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覺得用葫蘆絲來表現沙漠的悠遠很不錯,反正這個你也會,明天我們去唐人街找一找,看看能不能買到葫蘆絲。”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就沒有隻會一種樂器的道理,郭燕在大學的時候也練過葫蘆絲,沈隆第一個抄襲的作品選了《絲綢之路》也有這個原因,要是郭燕沒有用武之地,她心裡肯定會有疙瘩。
沈隆走過了這麼多世界,撩了這麼多妹子,怎麼會連這種程度的問題都想不到,他肯定是不會犯下這種低級錯誤的。
“用葫蘆絲的確不錯,今天是來不及了,我先用小提琴試一試吧,熟悉熟悉曲子。”這下郭燕也不為收入下降而惆悵了,重新拿起小提琴對著曲譜開始了演練,沈隆也扶起了大提琴,格林威治村裡,響起了大小提琴二重奏版本的《絲綢之路》……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去了唐人街,在阿春的湘院樓吃了早餐,順便從阿春那兒打聽清楚了那兒有中國民樂樂器店,然後徑直前往購買。
“葫蘆絲啊?你們算是來對了,要是買琵琶、二胡、洞簫這些,你們在其他樂器店或許還能找到,葫蘆絲的話估計就我這兒有了,說實話,我這的葫蘆絲也不是打算拿來賣的,我原本就是雲南人,我做了幾個自己玩的,難得遇到喜歡這個的人,乾脆送你們好了。”店主是建國前從雲南出國的老華人。
郭燕和沈隆客套一番後,收下了葫蘆絲,郭燕試了試音,吹了一首《月光下的鳳尾竹》作為感謝。
當樂曲清幽飄起的時候,仿佛把店主帶到了瑞麗江邊翠綠欲滴的鳳尾竹林,看到了那個他心儀已久、穿著筒裙的姑娘,她在碧波瑩瑩的麗江邊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來;竹林中傳來了陣陣葫蘆絲聲,淡淡悠揚;美麗的姑娘輕倚在鳳尾竹旁,清澈的雙眸中流露出期待的目光……
一曲結束,不知不覺店主已經淚流滿麵了,“.…..實在是不好意思,你的曲子讓我想起了我年輕時候在家鄉的一些事。”
“明白,這就是所謂的鄉愁吧!說實在的,我倆雖然才出國幾個月,都還會經常想念國內,想念全聚德的烤鴨,想念稻香村的糕點,更何況老爺子你出來這麼多年了呢!”沈隆很是理解,“我想您恐怕也懷念宣威火腿、竹筒飯和汽鍋**?”
“想啊,怎麼能不想?除了宣威火腿,在紐約其實也不是沒吃過這些,但總覺得少了點東西,吃不出來那種味兒!”老爺子又抹了一把眼淚,“哎,我年紀都這麼大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吃到啊。”
“其實現在國內也慢慢開始開放了,回國雖然麻煩點,但也不是多困難,您要是想,就回去看看,等到了昆明,到了瑞麗,絕對可以嘗到當年的味道。”沈隆勸道,哎,他能現在回去,我倆估計還得一段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