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賁挑釁似地看著林鱗遊:“那咱就瞧好了吧!”
林鱗遊:“大哥你這麼有信心,你是準備做什麼菜,不會是老漢吃席……不對,滿……”轉念一想,呸!建奴都還未入關呢!這話一出,可就大逆不道了。
“什麼老漢吃席,我還老漢推……你管我做什麼菜。”張賁說,“來,咱寫個鬮子,抓鬮決定做菜的順序啊!要是缺啥,咱就去買。”
抓鬮結果出來了,越容排在了第一位。
“容兒,你做啥菜呢?”林鱗遊笑嘻嘻地湊過去問。
“容兒?”林瓏蹙眉嘟嘴,用淩厲的眼神質詢大哥,大哥卻鳥都沒鳥她,一門心思隻在他的容兒身上。
“我準備做個蛋餃,還有胖頭魚。”看來越容是早就想好了呀!
比鄰京城的蘇杭一代,年夜飯中蛋餃不可或缺,象征著“金銀元寶”。是以鮮蝦、豬肉或牛羊肉為餡料,用蛋皮包製而成的一種美食。
越容正是蘇州府下轄的某縣人氏,自然要做自己家鄉的特色菜。通常拿手菜,也都是家鄉菜。
“我給你生火!”林鱗遊可積極了,用叉子趕出灶膛中睡覺的狸貓,生起火來。
做蛋餃的關鍵在於蛋皮,攤製蛋皮的難度不是很高,但是需要技巧。隻見越容伸手探了探鐵鍋的溫度,感覺差不多了,便將攪好的蛋液倒入鍋中,“刺啦”一聲,立時一股蛋香充盈在了每個人的鼻間。
“林總旗,火不能太旺,這就可以了。”越容說,“我還需要陷,你幫我剁餡吧!”
“好嘞……陷,大哥不是剁了這許多麼?”林鱗遊從灶膛前的條凳上抬起屁股。
“你再幫我剁些蝦餡,多謝。”越容說。
“得嘞!沒問題。”林鱗遊笑道,看來這丫頭,是想拿第一呢!“容兒,你要做得好,我也給你包個大紅包。”
“趕緊剁餡去吧!哪這麼多廢話。”張賁實在瞧不慣林鱗遊這幅諂媚模樣,一個掃腿掃向他的膝彎。
技巧是學不會的,唯有熟,才能生巧。看來這蛋餃越容做過很多回了,也看來,她本來的家庭並不貧窮,至少平時也能吃上幾回雞蛋。
不一時,一張寬大的厚薄適中的大蛋餅攤成了……
因為要包蛋餃,胖頭魚就留在後麵再做了。
接下來林瓏做了道肉炒筍絲和醬爆落蘇(茄子)。
肉炒筍絲不叫肉炒筍絲,要叫“絲絲齊齊”,蘊含事事遂意、樣樣齊備之意;而落蘇也是素菜裡必備的,尤其是江南吳地,因吳音裡“落”與“樂”諧音。朱元璋當年稱王之時,國名為“吳”,想必也是以吳人自居的。所以京城明人的餐桌上,落蘇的地位向來很高。
餘妙蘭包好了餃子,還往裡塞了一枚製錢,接著手忙腳亂煮了一鍋湯——菠菜蛋花湯。做菜她不會,煮湯還是在行的,不就是把所有的材料按順序加入水中麼?
不過,不管會不會做菜,做得好不好吃,大家都不會笑話。
任苒先做了一道燥子蛤蜊,看著挺有賣相。
楊放做的,是一道“葵花斬肉”,也就是獅子頭。
“三弟你是個狠人哪!敢挑戰這道菜。”張賁說。
“大哥,彆笑話彆人,至少三弟有這個勇氣。”林鱗遊說,“下一個你做了,你做啥呢?”
“急啥?你又準備做啥呢?”張賁反問。
“有這麼多菜了,我想,我就不做了吧!不會呀!”林鱗遊說,“我認輸。”
“大過年的豈可認輸?”張賁堅決反對,“必須整一個!”
林鱗遊:“不會呀!”
張賁:“林總旗,你也不想在容兒姑娘麵前失了麵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