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建議死刑?中國教育史(5)(2 / 2)

PPT同步放映圖片。

老師:“那麼老師以前看了這樣的電視劇以後,就一直以為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帝辛,鳳鳴西山,是天命所歸,一直以為他們是正義的一方,是好的朝代,就是沒有剝削這樣的朝代。

後來老師學了曆史之後發現,周王朝依舊是奴隸製。

奴隸與奴隸主的關係沒有改變;

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沒有改變。

所以,依舊是一個壓迫與被壓迫的一個社會關係。

所以周文王武王建立的是老師小時候印象當中那種非常美好的那個社會嗎?”

同學們齊聲:“不是。”

裳裳:“聽說帝辛被討伐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想廢除奴隸製,結果那些貴族就倒戈到西岐那邊,然後奴隸本身意識不到這對他們來說是解放,也不聽他的了?”

時希:“我是有聽說過這種說法,但是目前好像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了這事吧?”

小玉:“如果是真的,那些奴隸怎麼想的?還沒被壓迫夠嗎?”

時希:“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思想根本就沒法發展吧,奴隸本身也意識不到自己是‘人’,西方那邊都是在1500年左右新航路開辟後才興起的人文主義思潮呢。”

————————

各朝各代的人都頓住了,達官貴族從不把黔首布衣放在眼裡,更彆說奴隸,奴隸不過是人形的牲畜罷了。

至於奴隸本身……

封建主義的那座山壓在每個人身上,動彈不得,反抗不了。

————————

老師的講解還在繼續:“所以,這個周王朝文王武王即位之後,哦也不對,他倆沒能活到即位那天。

不管他們。

每個皇帝即位之後都首先要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來采取一些措施來鞏固統治地位,對不對?

當然,周王朝這裡還沒有皇帝製度,這是後麵嬴政統一六國後出現的,這會的君主叫天子。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周天子在政治上采用了非常典型的——分封製。

分封製是什麼?

是周天子把全國所有的土地,除了王都,都劃分給了自己的手底下的這些個諸侯。

諸侯也把自己手裡,這個天子分給你的土地和人民又分給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大臣們,什麼卿啊夫的。

所以這就是典型的分封製。

而分封製在曆史上有一句非常典型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土地和人民都封給了諸侯。

那麼這些諸侯和大臣們就每年需要向周天子來進行什麼?”

“上供。”簡單,太簡單了。

老師:“是的,大家初高中曆史都學過了,這個就是典型的分封製。

當然,這個分封製的弊端會在周王室衰微的時候顯現,而且會導致國家分裂不利於統一這些同學們也都學過,不提了。”

時希:“所以我覺得離譜,扶蘇他們竟然會覺得分封製好,就因為周朝有八百年?那也不是分封製的原因吧。”

小玉:“在這裡,再次感歎秦始皇嬴政——我那迷人的老祖宗,要不說人家是千古一帝呢,能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還開創了郡縣製,中央集權製,把因為分封製而分裂的國家重新統一起來,這波屬於是在大氣層了。”

時希狠狠點頭:“可不是,因為分封製的時間太長,六國人都隻記得自己的國家,而忘記了在分封之前本就是一個國家啊。

吹爆始皇大大!大一統國家的開創者,後麵的皇帝要是丟了某個地方是要被罵的!

在王朝末年要是不想著統一,都沒有謀臣武將會追隨這種胸無大誌之人的!

盛世,有人奪皇位——亂臣賊子!

亂世,有人爭皇位——收複山河!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越來越覺得初中曆史課本上那句‘使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的含金量了。”

————————

被點名批評的扶蘇:“……”分封竟有如此之害!?阿父他一直反對分封原來是這個原因。

被狠狠誇獎的嬴政:“……”哼,朕所在的高度自然非常人所能比。

:)

……

已經成為開國之君的劉邦坐在位置上,吊兒郎當,想到當初的嬴政,“大丈夫當如是!”不過死法就算了。

漢承秦製,作為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劉徹也不得不服嬴政的遠見。

……

李世民迅速認清現實,倒一杯酒,“敬始皇之功。

不過,築長城修馳道過於疲民,非長遠之道。”

也有些人不理解:“為何後世如此推崇暴秦?”

————————

老師還在講解西周的教育,“那在西周時期,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周王朝就在政治采取了這樣的一個製度。

據說,是建立了71個諸侯國。

那麼,在農業上,周王朝實行了一個井田製。

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塊兒土地用井字形來測量出來劃分出來。

所以就有這個奴隸主和奴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