用了。相比許多家庭,他的一家人已經很好,至少不會後方不穩,不會因為雞毛零碎的事情,讓人分心。

‘獲得家裡支持,下一步就是分股,構造利益共同體。預計共需五百兩,我如今也積攢了三百兩,占據六成,剩下兩百兩,請蒲知府、董祖誥、徐闊老入股,他們各自帶著資源,由上到下,高屋建瓴,事情瞬間就能解決大半。’方臨暗道。

……

蒲知府那一成乾股早就說過,人家也不是重視這一成乾股本身,更多是為《三國演義》保駕護航,過去一趟,彭師爺就給辦了,簽訂契書。

董祖誥那邊的兩成乾股,也很順利,饒是在準備秋闈,也抽出時間出來見了一麵,聽說方臨自己要做生意,沒多問就投了,還說這邊的關係隨時借用。

最後就是徐闊老了。

……

“如今朝廷放開通俗,這是一股潮流、勢頭……我打算開一家書肆,總投入五百兩,想請徐大哥出五十兩,摻和一股。”方臨分析行情,說出來意。

徐闊老轉動著手上的血玉扳指,麵無表情細致聽了,點了下頭,看出方臨此來用意,拉上自己庇護。

“這生意我投了,不過一成乾股太少,沒什麼意思,這樣……三百兩銀子,三成乾股。”他看過來,人如其名,撲麵而來一股闊氣。

——總計五百兩,一成乾股五十兩,這三百兩,隻要三成乾股,直接就是溢價一倍。

“對這個生意,徐大哥這麼看好?”

“不是看好這生意,是看好你!一門生意說到底,還是要人來做,我不會看生意,隻會看人……今個兒我話放在這,就算這次生意不成,投入打水漂,全賠了,我也沒二話,下次還敢投你。”

“感謝徐大哥信任,不過,實在讓不出更多乾股,就是蒲知府,也隻占了一成。”方臨說道。

“好小子,你連蒲知府都拉上了?蒲知府在府城的名聲,可是油鹽不進,這次竟能為你破例……哦,我想起來了,城中最近流傳的《三國演義》,是你……看來,你此來不是來讓我幫忙,而是送我一場富貴啊!”徐闊老眯起眼睛,笑著指了下方臨道。

七夕宴會後,這兩日間,博南山人的《臨江仙》,還有蒲知府盛讚的《三國演義》名聲傳出,但不留心這方麵,還真不知道,《臨江仙》、《三國演義》背後是方臨。

蒲知府評價不遜於《水滸傳》的《三國演義》、書肆生意,這兩者結合起來,閉著眼都知道定能大賺特賺。更何況,既然蒲知府摻了一股,給《三國演義》站台,何須自己?那拉上他,不過是團結更多力量,換句話說,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更多是來送錢、送人情,利益綁定。

“也不是,蒲知府的確入了一股,卻也不好麻煩,官麵上的小事,是董兄那邊負責,徐大哥也見過,正在準備秋闈……”

方臨頓了下,道:“一些幫派上的事情,還要徐大哥幫忙。”

他有些話點到即止,蒲知府的一成不必說,董祖誥的兩成乾股,除了兩人關係外,還有將來的潛力投資。

徐闊老是聰明人,自然聽明白了意思,不過還在爭取道:“兩成乾股,三百兩,我私人再無息借貸三百兩,也能多囤些貨。”

“這……徐大哥,實在拿不出更多乾股。”

“你這才分出去多少……”

徐闊老一改初見的闊氣,百倍奉還,不拿當錢回事,此時就像一個精明的商人,錙銖必較,不過錙銖必較的是乾股,寧可多掏現銀、無息借貸補償。

最終,兩人達成一致,一成五的乾股,作價三百兩,另外無息借貸三百兩銀子囤貨。

簽訂契書,定下此事。

敲定後,徐闊老立刻拿出態度,為書肆生意考慮、出力:“你想的對,蒲知府那邊關係,還是能不用,就不用,經營書肆官麵上的小事,交給董兄弟。”

方臨點頭。

他也是如此想的,蒲知府那邊關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家書肆,官麵上的小事,董祖誥那邊就能頂著,比如過年前夕見過的錢文堰,就是問起桂花嫂那人,憑他府衙文書的身份,就差不多了。

“黑的就讓我來吧,我派兩人過去盯著,若真有不開眼的,交給我……”

徐闊老明明在笑著,身上卻泛起一絲冷意,這是對方臨,在彆人麵前,他可不是這麼和善的。

“好,那就謝過徐大哥了。”

“客氣了不是?這生意也有我的一份,分內之事。還有,我認識個印刷坊的馮東主,讓他印書時,給個折扣,另外印刷時,我也再派些人盯著,以防泄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