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親事近了(一更)(2 / 2)

所謂世家,那至少都是三代底蘊,還得好好經營,要不然,連個後起之秀都不算。

那時他們一家回京不久,沒多少人知道他們,也就靠著在北地的時候認識了陸非離有了些交情,才能光明正大登安國公府的大門。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季菀剛得了天子親口禦封,二品縣主,還將生產縫紉機的重任交給了她。京城裡那些世家貴族們自然會聞風而動,早偷偷的去打聽這位據說周家旁係外嫁所出的長女了。

最多不出三天,太師府絕對會收到來自各府夫人閨秀們的拜帖。

要知道,天子所賜,那可是無尚榮耀。便是知道周氏真正的身份,那些世家夫人們,也會緘口不語。

縱然季菀的確有功,但一個平民出身的小姑娘,也不至於一躍成為縣主的地步。皇上如此施恩是為什麼?還不是看在周太師,看在整個周家的麵上,當然也是要洗刷周氏的汙點。

明德帝都做得如此明顯了,連皇後都沒說什麼,那些高門貴族們,哪還會不知死活的去提當年舊事?

沒了這重顧慮,世家們隨之想到的,便是要攀親了。

季家是小門戶,可周家是高門啊。老太師素來心高氣傲,兒女結親門第次要品行首要。所以想和周家結親,其實不那麼容易。而且周家這一代,還沒有適齡嫁娶的子女。

季菀今年十四,剛好到了說親的年齡。

她非周家嫡係,隻是表親,卻又有縣主的身份在,娶進門還能和周家攀上親戚,自然便是許多氏族結親的對象了。

恰好安國公府夫人,便是其中一個。

周氏攜子女回京前,她就收到了兒子的書信。周氏回京的第二天登門道謝,她一麵含笑接待,目光卻是落在季菀身上,不住打量。

兒子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性子什麼樣她還不知道嗎?

若非對這小姑娘有幾分心思,何須特意在信中特意提起?更何況…安國公夫人想起兩年前除夕,長子曾問過她關於周氏被逐一事。言語中對周氏的長女,也多有讚譽。

收到長子的來信後,她立即就給丈夫寫了信。得知長子在北地對周家格外關照,還曾救過小姑娘的命。連人家搬家開店,他都親自去了。

安國公夫人立即就明白了。

長子八成對人家姑娘起了心思。

安國公府是武將世家,門第觀念不如那些文官清流重。安國公府的幾個夫人雖都是名門,卻也算不得多顯赫。陸非離這一代,頭上有兩個堂兄,才定親不久,也都不是豪門貴族。就連陸非離的嫡親長姐,雖說嫁得也是侯門,卻非顯貴。

安國公夫人之前給長子挑的兒媳婦人選,都不是頂級世家出身。她看重的,還是對方的品行。

當然,門第太低也不行。

如果季菀隻是個農家姑娘,她也不會考慮。

長子日後是要繼承安國公府的,是未來的安國公,他的妻子會是整個公府的當家主人,將來要和各大世家夫人打交道。如果出身眼界太低,也會讓整個陸家蒙羞。

可現在不同了。

一來有周家給季菀做後盾,二來她自己身份也高了。三來,她現在才十四,怎麼著都得明年再出嫁。這一年,足夠她出入各大府邸,增長見識。而且她第一次見季菀的時候就發現了,小姑娘雖說出身鄉野,言行舉止卻很是落落大方。想來得益於周氏平日裡的教導。

出身沒問題了,學識見底安國公夫人也滿意。兒子的眼光她也信得過,但作為母親,她還是要親自考察考察未來兒媳婦的人品。顯然,經過相處後,季菀的人品也在安國公夫人這兒得到了認可。

最重要的是,兒子喜歡這個姑娘。

所以現在安國公夫人現在看季菀的眼神,已然是在看兒媳婦。

季菀和季容被六姑娘陸非煙拉著去自己房間說話了,正廳就隻剩下了安國公夫人和周氏。

安國公夫人看著幾個小姑娘離去的背影,臉上便帶了笑容。

“煙兒平日裡最是頑劣聒噪,府裡的幾個姐妹如今都怕了她了,難得阿菀和阿容受得了她這性子。”

周氏笑道:“我家這兩個,一個比一個閒不住。哪像六姑娘,知書達理,活潑靈動,誰見了都喜歡。”

那倒是。

陸非煙雖然俏皮好動,沒她長姐半點沉穩,卻很得老太君喜歡。府裡的這些個姑娘,老太君最疼她。這不,十四歲了都還沒舍得給說親。就等著及笄後,再給她挑個合心意的。

安國公夫人說的是客氣話,在她心裡,自己女兒自然是千好萬好的。

“我看你家兩個姑娘都不錯,尤其阿菀,沉穩孝順,蕙質蘭心,又是菩薩心腸。還治好過我的頑疾呢。”安國公夫人誇起季菀來一點都不含糊,而後又似想到了什麼,裝作不經意的問:“對了,我瞧著阿菀和煙兒差不多大,說親了嗎?”

她對季菀的喜歡很明顯,周氏自然早看出來了。此時聽得這話,心裡就有了底。

既然回京了,周氏也是存了靠著周家能給兩個女兒保障的。但她並想過讓女兒嫁太高的門第,曆來高門人口複雜。周家是清貴,陸家則是勳貴。按理說,也是門當戶對。但女兒畢竟隻是周家表親,便是今時今日地位不同了,嫁進安國公府也是高攀。

但她想起在北地的時候,陸非離對長女…

她有些猶豫,話就沒說太滿,便道:“還沒呢。我們家剛回京不久,現在還住在太師府,左右都不熟悉。嫂子又忙,我也不好意思叨擾。如今聖上下了旨意,等工廠建起來後,怕是有得忙。夫人倒是提醒了我,趁這段時間,是該定下來了。”

安國公夫人心裡有了底,笑道:“那你可得好好挑,阿菀這麼好的姑娘,我瞧著就喜歡。以後你多帶她過來坐坐,也讓我家煙兒跟著她多學學,習得幾分沉穩,我這個做母親的也就放心了。”

長子估摸著中秋前能回京。

她今日跟周氏透了口風,周氏也沒一口拒絕,那至少這幾個月內,是不會考慮其他人的。等丈夫兒子回來後,她再問問長子,最好年底前就把婚事定下來。

安國公夫人心裡有了這個想法,送走周氏後,便去告訴了老太君。

老太君是將門出身,性子最是不拘小節。如今年紀大了,身體不大好,也早不管府中內務,如今最關心的,就是陸非離這個孫子的婚事。聽完兒媳婦的話,她沉思了會兒,道:“你的眼光我素來是相信的。周家是清貴門第,養出來的姑娘都不差,除了…”

她自然也想起了周氏那個心術不正的妹妹,皺皺眉頭,“罷了,都是些陳年往事,不提也罷。如今他們來了京城,住進了周家。皇上又有意提拔那姑娘,周太師肯定也是會對她精心培養的。以後嫁過來,你再多教教,想必也不是什麼問題。”

安國公夫人含笑點頭,“是。”

……

周氏將安國公夫人的話放在了心裡,自然也會重點考慮。回去後,她便單獨拉了女兒到自己跟前,問:“阿菀,你覺得,陸世子如何?”

安國公夫人對自己熱絡太過,季菀自然也感覺到了。不過她還沒往那方麵想,隻以為安國公夫人是因自己當初給的那個藥方而感激,再加上周家的麵子,陸非煙又跟她關係好,所以對她格外熱情些。如今母親這麼一問,她先是一怔,隨即就回過神來。鬼使神差的,她想起那晚陸非離受傷住在她房裡的情景,就有些不自在,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話。

周氏見她這模樣,心裡有了點底,便道:“今天安國公夫人問我你是否定親,我聽那意思,是看中你了…”

安國公夫人兩子兩女,小兒子比季珩大兩歲,今年也才七歲。長子,便是陸非離。

安國公府那也是頂級豪門世家,在此之前季菀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能跟陸非離扯上什麼關係。她想起那天晚上,她還特意腔調過,救他隻是醫者本分,不必他負責。

這才過了多久,陸非離的娘就相中了她要她做兒媳婦?

季菀此時有點懵,看著母親,道:“娘,您不是不希望我嫁太複雜的人家嗎?”

周氏歎了聲,“是,我怕你嫁得太高的門第,在外頭風光了,卻在夫家受委屈。可我瞧著,陸三郎無論出身容貌還是人品,都不錯。安國公夫人也是寬厚的性子,你若嫁過去,就是世子夫人,也不必看妯娌的眼色。有周家給你撐腰,你又有聖上禦封,應該也不會受什麼委屈。而且以後陸家肯定也是要分家的,人口就簡單多了。”

季菀這會兒已經冷靜下來了,“娘,如果世子不滿意,我嫁過去便是最大我們兩個人的委屈。”

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夫妻間若沒感情,一輩子這麼過著,也是累。

周氏則笑道:“人家陸三郎出身好,自己又有出息,京中不知多少閨秀排著號要做他的世子夫人。安國公夫人未必沒有考慮過,可為何他都十九了,還未定親?我聽安國公夫人的話頭,也是他自己沒看上。我想著,八成安國公夫人早就去信問過他的意思,要不然不會表現得那麼明顯。沒瞧見她看你的眼神兒,已經把你當兒媳婦了。”

季菀又是一呆。

陸非離看上了她?

雖然兩人在北地早已相識,但仔細算下來,見過的次數也不算多。當然,比起這個時代盲婚啞嫁,大多數成親前都沒見過麵的夫妻來說,她倆算是有基礎了…啊呸,怎麼說得好像她倆已經定親了一樣。

季菀莫名有些臉熱,心也有些亂,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安國公府那樣的門第,已經表示出了那個意思,那是看得起她。如果拒絕,那就真的是有些不識抬舉了。

陸非離…

季菀有點恍惚的想,比起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陌生人,陸非離真的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陸非離真的看上她了嗎?

她咬了咬唇,“娘,這事兒也說不得那麼肯定。安國公夫人沒直接挑明,應該還是要看世子的意思的。等他回來後再說吧,如果…如果他也同意…”

季菀低下頭,小聲道:“我也沒什麼意見。”

陸非離脾氣好,兩人又早已相識,總比跟個陌生的不知脾性的人相處來得容易。

至於陸家那幾房,也都是有自己的當家夫人,而且母親說得對。陸家以後肯定也是要分家的。陸非離的長姐和一個庶妹已經出嫁,陸非煙和她同齡,等陸非離娶妻後她也會很快出嫁。就剩下個嫡親的弟弟陸七郎,和一個十來歲的庶妹。上頭又有嫡母,跟她完全沒關係。

這麼一想,季菀便覺得,如果這門婚事能成,倒是真的不錯。

當然,她也沒那麼早就開始做世子夫人的美夢。一切還未成定局之前,都有變數。

------題外話------

這兩天樓上裝修,各種噪音,白天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碼字,就晚上好點,所以更新晚,親們多多包涵麼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