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農業切入點與拖拉機(1 / 2)

果然一切政務的根本還是要錢,父親在大漢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聲望,就是因為他弄錢的能力是天下第一的,在所有人都沒有辦法的時候,他可以弄到錢,尤其是很多的錢財不是分割其他階級的利益,都是從海外獲得的,這相當於弄到了增量,自然就給父親帶來了巨大的威望了。

他沒有理政的時候,覺得父親整天無所事事,就喜歡在實驗室跟那些大匠鼓搗稀奇古怪的機器,很少處理政務,就可以把縱橫萬裡的大漢管理的好好的。

現在他管理一個郡,才發現自己父親的本事才是天下最頂級的。內史郡一切的問題都是錢不足。

於是他向賈誼問道:“賈卿,長安城如果要進行官營變法,你以為該從何處下手?”

果然一切變法的主要因素終究是錢財不足。

賈誼聽到這話內心開始沉思,其實這幾天他接觸到內史數據之後,就開始在想這個問題。他發現長安城的情況和陳郡是完全不一樣的。相同的模式完全不可以套到長安城當中。

彆的不說,就是長安城中有大量的皇室工廠,還有大量少府掌控的工廠。甚至可以說這些才是整個大漢最核心的產業。顯然內史是沒辦法掌握這些產業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各大諸侯國的產業,像股票交易所這也是內史沒有辦辦法控製的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現在的時局也不支持官營變法,當初陳郡變法是因為經濟危機,那些商賈不想破產隻能投靠朝廷,九江郡,衡山郡則是因為被陳郡和會稽郡吸血太嚴重,兩郡在民間和官場都積累了變法的契機。

而長安城卻是整個大漢最富裕的城市,在長安不管是百姓還是商賈官員都認為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根本不需要改變,甚至天下其他地方都應該學習他們的生活模式。

賈誼想清楚之後道:“殿下,長安上下都滿足現在的生活,沒有變法的契機,內史郡想要完成變法就得從最農業開始。”

九江郡的變法告訴法家的人,變法要從農業開始,依靠農業的積累發展工商業。

徐愛民想了想長安城的情況,也不得不承認,長安的百姓不想改變自己現在的生活,內史也沒有辦法控製當地的產業鏈,少府才是關中一切產業鏈的上遊。

“如何從農業開始?”

賈誼道:“官營變法,官營不是關鍵,關鍵是整合整個產業鏈,能以最高效的方式生產出貨物,以強大的生產優勢擊敗其他作坊,讓他們不得不主動加入朝廷的產業當中,而農業則是一切的基層,我法家在九江郡,衡山郡和農家配合,把兩郡農戶整合起來,所有人一起勞作,一起收獲,這不但讓兩郡農戶收入提升,還為兩郡的產業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原材料,有利的支持了兩地產業的發展。”

張辟疆馬上說道:“你這是報喜不報憂,兩郡農業變法也有很多問題,有很大一部分的農戶他們認為自己吃虧了,想要農社,但卻被你們法家阻止了,為了這事情還鬨出不少矛盾,陛下親自下旨,允許農戶脫離農社,這才解決了這個矛盾。”

比起在新大陸的徐愛民,張辟疆這三年一直在大漢教書,對大漢內部的情況了解的更多,九江郡和衡山郡變法自然成效顯著,但卻也不是沒有隱憂的,很多更加富裕的農戶根本就不想加入農社,當地的漢吏一刀切強硬製止,為此造成了極多的矛盾,很多農戶甚至直接到長安城來告狀。

徐愛民聽到這話猶豫起來,父親一直對自己自耕農一直都是大漢的根基,大漢對暴秦很多的政策都是刪減的學習,但隻有田地的政策是幾乎全學商君的,非常重視保護農戶的土地,為了防止出現新的豪強,大漢朝廷強硬頒布法令,規定任何土地買賣都是不合法,發現就要予以沒收,地主豪強手中的土地想要販賣也隻有大漢這一家,土地不能買賣,隻能由大漢朝廷來分配。這也是大漢這30年來沒出現新的地主豪強的原因。

當然與之對應的就是,農村那些有本事的人。在沒辦法當地主豪強的情況下,紛紛來到城市當中。成為工廠主,對這種情況徐凡是不阻止的,比起反資本,大漢前100年能做好反封建才是主要任務。

在徐凡這個外掛的乾擾下,新生的大漢各種製度都有,哪種製度能最終成為大漢的主流,連他自己都不清楚,但徐凡卻知道最差的就是封建製度,所以他抓住這樣主要的矛盾,防止大漢滑入曆史的老路當中。

所以他可以允許法家農家墨家搞各種社會實驗,替大漢的未來尋找新的道路,但不允許地主豪強的勢力在大漢內部重新壯大起來。

賈誼臉色嚴肅起來,任何一個團體對於部分比較強的個人,在九江郡,衡山郡就出現了一些單乾過的更好的農戶,他們不願意加入農社,成為了這套體係下的阻礙。

“殿下,農戶不願意加入農社不算什麼,但關鍵是他們想要用自己手中的財富變成地主豪強,這也是朝廷重點打擊的對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算是朝廷的敵人,這個問題我法家和農家已經想辦法改善了,就是農舍工廠化,農戶以他們的土地為股本獲得股份,同時他們也是工廠的工匠,土地集中起來經營,獲得的收益,一部分作為股本交付給農戶,一部分則是農戶的俸祿。以工廠的模式經營土地。”

“這種好處也是極多了,土地集合起來之後生產的效率會更高,聯合起來的農戶可以買得起效率更高八牛犁,可以在農社的帶領下修水利,建水渠,合理規劃田地獲得更大收益。

屬下承認這也會出現問題,但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否定這條道路,大漢的自耕農發展了三十年時間,這種模式已經表明,他隻能讓農戶吃飽,但想要讓農戶追上工匠的生活水平是不可能的,甚至因為人口滋生,還會讓農戶人均土地更低,收入下降,從溫飽生活下降到吃不飽的狀態。”

徐愛民想了想道:“我們就先找一縣試點,路還是要一步步的走。”

“嘟嘟嘟!”這個時候徐愛民他們忽然聽到了一陣蒸汽機的聲音。

幾人有的好奇,就發現了在田地當中出現了一個冒黑煙的鋼鐵機器在田地當中翻耕土地。

徐愛民遲疑道:“這是火車?”

蒸汽火車不應該用鐵軌的嗎?怎麼現在開到農田當中來了?

張辟疆道:“這應該是朝廷弄的蒸汽車或者說是拖拉機,我在長安城見過幾次,就是特彆不安全經常拋錨。”

長安城彙聚了整個大漢各色精英,在大漢推動發明創造和環境當中,各種實驗室,各種發明狂人層出不窮,墨子學院因為有技術和技術學生,這樣的人在他們學院特彆多,墨子學院的操場就會經常出現各種蒸汽朋克的機器,當然大部分沒有多少實用效果,大家就看著圖一樂,當然也有不少有用的發明,被天使投資人看中,然後開始工業化的生產。

這個蒸汽車手可是非常有名,前後坑了十幾位天使投資人,這其中有不知名的商賈,也有像胡亥這樣的大商賈,更有大漢的貴族,據說研究了十幾年時間,跑起來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張辟疆對這種事情見太多了。

幾人走過去看,卻發現天子頭戴草帽,肩膀上披著一條毛巾,在田地一旁樂嗬嗬的看著蒸汽拖拉機,在蒸汽拖拉機一旁還有八牛犁正在被八頭牛拉著。

徐愛民有的驚喜道:“父親!”

張辟疆和賈誼也跟著行禮道:“臣張辟疆,賈誼參見陛下。”

徐凡道:“無需多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