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要預算是一方麵,要是得到了太子的支持,大漢陸軍就可以開啟大擴張的時代了。
徐愛民雖然也對這樣的場景感到心動,但他卻搖頭說道:“丁將軍,您可不要糊弄我,朝廷津貼的錢是省下來,但士兵的衣食住行哪樣不比民夫高10倍,更關鍵的是這些士兵退伍,朝廷要想辦法培訓他們,要給他們一份安穩的差事,每年20萬退役士兵,你讓朝廷到哪裡去找20萬份,能過上體麵生活的差事。就現在朝廷每年退役五六萬士兵,丞相府也是想儘了辦法,你想要把這些基建士兵轉入大海的常備軍,還是在賢者大會上提案吧。”
徐愛民可不是軍事小白,他明白養一支常備軍的耗費是極其大的,自己的父親一直對漢軍是寄予厚望的。給了他們最優渥的待遇,軍中的衣食住行都是在中產以上,他們退役了之後,也會給他們一份良好的差事。
要以戰國的標準來說,大漢是以養士的標準養這些士兵,所以漢軍自成立以來,士兵的士氣極其高昂,戰鬥力極其強悍,軍紀嚴明的更是被稱之為王者之師,漢軍的士兵是有極高的榮譽感。
漢軍是要從衣食住行到退役之後的差事都要安排好,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要不然以大漢的國力也不至於養著一支十幾萬的常備軍,養幾十萬這樣的大軍朝廷肯定會破產。
丁越有點失望而歸。
當晚徐愛民就和徐凡說了丁越想要把基建兵納為常備軍的事。
徐凡歎口氣道:“這些年大漢軍隊的確是為朝廷的發展做了很多的讓步,但這是時代的趨勢。
百姓想要生活富足,朝廷想要增加稅收,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源發展工業,同時為了工業發展擴大市場,就必須修鐵路馳碼頭這些基礎設施,我想要修基礎設施,代價何其大,一裡鐵軌就要500萬錢,我大漢需要的鐵軌又何止3萬裡。”
“而南洋的開拓,天竺市場的開拓,新大陸的開拓這也需要投入資源,大漢想控製這三個市場,就必須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海軍當中,欒布的海權論是有道理的,有空你要多讀讀這本書。大漢對外開拓需要的是海權,剛開始重視海權的時候,這就說明大漢在衰敗,已經控製不了海外的諸侯,又或者是大漢四周出現了一個強大的陸權國家。”
說到陸權國家,徐凡靈光一閃好像忽然打開迷霧一般,他忽然有點哭笑不得之感,現在的大漢居然和後世的希望國有幾分相似,希望國用的戰略,大漢來用居然也是行得通的,雖然地理格局不一樣,但一樣是不希望出現一個陸權國家,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把世界島中心角的粉碎,防止出現一個陸權強國。
想到了這裡,徐凡忽然發現自己對匈奴國的支持,是嚴重危害大漢霸權的事情。
現在幾百萬人口的匈奴國自然隻能對大漢伏低作小,但如果他們吞並了安息國,吞並地中海沿岸的強國,甚至想的深一點,匈奴人真完成了連蒙古人都沒完成的偉業,一路打到了大西洋沿岸,大漢四周將會出現一個跨越三洲的強大帝國,要真出現這種情況,匈奴人肯定不會再臣服在大漢麾下,大漢不想和匈奴發生衝突,即便不平分世界的霸權,那也要平分神州大陸的霸權。
他不由的喃喃自語道:“難怪那麼多英雄豪傑都難以保持初心。十幾年前我還想讓匈奴當大漢的刀,現在卻要為了大漢的霸業,親手把這柄刀折斷。”
大漢曆二十年,三月三,法學府。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徐愛民和張辟疆四周的學子不時的讀著這篇文章,尤其是讀到這段的時候更是情緒激動,忍不住大聲念誦,甚至還會帶動許多學子合唱。
徐愛民笑道:“賈誼的《過秦論》可謂是長安紙貴,到處都能聽到這篇文,尤其是這段讀的讓人激昂奮揚,真恨不得出現在始皇帝那個時代,看看始皇帝是如何吞六國而霸天下。”
新年過後,法家的賈誼開始名聲鵲起,他的《過秦論》更是傳遍了整個大漢十幾所學府,占據了大漢熱榜一個多月。
張辟疆道:“陛下當年不就是始皇帝治下一小民,這些都是始皇帝的工具,但也是小民的災難,天下的百姓還是更喜歡生活在陛下的麾下。”
徐愛民道:“父親也說過,始皇帝太心急了,而且形成了路徑依賴,不知道因時局而改變製度,父親就說過沒有萬世不變的製度,隻有適合當下的製度,大漢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變革。”
張辟疆道:“務實就是陛下能戰勝始皇帝的原因。”
張辟疆想了想道:“陛下沒有同意您組建太子府嗎?”
徐愛民被冊封為太子已經有近半年時間了,但能算他部下的隻有兩人,一名就是張辟疆,一名就是劉長。
徐愛民苦笑道:“這個問題我也問過父親,父親說太子不是具體的職務,或者說具體的職務就是等著做大漢的皇帝,我可以招攬人才,但朝廷不會安排具體職務,我現在在大漢的職務就是稅監右令,差事需求可以安排一個車夫,一個主簿。”
張辟疆一臉懵逼,那這太子有什麼意義?連官屬都沒有,連心腹都不能安排職務,如何組建心腹班底?
要知道曆史上的西漢太子,基本上都有一套核心的班底,完全是一個備份的朝廷,可以無縫連接接管大漢的政務,甚至還有十幾個縣可以作為太子直接管理的封地。
徐愛民道:“在父親的想法裡,哪怕皇帝也是一個職務,太子就是假皇帝,等父親退休之後就可以直接接班,朝廷的三公九卿就是太子的屬官。”
是的,徐凡對封建時代的太子該擁有什麼權利基本上不清楚,但他卻清楚現代社會當中的副總統是什麼權利,太子本就是皇帝的接班人,在他看來朝廷的三公九卿就是他的部下,根本不需要再重疊一套機構,徐凡是把太子之位看成假皇帝。
張辟疆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陛下的想法為什麼總是如此奇特。
他勸說道:“太子,沒有屬於太子的官署,沒有署官,您如何接管朝廷的政務,現在的朝廷可是漢臣滿朝,署官是您處理朝政最好的幫手。”
徐愛民道:“但父親又讓我跑遍九卿的府衙,說讓我了解朝廷的運轉模式,總不可能我下到哪個府衙,又帶一群署官過去。”
張辟疆想了想道:“那太子求陛下讓您成為內史令,內史不但是我大漢最大最富裕的一個郡,內部就是一個小朝廷,治理內史不但可以熟悉朝政,還不需要離開長安城,同時又可以對朝廷保持一定的影響力。”
徐愛民想了想點頭道:“我這就對父親說,第二個巡視的府衙就是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