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回到一個時辰之前,玉簟舟夾起那碟菜後,便知道裡麵“加了料”。
但在秦雲州或其他人看來,他沒有任何遲疑便將那夾菜送入了口中。
可事實上,在玉簟舟把菜送入口中的那一刻,上麵的“加料”就已經被抹去了。
畢竟能將一整輛馬車瞬間移動到幾百裡外的地方,還能順便改變所有人的記憶。
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若不是他的任務還沒完成,這些東西就不是被抹掉,而是出現在秦雲州的碗裡了。
但很明顯,攝政王大人並未意識到自己是剛剛死裡逃生躲過一劫。
自他回來後,就一直拿著一副惡狠狠的眼神盯著玉簟舟。但每當玉簟舟看過來時,他又迅速將眼神移開了。
玉簟舟覺得他現在已經可以描繪出秦雲州的心理活動:他居然搞死了我的下屬,此仇不報誓不為人!但是我不能打草驚蛇,我要讓他的無影無蹤!!
無論秦雲州現在有多氣憤,但現在他是沒法再直接出手了。
…
隨著踏月樓上的鐘聲敲響,五顏六色的天燈飛向了天空。
隻一瞬,剛剛還漆黑的天空瞬間像被戳破的墨紙般,溢出一束束光亮。
燈火輝煌,絢麗奪目。
燕湖歌舞幾時休?
看著眼前的風光,哪裡能想象整個大燕已是滿目瘡痍,大廈將傾卻無人能站出來擔起這份責任。
那個“玉簟舟”懷著滿腔抱負想要扶起這風雨飄搖的大燕,換來的卻是慘死獄中的結局。
那個在經曆主角攻受相愛相殺之後強撐起來的大燕,就像被金人鐵蹄踏破前的汴京。
喧鬨繁華、悠然平靜,卻空是一場華麗的幻象…
秦雲州雖已下令此事不得聲張,但他下毒想要刺殺玉簟舟的事最終還是飄到了皇帝的耳中。
結果又是一箱箱賞賜,不要錢似的流入玉簟舟的府中。
皇帝自然以為玉簟舟並不知曉此事,但對於現在的燕淩雲來說,能讓人恨上秦雲州自然是求之不得。
所以在賜賞的聖旨裡,也若有若無的不斷暗示著玉簟舟,此事乃是攝政王的手筆。
皇帝以為是攝政王的人辦事不利,才會將本該端給玉簟舟的毒“菜”端到自己人手裡。
而攝政王那邊,在見識手下的幕僚吃下玉簟舟那盤菜後暴斃身亡。自然是覺得玉簟舟在此之前就已經服下了解藥。
兩派的人因此掐得是更凶了,這——就是消息不對等的後果。
他們鬨成一團,反倒是給玉簟舟行了便利。
他正好趁此機會,去聯係那些在京城當職,卻和玉簟舟從前一樣不受重用。守著某個閒散官職,渾噩度日的大臣。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出身寒門,沒有有權有勢的世家大族撐腰。
靠著十年苦讀,一朝中舉,才能有幸得到入朝為官的機會。
本以為可以借此實現抱負,卻沒想到迎來的會是徹底的埋沒。
但他們又都是讀書人,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大多都孤高自傲。抱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想法。
即使不受重用,也絕不肯低頭侍弄權貴
自然,在最初受到玉簟舟拉攏時,他們對玉簟舟這樣“自甘墮落,討好強權”的行為嗤之以鼻。
那自然玉簟舟便從他們的弱點逐個下手!
不是想要為國為民,報效天下嗎?那就讓他們看看這天下如今究竟是何中樣子。
看看各地百姓遭遇災害後哀嚎遍野,民不聊生!看看逃難的災民們骨瘦如柴,易子而食!這些難道靠著他們在寫兩篇文章,作兩首詩,抨擊一下權貴,然後守著自己的一官半職便能解決了嗎?
任何時代,讀書人都是最易受到吹動的群體。他們大多一腔熱血,心懷天下。
自認為憑著手中的紙筆,嘴裡的詩文表達出他們的憤慨。便能輕易實現他們的理想抱負。
也正因如此,玉簟舟隻需將他們中某幾位核心人物“拿下”,後麵的事便順理成章了。
這些人雖然沒身份背景且有些清高過頭,但確實個個都是有著真才實學的。
玉簟舟看上的,也正是他們這一點。
但自古以來想要成事,良才將相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