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師生爭論(2 / 2)

朱厚照反問道。

“太祖定下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既如此,剝皮揎草又如何?”

“太宗時候,亦有對太祖所定之製進行更改。可見太祖亦有疏漏之處。”

“朕觀太祖實錄,深覺太祖性格豪邁,乃知錯就改之人。便是太祖如今在世,知良賤分籍已不適用於當今皇明,定然會加以修正。”

“還是楊先生以為,太祖會將錯就錯,以君王權威,迫使天下人指鹿為馬?”

楊廷和自繡墩上顫巍巍起身跪下。

“臣,不敢作如此想。”

朱厚照歎了一聲。

“楊先生,你覺得良賤分籍,是為了什麼?”

“乃是太祖為萬民各司其職,使得天下安定所為。”

“好一個各司其職!”

朱厚照身體微微前傾,看向楊廷和的目光,含了幾分痛意。

“那朕問你。所謂各司其職,可是皇明百姓,當做有用之人,不使人心生憊懶之意?”

“正是。”

“那為何良籍能科考,賤籍卻不能?楊先生彆著急,先聽朕說完。朕知道,賤籍中有獲罪之人,是以剝奪其諸多權利。”

“那大可在良賤二籍之外,再添一罪籍。何以世世代代,都將人困在其中呢?”

“隻是為了各司其職,那賤籍為何不能與良籍一樣,經商、耕作、為士?”

“朕以為,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很不妥。皇明已經不需要這樣的戶籍製度了。”

“當時楊先生勸皇太後,不能將懿旨改為聖旨時,不也說過‘世代不同,法度亦異’之言嗎?”

“再者,朕也並沒有將所有賤籍都改為良籍。隻是作為有功者的擢升封賞罷了。”

“朝議上,朕不是也說了,非功不得改嗎?楊先生何以對此阻攔?”

楊廷和第一次覺得,天子有些陌生起來。

他壓著心中升騰的火氣,整個人都有些顫抖。

“若說改賤為良,是利民之舉。那陛下,為何要放開藩禁?難道朝廷對宗室,做的還不夠好嗎?”

“每歲朝廷都要花費大量的錢糧,用於地方宗室。這難道還不夠嗎?”

“為何還要放開藩禁?難道陛下忘了,宸濠之亂嗎?”

“陛下可是想要削藩?可削藩談何容易?!太宗為何以藩王之身榮登大寶,難道陛下忘了嗎?”

朱厚照從桌前起身,行至桌前,緩緩走向楊廷和。

“沒錯,朕是想要削藩。不僅要削藩,還要將勳貴如今手中的特權,全都收回來。”

“陛下何以做出此等魯莽之舉?難道陛下真的不怕嗎?天下承平日久,可民間每歲大小叛亂不斷。其中潛藏多少危機,足以傾覆皇明!陛下,削藩一事,深思啊!”

楊廷和跪在朱厚照的麵前,苦苦哀求。

“楊先生,朕看過曆年戶部呈報,算過宗室每年花銷。朝廷已經快要養不起他們了。”

“難道楊先生不知,地方拖欠宗祿數額,亦不小嗎?”

“除了新晉藩王,幾千人的宗室中,有幾人是真正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朕不過是想,給那些破落宗室一條生路。難道楊先生,連這都認為是錯的嗎?”

“乃至削藩一事,朕也知道不能操之過急。先一步步來就是。朕做不到的,王弟能做到。王弟做不到的,他的子嗣也能做到。”

這是朱厚照第一次,正式對外宣稱,朱厚熜將是繼承大統之人。

楊廷和頗感不解,為何天子寧願選興府世子,也不願從宗室裡擇幼子過繼?

但不等楊廷和問出疑惑,朱厚照卻直接捅開了窗戶紙。

“不過比起這些。朕更想知道,楊先生是從何處,知道朕要削藩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