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1 / 2)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由傅友德率領的明軍主力部隊趁大霧一路疾行,打了個以為長途奔襲而來的明軍會整頓休息的梁王部隊一個措手不及。

梁王所派防禦大將達裡麻率元軍十萬精兵並三萬土族士兵,本是以逸待勞,加上有防守之利, 本不至於潰散得那麼快, 然而這支駐紮在雲南的元兵部隊早就不是百餘年前叱吒大半個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了。

他們的兵甲銳利如初, 但意誌力和戰鬥意識卻早就被奢靡舒適的貴族生活腐朽了, 更不必提武人的體魄和膽氣。

因此, 當他們在濃霧稍霽時見到突然出現並且已經在做渡江準備的明軍時簡直嚇破了膽。

慌亂之下, 元軍立刻調集所有兵力據守白石江南岸,試圖阻止明軍渡江, 不想明軍的目的並非渡江, 借著大霧的掩護,副將沐英早已帶著一隊擅遊水的奇兵攜工具自下遊越過白石江繞行至元軍後側。

待到元軍生亂之時,這支不過二十人的小隊在元軍背後大聲鼓噪, 人人搖旗晃樹, 吹號擊鼓, 掀起灰塵做出大軍在後, 元軍已被圍攻的跡象。

這樣的把戲若是對上軍紀嚴明的部隊幾乎不會起效,但對於元軍來說卻足夠了, 三萬來湊數的土族部隊見勢不妙立刻就逃, 他們的情緒帶動了元軍正規軍,很快, 慌亂的十萬元軍亂了陣亂,自再無力阻擋明軍過河。

狹路相逢勇者勝,一方氣勢如虹,一方兵荒馬亂, 戰爭還沒開始,天平就已傾斜。

此戰,除卻被俘虜的2萬餘人,梁王軍隊幾乎被全殲,大明以絕對強勢的姿態占領昆明的東南咽喉之地——曲靖。

周圍的土族聞風而降,並且送上米糧馬匹表達自己的忠誠,大明遂投桃報李,以將俘虜就地放歸的行為以示友好。

十二月十八日,傅友德軍兵分兩路,由藍玉、沐英兩位征南副將軍帶兵西進,劍指昆明,傅友德則領兵北上,與南下的郭英所率奇兵南北夾擊,三日後烏撒克。

自此,昆明以東元軍據點全部失守,元梁王獲悉曲靖、烏撒雙雙失守,攜家眷西逃,過滇池退無可退,將妻子推入滇池後隨即舉刀自刎,與左丞相及心腹官員以死謝國。

五日後,藍玉、沐英率軍逼近昆明,元右丞相攜眾臣子與梁王金印出昆明城外三十裡向明軍投降。

十二月二十四日,大軍實際占領昆明。

自九月初一大軍出征至殘元勢力投降,不過三月。

大明征南軍在昆明過了一個人生中最暖和的新年後,沒有停下他們一路西行的腳步。

雲南盤踞著三股勢力,一股是已經被消滅的殘元勢力,一股是自秦漢起至今一直存在的本地土族,還有一股便是大理國後裔段氏。

段氏總管段明見明軍攻破昆明後對大理虎視眈眈後便遞交了書信,提議自己願意像前朝一樣向大明稱臣,成為大明的藩屬國,被拒後氣怒交加,加上此時天氣轉暖,大理境內百花盛開一派春色。

許是仰仗著天時漸漸偏向於自己,想著這漸漸變暖的氣候和重新茂密起來的叢林以及開始形成的瘴氣能夠讓明軍和他們的老前輩“紅巾軍”一樣無功而返,這位第十二代大理總管怒下戰書,言辭間頗有仗著大理氣候環境之變睥睨天下的意思。

甚至連寧作中原鬼,莫作邊地魂的警告都說了出來,此猖獗之語自是激怒了征南大軍。

不過想來想去大家都覺得這世上應當不會有人這麼想不開,會不會是計謀?

因為這個考量,明軍按捺住了情緒,派出斥候好生收集了一番信息,這才在二月拔營。

二十三天後,大理城破。

不過這一切段明並未看到,在發出挑釁的文書後沒過多久,他便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由於兩個孩子年歲尚小,如今的大理由他的叔父段世代為管理。

和兄長不同,段世算是個主和派,但是曆史沒有給他更多的發揮時間。

梁王家屬三百一十八人和段世以及段明的兩個兒子以戰敗者家屬的身份先後被送去了南京等候朱元璋發落,留在雲南的明軍也沒有閒著,他們需要抓緊時間整理和考察當地情況。

元政府的管理手段過於粗放,即便是其首府所在的昆明內部事務也是一塌糊塗,官官相護已經是輕的了,豪強霸占、皇親攬權,也是尋常,就連一個普通鄉縣都能出三四夥勢力,甚至還有勾結土族、勾結外國等等等等。

就單昆明這麼一畝三分地的田契戶籍都亂七八糟,不必提全省了。

傅友德此前將梁王勢力全數拔出送到南京也有這個因素,梁王的家眷如同茂盛的水草一般遮在滇池之上,不將他們清除,水下是魚龍混雜還是蛇鼠一窩看都看不清楚。

至於這麼幾百口人一起送去南京,當皇帝的會不會頭疼……咳,那和老傅有什麼關係。

老傅從沒有像現在這樣那麼頭大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