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彆夢得》是柳宗元贈給劉禹錫三首詩中的一首: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這首詩寫臨岐敘彆,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麵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鬱結。
“二十年來萬事同”,概括了柳宗元與劉禹錫共同經曆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人在貞元九年(793年)同時進士及第,踏上仕途,已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他們在永貞改革的**舞台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後來風雲變幻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十年以後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
柳宗元慨歎的不僅是他們個人處境相同,還有朝廷各種弊政的複舊。
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儘悠悠。”
他們早年的**革新白白付之東流,今朝臨岐執手,倏忽之間又將各自東西,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
由於是再度遭貶,柳宗元似乎已經預感到這次分彆很難再有重逢的機會,便強忍悲痛,掩藏了這種隱約的不祥預感,而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如果有一**帝開恩,準許他們歸田隱居,那麼他們一定要卜舍為鄰,白發相守,度過晚年。
這兩句粗看語意平淡,似與一般歌詠歸隱的詩歌相同。接著,柳宗元在《三贈劉員外》中又一次問劉禹錫:“今日臨岐彆,何年待汝歸?”,聯係起來看,柳宗元與劉禹錫相約歸田為鄰的願望中,深蘊著難舍難分的彆愁離恨和生死與共的深情厚誼。
元和十年(815年)秋,柳宗元到達柳州,登上柳州城樓,麵對滿目異鄉風物,不禁百感交集,寫下一首七律《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寄與際遇相同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柳州這個名字早在貞觀八年(634年)便已命名。命名的來源,是因為柳州(柳江)的方位而言。中國二十八星宿中,南方(朱雀)七大星宿中,柳宿是其中之一。柳州得名,便是此地“正當柳宿”之義。柳州還稱為龍城,便是因為其西部環江水係古稱龍江而得名。
天上東西南北一共二十八星宿,南方也就七座。而能給柳州一座(柳宿),可見柳州的位置在古代就很重要很重要。
柳宗元再貶柳州時,他的從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隨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後不久就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三歲,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