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開始(2 / 2)

臨夏 吃紅薯不 9036 字 6個月前

不得不說,徐闊老這人方才的錙銖必較是真的,此刻共事後,辦事也是真的,大的小的,一應考慮周全,方臨一些沒說的,自己就主動承擔了。

等商量一番,方臨離去,徐妻出來埋怨道:“就一成半成的乾股,你和小方在那斤斤計較的……”

方臨常有過來,每次來還從不空手,有給徐闊老的禮物,有給她的禮物,還有給孩子的禮物,周全備至,客客氣氣,因而她對方臨印象很不錯。

“你懂什麼?就憑《三國演義》一本書,那書肆的生意就不會差了,我估摸著,掙錢能力不會下於船隊、碼頭的乾股。”

“這麼多?那豈不是下金蛋的母雞?”徐妻驚訝了下,旋即,又沒好氣道:“我信你個鬼?你這鬥大字不識的,還能知道一本書好壞,有這個眼光?”

“嘿,我是鬥大的字不認識,但我會看人,我摸爬滾打,能走到今個,就憑這一雙識人的招子。再說,你不信我,總該信蒲知府吧?蒲知府都敢在方老弟身上押寶,我還不敢跟了?”

徐闊老說著,擺了擺手:“算了,跟你個婦道人家說什麼?你就瞧著吧,不出二三年,這淮安府城必有方老弟一席之地。”

……

定下股份分配,解決貨源,黑白兩道關係,剩下的就是書肆選址、招募夥計,還有辭職了。

這兩日方臨除了等待七夕宴席的名聲發酵,也是想著在軒墨齋乾完滿月,有始有終。

正好,今日發工錢。

這些日子,軒墨齋生意冷清,可劉掌櫃發工錢,仍是按照成世亮走後,店中最忙碌時,方臨四兩,黃荻、柴一葦三兩八錢銀子。

方臨三人沒收,店中這個光景,受之有愧。

“都收下吧!”劉掌櫃說了掏心窩子話:“如今,世道變化太快,一天一個樣,看不明白,跟不上時代,老嘍!就是不做活,隻經營鋪子,都感覺力不從心,我有想過將鋪子賣出去,可想到你們……唉,堅持個一年半載,再看看吧,今個說這些,也是讓你們心裡有個準備。”

黃荻、柴一葦聽了,心中都是忐忑、迷茫,店中生意不好,他們都是見到的,可將來萬一真的關門,又該何去何從?

黃荻這邊,和仇娘子在一起了,要拉扯兩個兒女,離開軒墨齋,真能再找到這麼好的活計麼?柴一葦更不用說,家庭在府城下的鄉下,軒墨齋若是轉賣,難道要回去,麵對偏心親爹、後娘?

方臨本就在盤算書肆選址,聽到劉掌櫃心生退意,說出自己打算:“掌櫃的,我和朋友湊了些錢,正準備開一家書肆,掌櫃的若不想經營,我願意出三百兩銀子,將鋪子買下,荻子、一葦也可留下。”

軒墨齋鋪子市價,大概在兩百五六十兩,他出三百兩,也算是溢價,全兩人情誼了。當然他也不太虧,軒墨齋名聲深入人心,繼續開書肆,多少能轉化一部分老客戶,這就是無形價值。

劉掌櫃聽了,沉思了下,突然道:“也行,這事我答應了,不過,我也不要銀子了,鋪子就折算一成乾股吧!”

此言石破天驚。

黃荻、柴一葦在一邊聽著,都是呆住了,先是和自己同樣的夥計,突然說自己要買下整個店,變成老板,然後劉掌櫃不僅答應,還說不要現銀,將鋪子折算一成乾股。

他們知道劉掌櫃看好方臨,卻沒想到這麼看好,價值三百兩銀子的鋪子,隻要一成乾股,那總共作價豈不是三千兩?

“不瞞掌櫃的,我這小打小鬨,總投入也就五百兩,您說拿鋪子占一成乾股,不是寒磣我麼?”

方臨之前沒說股份,就是這個原因,軒墨齋鋪子價值相對太高,注入進來將他股份稀釋太多,就相當於給彆人打工了。

“你們當我傻的?”

劉掌櫃看向三人反應,笑道:“我這兩天,就說忘了什麼,又想不起來,剛剛聽方臨說開書肆,才一下子反應過來。方臨,這兩天城中盛傳的《臨江仙》,還有知府大人作序的《三國演義》,就是你寫的吧?一本不比《水滸傳》差的通俗,這是什麼價值?拿鋪子換一成乾股,一年半載就賺回本了,將來就是純賺,此事說來還是我占便宜了。”

黃荻、柴一葦聽了,再次震驚看向方臨。

“是我。”方臨想了一下,道:“掌櫃說拿鋪子還一成乾股,也行,我答應了,不過契書上可加上一條,掌櫃的隨時可以退出,拿回三百兩銀子。”

三百兩換一成乾股,相比原價五十兩溢價了五六倍,但這是他自身《三國演義》帶來的附加價值。蒲知府、董祖誥、徐闊老三人,那是有著潛力、附帶資源投入等等。

拿鋪子換一成乾股,雖說多有溢價,但方臨自信也不會讓劉掌櫃虧了,隻是這事沒有證實,考慮外人心情,他還是給劉掌櫃留下一條退路,隨時可以再選擇拿三百兩退出。

‘買鋪子節省下的錢,還是囤貨,搶在盜版印刷出來之前,狠吃一波,吃得盆滿缽滿。’方臨暗下決定。

聽著方臨、劉掌櫃的三言兩語敲定此事,黃荻、柴一葦都是心情複雜,一方麵,不用再擔心店裡關門,安心了;另一方麵,半天前的夥計,一下子變成老板,這種心情……

“方哥,恭喜,咱們以後還能一起做事!”柴一葦高興道。

“臨子,我知道你將來肯定會起勢,隻是沒想到這麼快。”黃荻唏噓說著。

“這事這麼解決,也挺好,沒想到,最後還是靠著方臨你,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劉掌櫃看向方臨:“方臨,我最後想求你兩件事。”

“掌櫃的說的哪裡話?什麼求不求的,您說,隻要我能做的,一定儘力。”

“第一個,這軒墨齋啊,我大半生的心血,你接手後,能不能不改名字?”

“掌櫃放心,在我手裡一天,軒墨齋就不會改名字。”方臨神色認真,承諾道。

其實,劉掌櫃就是不說,他也不打算改,畢竟,軒墨齋也是老字號了,真等《三國演義》大賣,說不得能將從前的老客戶都拉回來。

“再一個就是,我想讓我兒子劉洪文過來你這裡做事,他被洪應亨坑了一下狠的,心氣沒了,我想讓他出來做做事,調節一下……你不用顧及我麵子,該怎樣就怎樣,就把他當成店裡一個普通夥計。”

“我正說少個人結賬,劉大哥來了正好,他還是秀才,放我這裡大材小用了,這事肯定是行的。”

方臨也答應了,劉洪文此人有些傲氣,但畢竟是劉掌櫃、歐夫子教出來的,人品沒太大問題,隻要不讓參與管理,單純作為一個夥計還是沒問題的。

‘這一下,店中夥計也差不多了,不過考慮到《三國演義》大賣時可能很忙,人手不夠,還是將耿石也拉過來,除了收銀結賬,其他工作有人帶著,熟悉起來也快。’方臨盤算道。

之後,劉掌櫃又交代了方臨一些經營書肆的經驗,如選書,老客戶維護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過去的老東西了,方臨你聽聽就行,做個參考,不必全抄……還有,城裡做生意,也要打點關係,這個你想必也心裡有數,我不多說了。”

他是知道方臨和蒲知府、徐闊老、董祖誥等人關係的,知道撐住一個書肆不成問題。

“謝謝劉掌櫃了,這些對我有大用,能讓我少走不知道多少彎路。”方臨說的是真心話,的確受益匪淺。

“有用就好,就好啊!我走了,不用送了,你忙吧!”劉掌櫃擺擺手,走了。

夕陽下,他佝僂離去的背影,仿佛預示著軒墨齋一個時代的結束。

方臨心中稍稍感傷,但很快就收拾心情,向前看:‘來府城之後,將近一年的苦心經營,如今,諸般積累終於足夠,萬事俱備,就如一支蓄滿燃料的火箭,隻差真正點火,一飛衝天!’

……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