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焯兒你千萬要記住,不管什麼情況之下,都不能去做這個出頭鳥!”
“我秦藩一脈是天下第一藩封,不管到了什麼時候,在宗室藩王中都具有莫大影響力,所以焯兒你這位秦王的態度十分重要!”
“不要輕易間就做出許諾,更不要輕易間就被彆人利用,不管麵對什麼事情,你都要站在宗室藩王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隻顧著眼前的利益!”
話說到這兒,廖王妃眼眶也紅了起來。
“焯兒,祖母年齡大了,這一次不能陪你入京了,你要孤身麵對這個動蕩的局麵,萬事都要小心謹慎呐!”
聽到這話,朱惟焯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廖王妃身前嚎啕大哭。
說到底,不管在外人麵前,朱惟焯是何等少年才俊,但他終究還隻是個少年郎。
自幼朱惟焯便是廖王妃撫養長大,祖孫二人之間的感情沒什麼好說的,早已經超越了任何人。
此次朱惟焯即將孤身入京,廖王妃就算舍不得孫兒,她也身子骨也經不起這番車馬勞頓,極有可能會直接命喪途中。
廖王妃伸手撫摸著朱惟焯的腦袋,忍不住老淚縱橫。
“我們的小秦王終於長大咯!”
“那就借助這股大風,展翅高飛吧!”
翌日清晨,朱惟焯再次含淚告彆了廖王妃,懷揣著不安坐上了馬車。
廖王妃拄著拐杖走到穀大用身前,再次顫顫巍巍地一拜。
“穀大璫,焯兒在京,勞煩大璫多加關照了!”
穀大用立刻將老人家給扶了起來,做出了各種保證。
沒辦法,今早他醒了之後,房間裡麵多出了十個錦盒。
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穀大用想著朱惟焯一個半大孩子,孤身入京確實讓人心疼,多加照顧也是應有之理。
很快隊伍啟程,前往大明京師。
廖王妃目送著孫兒離去,久久不願挪動腳步。
“焯兒,這一次是福還是禍,全看伱自己的造化了。”
與此同時,江西南昌。
東廠提督丘聚看著麵前的寧王宮,心裡麵多少是有些不安的。
這股不安,源自於寧藩一脈和皇室天家的恩怨。
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為鞏固朱明王朝的統治,大封子弟,分藩就國。
按照明代的分封製,皇子封為親王,歲祿萬石。
王府置官屬,辦理各項事務,冠冕服飾,車旗邸第,僅次於皇帝。
這批明初藩王,雖“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但他們地位極為尊貴,在親王麵前,“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諸王在封地,沒有治民之責,卻有統兵之權。
各王府都配有護衛三千至近兩萬人,當地駐軍調動,還須有親王令旨。
這些明初藩王實際是皇帝監控地方軍權的代表人物,而每一個王國則成了一個軍事中心。
比如第一代寧王朱權,藩地大寧,大寧地處喜峰口外,屬古會州之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一大鎮。
朱權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此外朱權還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堪稱明初第一實權藩王。
然而靖難之役中,朱權被太宗皇帝朱棣裹挾起兵,麾下大軍儘入燕軍,大寧成了一座空城。
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太宗皇帝草擬檄文,太宗皇帝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結果太宗皇帝事後自然不可能兌現承諾,非但沒有與朱權平分天下,反而是因為遷都北京,所以把朱權原來的封地大寧賜給了朵顏三衛,將寧王改封至江西南昌。
這就是皇室天家與寧藩一係的第一筆恩怨。
然後到了天順統治時期,在位的寧王牽連進一樁謀反案以後,被褫奪了維持王府護衛的權利,而且後來再也沒有恢複。
這就是第二筆恩怨了。
寧藩一係和皇室天家的恩怨,說起來也不算什麼,畢竟明眼人都知道,大明王朝這些藩王經過太宗文皇帝削藩之後,早已經成了混吃等死的廢物。
但是當代寧王朱宸濠卻偏偏不是個安分的主兒,一直在暗中勾結朝臣豢養死士,這是打算謀反的節奏啊!
而且前不久劉瑾當朝的時候,這朱宸濠派了他府裡的一個太監帶著給劉瑾的巨額私禮到京師。
太監想辦法轉送了禮物,轉達了寧王希望有衛隊,並有維持給他恢複了的衛隊的收入的要求,劉瑾這閹人同意了,儘管兵部反對,寧王的衛隊還是恢複了。
所以丘聚現在很慌,他是真害怕朱宸濠這種狼子野心之輩,會直接動手殺人啊!
好在表麵上的寧王朱宸濠還是一日既往,跪倒在地上香案後麵恭敬接旨。
等到宴會結束,朱宸濠立刻就召集了自己的心腹於密室之中,然後止不住地猖狂大笑。
“哈哈哈……”
“真是天助我也!”
“皇帝竟然要引宗室入朝重新掌權!”
朱宸濠自然有理由高興,他也有資格高興!
隻要皇帝解除了宗藩禁令,那他朱宸濠就有大量機會去培植黨羽,直至徹底掀翻現在的正德朝廷!
心腹劉養正卻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沉聲道:“王爺,這確實是一個重新掌權的機會,但是一旦王爺前往京師,那對我們的大業而言就會存在隱患。”
那可是大明京師!
真正的天子腳下!
朱宸濠若是去了京師,不是等同於自投羅網嗎?
真以為那些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的番子是吃乾飯的嗎?
在京師裡麵密謀叛亂,而且還是京軍戰兵兵力驚人的情況之下,彆說他們這點護衛了,就算再翻上一倍,也會被京軍戰兵血腥鎮壓!
那位大明中山侯,可不是什麼簡單人物啊!
朱宸濠也忍不住眉頭一皺,這倒是一個天大麻煩。
他若真是去了京師,那這南昌基業該怎麼辦?
再者中山侯統帥的京軍戰兵,就是一道邁不過去的難關!
任何人膽敢在京師作亂,下場就隻有一個死字!
另外一名心腹謀士王綸開口道:“其實我們不必憂心此事,因為這不太可能發生。”
“陛下如今隻是召集諸王入京召開宗室大會,就算陛下真想引藩王宗室入朝,這個人選大概率不會落到王爺身上!”
“此外,就算退一萬步來說,王爺當真被選中了留在朝堂,那也是利大於弊,可以助我等拉攏朝臣培植黨羽,至於南昌這邊可以把世子留下配合策應起事!”
頓了頓,王綸提出了最關鍵的一點。
“關鍵在於,中山侯執掌的京軍戰兵!”
“若是王爺可以將這位中山侯拉攏到我們麾下,那……大業成矣!”
眾人聽到這話,都是神情為之一振!
若是中山侯能夠加入進來,那可真是天大喜事啊!
朱宸濠點了點頭,對這些謀士的計策頗為滿意。
緊接著他們又商議了良久,敲定了很多細節。
翌日清晨,朱宸濠帶著心腹謀士劉養正,以及幾十車的金銀珠寶,正式踏上了入京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