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利己利眾生利天下玄源的平凡本性(300月票加更)(1 / 2)

其實在玄源總結完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關鍵字的時候,他對於自己的行事原則也有了一定的猜測。

雖然未必是最終觀點,可確實已經有些許眉目了。

因為玄源的一切行事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原因。

而這個原因的來源,大多也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權衡而決定的。

至於權衡的依據,總歸是逃不過一個“利”字。

當然了,這個“利”並非是狹義上的利益。

而是更為廣義上的“利”。

這樣的“利”,是超脫於現實之上的存在,取決於修士覺得自己獲得了更多。

這樣的收獲可以是實際的利益,現實的利益。

也可以是無形的“利”。

愛情、家人、功名、榮譽、信仰……

歸根到底,也可以說是能夠讓人心安的存在,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存在。

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利”,是一切生靈都會存在的,也是一切生靈都需要麵對和權衡的東西。

所以,“利”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不過,單純的“利”或許是生靈的追求,也是玄源的追求。

可是一個“利”字顯然無法完全道出玄源的行事原則,也無法成為玄源思緒體係的核心。

事實上,比起“利”來說,如何辨彆“利”,如何劃分“利”的優先級,才是玄源行事的核心所在。

每個人的選擇的標準不同,所以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他們的“利”是不同的。

玄源的思想體係,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生靈的選擇都囊括其中。

這樣的思想體係並不是玄源的思想體係。

所以,玄源的思想體係,當然是玄源自己的選擇標準。

也就是玄源內心深處判斷這利弊的優先級。

說實話,一個人擁有無數的品質,想要讓個人將自己的所有品質分出個先後,注定是一件艱難的選擇。

玄源當然也不例外。

好在所謂的選擇,並非是要玄源把所有的選項都一一排序。

而是選出其中的一個最高優先級的存在。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再選出幾個次優先級的存在。

這樣一來,思想體係才會更加完整。

所有說,玄源的思想體係的核心,就是玄源認為的一切“利”之中,排出相應的優先級。

玄源的終極目標,一直都是自己的大道修行。

那能夠說明大道修行就是玄源心中優先級最高的“利”嗎?

顯然並不準確,在求道的過程之中,玄源當然也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一些違背他原則的事情他並不會去做。

這就顯得有些矛盾,既然是最高追求,終極目標,那怎麼會不是他心中優先級最高的“利”?

其實這並不意外。

因為大道修行這種實際性的“利”,往往都會被無形的“利”約束。

追求和目標都是有形的,有形的“利”當然不會是玄源思緒體係的核心。

能夠約束終極目標的、無形的“利”,或許才是真的思想體係核心的顯化。

而同樣的,能夠約束終極目標的“利”,也就是玄源之前總結歸納出來的關鍵字,他們對於終極目標的約束也並非是獨立的,而是一種綜合的衡量。

“好奇心”、“善”、“穩”、“爭”、“智慧”、“勇氣”、“自信”、“逐利”、“毅力”。

這些關鍵

字所代表的品質都是玄源自身品質,都離不開玄源的本性。

也就是說,正是玄源的本性在作為無形的“利”,約束著玄源達到終極目標。

很顯然,這樣的約束不僅僅是約束,也是另一種層麵上的促進。

或許條條大路通羅馬,玄源有無數種方式和途徑可以追求自己的大道。

可玄源本性所代表的無形的“利”,其實不止是給玄源追求大道劃定一個方向這樣單純的約束。

這些無形的“利”同樣在劃定方向的時候,幫助玄源修了一條能夠通往大道的路。

所以路的存在,對於走路的人來說,固然限製了行進的方向,可同樣給走路的人帶來了無窮的便利。

而玄源的本性有無數細分的種類和差異,他們共同組成了所謂的路。

在麵對不同的問題之時,這些不同的本性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占據不同的分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玄源沒有辦法直接給這些本性,也就是無形的“利”,在沒有遇到實際問題之前劃分所謂的優先級。

這看似又否定了玄源之前的猜測。

其實不然,雖然無法劃分這些無形的“利”的優先級,可是玄源可以推出自己在遇到具體問題之時,劃分優先級的規則。

如果籠統的來說的話,玄源的一切做法當然是按照自己的內心,是從心所欲的。

不過這並非是所謂的思想體係,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體係都是從心所欲的。

你的任何舉動,哪怕覺得是在約束自己的舉動,都是一種從心所欲,因為約束本身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思想體係不是從心出發的話,那又如何能夠作為一種自己追求的思想體係?

所以說,從心所欲不難,難的是後麵那句不逾矩。

是的,單純的從心所欲沒有任何意義,在從心所欲的同時不逾矩才是核心所在。

劃分優先級的原則,玄源當然也是從心所欲。

而這種從心所欲,對於玄源來說,不過是“公”和“私”之間的權衡罷了。

這兩者並非是單獨存在的,而是混合存在的。

有時候“公”占多一點,有六成,“私”占少一點,有四成。

有時候則是反過來,“私”占六成,“公”占四成。

當然了,還有其他無數種的劃分方式。

麵對一切問題之時,“公”和“私”所占的比例都不會相同。

所以,劃分優先級的規則,就是劃分“公”和“私”的規則。

而對於玄源來說,他雖然有慈悲之心,也胸懷天下,可總歸來說,他並非是聖母,也有自己的私心。

如果自己的行動大概率對自己造成很大的不利的話,那玄源肯定不會去做。

犧牲自己,成就他人。

或許在玄源前世會在某種特殊的場合之下這樣做,這也是他在前世耳聞目染之下,從整體環境之中得到的一種思想教育,並且樂於接受它的存在。

可重生洪荒世界,前世重重或許對他還有所影響,可已經無法成為他現在思想的核心,更不用說限製他本身。

到了現在,能夠限製玄源的,隻有他自己,是他自己內心的真實道德觀在限製他。

既然重生一世,玄源踏上了修行之路,他的終極目標始終是追求大道。

在這一點上,他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穀嬺

他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儘可能的不傷害無辜,儘可能的遵循自己內心的道德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