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對那份無法忘卻過去的釋然(1 / 2)

第二樂章,稍慢的柔板。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緩緩移動。

弦樂部分以及木管聲緩緩響起,一點一點地放大。

音樂之中的情緒,也在這樣極為細微的變化中,被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的眾人勾起。

情緒在醞釀。

柔美的音色在樂團眾人身邊回旋。

第一樂章之中的悲傷以及痛苦的往事,在這一刻成為了風。

在舞台下眾人的身邊縈繞。

在這輕柔的悲風中。

陳秋的視線與邊上的傅調接觸。

傅調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將他的手指抬起,緩慢地落在鋼琴之上。

嗡……

音樂的線條從傅調的手中緩緩浮現。

伴隨著樂團的音色一起,在空氣之中升騰而起。

安靜,柔美。

整個樂團似乎都在聽著傅調的演奏,被傅調的詮釋所吸引。

直到陳秋手中的指揮棒向著遠處略微一點。

不遠處的長笛首席,將他手中的長笛拿起,口中的氣息送入。

嗡……

夜色自天空之中垂下,月光鋪滿人間。

長笛溫和的音色與鋼琴纏綿。

兩者就這麼極為安靜地,一點一點地在月光下行走。

之前的悲傷,痛苦,在此刻全部都化為了月色下的陰影,在兩人的身後,一點一點地消散。

撥雲見月。

清澈的月光將一切的負麵情緒洗淨,晾曬。

人間在此刻,似乎隻剩下了美好。

音樂廳內一片安靜。

所有人都這麼安安靜靜地聽著傅調的鋼琴,以及樂團極為輕柔的伴奏。

聽著兩者的融合。

不願意發出任何一絲絲的聲音。

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呼吸都在控製。

生怕自己的呼吸會吵到舞台上的那份美好。

真的太漂亮了。

明明頭頂的燈光是那麼的璀璨,但是卻不知為何,在眾人的視線之下。

這頭頂的燈光就如同月光一般,將那纏綿的月色披在傅調以及樂團眾人的身上。

如此柔美的音色,你甚至很難相信這樣的音樂是從戰鬥民族的作曲家身上傳來的。

或許是鐵漢柔情。

傅調以及長笛兩人所共同詮釋出來的這份柔情,足以柔化鋼鐵。

剛剛進入音樂廳的中村白,站在原地,甚至有些不敢坐下。

生怕自己衣服摩擦的聲音,將這份安靜的美感給擊碎。

她就如同水中明月。

即便隻是水下遊魚所搖晃的尾翼,也有可能將那份美好徹底銷毀。

因此,他隻能站在原地。

以自己最為崇高的敬意,去聆聽著耳邊傳來的音樂。

不僅僅是給鋼琴的傅調,同樣是給陳秋的和聲交響樂團。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話去描述,才能描述自己此時此刻所聽到的音樂。

他甚至感覺自己現在好像已經不在音樂廳內。

而在湖邊。

湖邊吹著的細微晚風。

平靜湖水上的月色。

耳邊傳來若有若無的人聲。

一切的一切,都是顯得那麼祥和,那麼的柔美。

正如同東瀛人骨子裡所刻著的那份物哀的情緒。

他似乎也從自己麵前的音樂中,聽出了那份難以言喻的物哀。

似乎看透一切,又似乎什麼都沒有看透。

對於過去所受到的打擊,好像早已將其放下,不會再有任何的念想,準備走入新世界的同時……

似乎卻又完全沒有從過去的打擊中走出。

他所往前走的每一步路,都蘊含著過去的悲痛。

他已經徹底沉浸入傅調以及和聲交響樂團所營造的音樂之中。

他對和聲交響樂團之中的一切充斥了好奇。

傅調他還算有些了解,在傅調拿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後,東瀛這邊的電視台便製作了一款有關傅調的紀錄片,記錄了傅調在賽前的經曆。

整個東瀛的人幾乎都知道,傅調家裡的條件非常一般,他能獲得現如今的這個成績,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他破釜沉舟才換來的。

所以傅調能夠演奏出這種將悲傷痛苦放在身後,邁步向前走去的感覺,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和聲交響樂團……

他們究竟經曆了什麼?

他們為什麼能演奏出這樣的感覺來?

如此純粹的悲傷,如此純粹的溫和。

這一支樂團如果沒有過很痛苦的過去的話,他們絕對是演奏不出來的。

可是……

這樣一支這麼強大的樂團?

他們怎麼可能會有如此痛苦的過去?

中村白對此一無所知。

這一支樂團相比較其他的頂級的交響樂團而言,可能實力上還有很多的差距。

甚至詮釋上也同樣有著很大的差距。

畢竟說到底這一支樂團裡真正的頂級職業者大概就傅調一人。

可是!

正如同和聲交響樂團第一次演奏的波萊羅所表現出來的【和聲】。

第二次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所展現出來的【青春】。

他們第三次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所展現出來的【失敗的過去】,也同樣是很多頂級交響樂團所沒有的。

那些頂級交響樂團所演奏的悲傷悲痛,更多的是其他的感覺。

他們雖然能演奏失敗,可是說到底,他們從來沒有經曆過失敗。

他們從一開始,基本上就是各個地方的天子驕子。

比如說柏林愛樂裡麵的那群演奏者,誰沒有拿下過幾?冠軍?

誰不曾經是某個學校裡的最強者?

他們不管是在樂團裡,又或者是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

他們從來沒有像拉赫瑪尼諾夫一樣經曆過失敗。

因此,他們即便想要演奏出失敗的悲傷,他們也隻能用類似的情感來代替。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群樂團不行。

這些樂團都演奏的很棒,甚至有很多的樂團他們甚至能和鋼琴家合作,演奏出一首最為優秀的版本出來,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頂級詮釋,甚至是神級專輯版本!

可是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他們所演奏出來的那股失敗的感覺,是這些頂級樂團所沒有的。

這,也和之前的【和聲】【青春】一樣,是和聲交響樂團所特有的感覺。

他們用這種特有的感覺,融合進音樂之中。

融合進和聲交響樂團之中。

然後,將其傳遞給在場的所有人。

讓他們所演奏的這一首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從一個極為少見的方向,展現出了不遜色於那些頂級職業樂團的詮釋。

這濃鬱到極致的悲傷,以及那令人觸目驚心的釋然。

如此詮釋……

中村白小心翼翼地坐下,儘可能讓自己不發出一點點聲音後,緩緩地吐出一口濁氣。

他必須承認。

他做不出來。

小提琴首席的那個琴弦揉的,簡直每一次琴弓與琴弦的顫抖,都如同深入靈魂的哭泣。

隔壁低音的震顫,似乎是對自己過去的探討與釋然。

就連不遠處的中提,似乎都釋放出令人震撼的光芒。

陳秋的身體略微前傾,手中的指揮棒緩緩地晃動。

他的視線與在場的每一位演奏者接觸,給予他們足夠的提示。

在他的控製之下,音樂簡直柔美到了極致。

音樂之中的浪漫與悲壯,在這速度降低許多許多的樂團演奏之下,表現得更為明顯。

弦樂手中琴弦的每一次震顫。

還有遠處管樂氣息的每一次碰撞。

似乎都是對音樂更深一次的詮釋。

這份美感,讓在場所有人都感覺到了自身的渺小。

遠處圓號的聲音在此刻響起。

與鋼琴進行接觸,碰撞。

大提琴的音色與巴鬆管的音色融合,緩緩地鋪在音樂的最底下。

不遠處單簧管首席的氣息也在此刻走出,跟隨著鋼琴一同前進。

鋼琴的力量在緩緩攀升。

音樂的情緒也在一點一點地積攢。

陳秋控製著樂團的聲音,讓鋼琴的聲音凸顯而出。

而傅調也在此刻抓住了陳秋的想法。

他開始敲擊著自己手中的鍵盤。

開始反饋給樂團更為深沉的力量。

鋼琴與樂團在彼此的交流之間融合。

起於微末。

結於偉大!

如同站在湖邊的輕舞。

隨意的舞蹈。

沒有任何的規矩。

隻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將自己的一切的情緒給釋放出去。

伴隨著樂團的氣勢,鋼琴將一個醍醐灌頂高音用力按下。

隨後,再度陷入平靜之中。

舞蹈的動作,停歇,重新坐在湖邊,繼續看著那平靜的湖水。

嘴角揚起一陣笑容。

沒有不甘,沒有不滿。

不會去怨恨,也不會去質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