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驚起複徘徊(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2776 字 9個月前

在韋應物的仁懷德政之下,滁州人民寡訟,公務消閒。夏夜之時,月暗竹亭,流螢拂席,韋應物或秉燭夜讀,或遣興夜遊。許多浸潤著水光草香的詩句,像山澗之水突湧而出,流布四方。

閒暇之時,韋應物也在駐軍裡安排些文體活動,“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一千二百多年前,韋應物的滁州就開始了足球的遊戲。同時,詩人還領著一幫人在琅琊山的樹林裡,撲打吆喝趕跑老虎,然後席地而坐喝起小酒,瀟灑愜意自不必說。

韋應物寫下名篇《滁州西澗》的那一年秋天,他的大女兒出嫁,詩人為此寫下了感人至深的《送楊氏女》。

韋應物看著女兒就將成為彆人家的孩子,眼淚是唰唰的往下流。

“幼為長所育,兩彆泣不休”。妻子早逝,長女如母,韋應物的小女兒就是由大女兒一手帶大的。此時,女兒遠嫁,作為父親不免傷感不舍。

但是他也沒得選擇,隻得強忍悲痛,叮囑道:“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他讓女兒遵守婦道,相夫教子,不過是希望女兒幸福。

可是當女兒真的走出家門,當他回家看到空蕩蕩的屋子,韋應物又忍不住流淚,尤其是看見自己的小女兒。“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零淚緣纓流。”

兩人抱頭痛哭。對於小女兒來說,這個姐姐更像是母親;對於韋應物來說,一旦小女兒長大也要出嫁,那麼這世界就剩他一個人了。

偌大的世界,如果沒有親人,我們拿什麼抵禦寂寞與悲傷?!

韋應物給自己女兒選的夫婿當然是一流的人物。據記載,韋應物的女婿楊淩出身豪門,但卻敏而好學,為時人所重。後世柳宗元曾經誇讚道:“少以篇什著聲於時,其炳耀尤異之詞,諷誦於文人,盈滿於江湖,達於京師”。後來楊淩的兒子楊敬之更位居三品。

這門親事,無論怎麼說,韋應物都可以心安理得了。

作為父親,能為女兒做的,韋應物都做了。為人父母者,古今皆同。

隨後不久,韋應物去揚州述職,冬,罷刺史之職。這一年,他五十歲。

他搬離官署,在城外的西澗之濱築舍而居,生活陷入困頓,想回長安老家,卻苦於沒有川資。

“身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