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道:“要想富先修路,大漢的百姓對天下四方的貨物是極其渴望的,江南的各種水果罐頭,白糖,還有各種經濟作物,需求都非常大,但江南惡劣的條件,堆高了這些貨物的價格,在江南一顆最普通的荔枝,可能不需要一錢,但來到長安城就需要幾百錢一顆,普通的百姓哪裡吃得起,要是荔枝的價格能降低道十錢甚至更少,正相信關中千萬百姓是喜歡吃荔枝的。”
梅?無奈道:“荔枝太容易變味了,臣即便是用冰鎮壓,那也最多保留幾天。”
他覺得天子的話說到他的心坎裡了,梅?封國就是在後世福建的泉州一帶。這種地理環境,後世民間就有諺語,八山一水一分田,想要靠種地養活自己的國人幾乎不可能。
好在大航海時代開拓之後,給路過的商船進行物資補給,成為了梅?封國主要的財政來源,再加上茶葉行業,還有短途的水果貿易,收入不算少,但梅?的國人大部分都是越人部落出身,他們賺錢的本領有限,這些錢財一分,每個人也就最多混個溫飽。
而荔枝貿易算是梅?諸侯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年荔枝成熟之後,梅?都會派人摘下新鮮的荔枝,用冰封,再通過海船運輸到會稽郡,賣給當地的百姓食用,但因為這套運輸成本太高了,售價也就高了,即便是在會稽郡,當地百姓也隻能少量購買,每年也就賺個幾千萬的辛苦錢。
徐凡拿著一個鐵路模型,一點點從九江郡鋪設,一路穿山越嶺連通梅?封國,然後徐凡拿著一個玩具火車頭,給他加煤加水,放在梅?的諸侯國當中,眾人看著小火車緩慢的運轉起來,一路從南方開進了關中,開到長安城當中。
“隻要火車開通,三天時間,愛卿的荔枝就可以來到長安城。”
梅?聽到這話開始眼冒金光了,這個時代最富裕的地區就是關中地區了,打通了這條商路,他山越國發家致富近在眼前了。
關中有上千萬天下最富裕的百姓,這些百姓一年隻吃100顆荔枝,他一顆荔枝賺一錢,這就是10億錢,他梅?就可以一步登天,成為大漢最富裕的諸侯之一了。
火車通過當年的秦直道,轉向了遼東地區。
徐凡道:“遼東的特產更多了,哪怕最普通的遼東大米,那也是長安城的一等一的奢侈品。隻可惜這樣的大米長安城百姓能享受的太少了。”
遼東說的算是大漢開發的比較久的地區,但主要的開發地點依舊是沿海沿河一線,遼東內地那些優質的特產根本運輸不出來。這個時代的物流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高到很多賺錢的生意是沒辦法做的。
就像徐凡說的遼東大米,在遼東地區就是最平常的食物,但來到大漢就屬於奢侈品,而在關中每石五百錢,不是普通小麥的10倍價格。這樣高的價格也限製了遼東大米的銷量。
許玄小聲對呂臣道:“呂大哥,我們的確應該在遼東也建立一個聯通朝廷的鐵路網,遼東糟糕的道路網讓我們想賺錢都賺不到。”
呂臣問道:“你這些年攢了多少錢?”
許玄小聲道:“這些年大衣生意火爆,也就攢了個10來億錢吧。”
許玄的封國在後世外興安嶺一帶,即便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也是野獸比人多。
當地的主要特產就是各種熊皮大衣,鹿皮靴,鹿茸,貂皮大衣等等,這兩年許玄一路深入到北極地帶,發現了北極熊,這個時代白色是祥瑞之色。
一件白色的熊皮大衣能在大漢引起轟動,大漢大商賈,貴族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白色的熊皮大衣,一件賣上百金都有人追捧。
白熊皮大衣最瘋狂的時候一年給許玄賺了三億多錢,當然這造成的後果就是,大漢最靠近北方的十幾個諸侯國,紛紛組建狩獵隊,白熊皮大衣的價格不但跳水,北極熊的數量大為減少。
現在北方十幾個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結成了價格聯盟,每年就銷售幾百件白熊皮大衣,同時在自己的諸侯國豢養北極熊,想要走可持續的發展。
呂臣道:“要把我等的諸侯國全部連通起來,最起碼需要5000裡的鐵路,這個需要幾百億,我等兄弟湊一湊,都不知道能不能湊齊。”
許玄道:“朝廷不是有無息貸款,隻要開通鐵路,我等的收入自然會暴漲,到時候償還這筆錢就不成問題了。”
從第一次經濟危機爆發開始,整個大漢就進入了買方市場,大漢的各路諸侯無不想打通關中市場,沒彆的原因就是關中市場賺錢。
關中的經濟體量極大,擁有上千萬的人口,工匠的平均俸祿超過了五萬,農戶年收入三萬,按照大漢月報上的說法,關中百姓的平均收入已經達到小康水平,這就是一個年產值3000億的經濟市場,他們任何的貨物隻要得到關中百姓的認可,就能立刻暴富。
西域打通了關中市場,靠著賣石油,賣玉石,賣瑪瑙,賣棉花一年能賺上百億。當初那批跟著季布吃風沙的兄弟,現在一個個都發家致富了,大漢的諸侯沒有不羨慕。
呂臣道:“等會兒,我等和其他兄弟商量一番,現在是經濟危機的時候,鐵軌的價格低,朝廷還給我們無息貸款,這樣的好事情可遇不可求。”
“隻要朝廷提供無息貸款,我等西域諸侯願意建設聯通長安的鐵路。”賈盛堅定道。
西域諸侯的發家史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最開始他們靠著絲綢貿易,的確是賺了不少錢,但是從天竺的海路打通之後,大漢的絲綢,棉布等就很少走西域這條路了。一艘海船的運載量就能超過一支駝隊。更不要說海上的運輸成本隻有西域商隊的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有海商的競爭,西域絲綢貿易快速萎縮,要不是後麵發現了石油,西域的諸侯還要繼續吃風沙,後麵他們靠著石油積累的財富,又開發出棉花這種經濟作物,總算是有兩個穩定的收入渠道。
但這兩種的貨物體量都非常大,想要走量就不可能當奢侈品賣,所以他們是大漢諸侯當中最先申請修建軌道的諸侯,在幾年前西域的諸侯就想讓朝廷幫他們修建鐵路。
單直線距離就超過了4000的主乾線鐵路,要是再加上聯通的支線鐵路,西域的鐵路要接近上萬裡,才能組建一個鐵路網絡,加上西域惡劣的氣候條件,光建設費用就高達上千億。
如此高昂的造價,即便是大漢朝廷給最優惠的利息,西域每年都要償還上百億的利息,光這筆利息都足夠壓垮西域的所有諸侯國,所以大漢朝廷才否決了,西域諸侯建設鐵路的想法。
而這次有無息貸款對他們來說更是天大的好事,他們沒有理由否決天子的提議。
於是在賢者會期間,大漢的各方諸侯相互商議,分彆向大漢朝廷上交了,遼東鐵路網計劃,江南鐵路網計劃,西域鐵路網計劃,還有徐凡最開始準備的天竺鐵路網計劃。
至於大漠諸侯太過於地廣人稀了,1萬裡的鐵路也隻能勉強橫穿整個大漠,更不要說形成一個鐵路網了,大漢子在九原郡,雁門郡,上穀郡三個方向,深入漠南300裡,解決了一部分牧民牲口販賣的問題,其他的大漢朝廷也是有心無力。
而蜀中諸侯領地,大漢的工程師看了就沒有不搖頭的,還是先多建幾條棧道再說吧。不過在他們的抗議下,還是弄了一個隧道計劃,用黑火藥炸山的方法炸出一條隧道,這屬於實驗性質的工程,但如果成本合適的話,大漢將會挖隧道的方法連通整個蜀中。
而大漢新大陸的諸侯,隻能羨慕的看著老兄弟這些龐大的計劃,他們的諸侯國才剛剛開發,不管是人力資源,還是錢財都不足以支撐他們建設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