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水陸並進(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2466 字 9個月前

“你們的心意,孤已經感受到了,西陽哈這關外蛀蟲,孤也為你們收拾了……”

渤海王府內,伴隨著朱高煦放下酒杯,大馬金刀的他也眼神示意了亦失哈。

在他的示意下,亦失哈走出承運殿,不多時就托著一個托盤走入承運殿中。

張純命人端來了一張桌子,放在左右兩側六十九部使臣中間。

見狀,亦失哈將托盤放在桌,隨後掀開了麵的白布。

霎時間,所有人呼吸一滯,紛紛目光避開那托盤。

隻見那托盤之,赫然擺放著西陽哈與舒爾哈父子的首級。

經過石灰醃製的首級沒有腐化,也沒有什麼臭味,隻有濃濃的石灰味。

朱高煦滿意的看著目光避開首級的六十九部使臣,嘴角挑:

“雖說這大害已經除了,但遊還有與他為伍的阿者迷七部,以及在蘇溫河地麵、那溫河地麵、兀良哈地麵的兀良哈諸部。”

“如今西陽哈雖除,但消息一旦傳去兀良哈諸部,恐怕他們也會尋求機會前來報複。”

“孤坐擁吉林城,有堅城利炮,身後有遼東都司,有燕王,有陛下……自然不用擔心,可是你們呢?”

朱高煦的話是什麼意思,在座的所有人沒有不明白的。

兀良哈諸部與他們的關係雖然不算很好,但也不算太差。

兀良哈諸部需要他們運送海鹽、木柴、耕種糧食,而他們需要兀良哈的牛羊馬匹,二者可以說相互依存,並沒有朱高煦說的那麼凶險。

不過關外的部落式外交並不牢固,一場白災就可以讓兩個世代交好的部落拔刀相對,更彆提蒙古人和女真人這數百年的恩怨情仇了。

西陽哈是兀良哈諸部扶持的一個對象,為的就是不讓大明徹底掌握關外。

眼下西陽哈被殺,兀良哈在關外沒了代言人,反觀朱高煦強勢崛起,局勢徹底被打破。

來年兀良哈會怎麼做,沒有人可以預測。

他們固然可以賭兀良哈會扶持新的女真部落,但這關外有朱高煦在,而朱高煦又可以借助鬆花江水運來肆意進攻女真諸部。

恐怕前腳投靠兀良哈,後腳就被朱高煦帶兵滅了。

兀良哈實力雖然比朱高煦強,但正如朱高煦所說,他的身後還有遼東都司和朱棣,還有整個大明朝,而兀良哈呢?

海西諸部的消息雖然閉塞,但也沒有到與世隔絕的地步,誰都知道北元內訌,無力乾涉關外。

沒了北元的支持,兀良哈諸部也不過就是一群強盜罷了。

從兀良哈禿城到吉林城接近八百裡路程,但從遼東開原到吉林城隻有五百裡,打吉林城對於兀良哈來說完全得不償失,而且還容易被遼東明軍收複,他們還沒想不通到這種地步。

所以當下的局麵,隻要北元不乾涉,那朱高煦的關外之主頭銜幾乎可以坐穩,偶爾一些兀狄哈和反抗者根本沒辦法對他構成威脅。

在蒙古人多年的打擊下,女真諸部已經虛弱的向朝鮮朝貢了,更彆提比朝鮮強大十數倍的大明朝。

之前之所以沒敢表露太明顯,是因為大明在關外勢弱,西陽哈勢大。

如今西陽哈死了,那朱高煦的話就成了關外的鐵律,哪怕他隻有一千多兵馬,可他的這一千多兵馬足夠擊敗海西諸部的萬人。

麵對朱高煦,海西諸部無法做到團結一致,哪怕是六城的頭目,單獨拉出三四千男丁就已經是極限,根本不是朱高煦的對手。

更何況,朱高煦對於互市並不反感,反而積極互市,給諸部糧食作為交易。

在關外,糧食比黃金白銀還要重要,朱高煦掌握了這個,就等同掌握了關外諸部一半的命脈,剩下的一半則是由他手中兵馬掌握。

因此,現在的六十九部使臣隻想知道,前番朱高煦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殿下的意思,是要庇護我們嗎?”

作為與吉林城關係最好的勢力,弗提斤城的塔失率先打破僵局,而朱高煦也微微頜首,目光掃視:

“孤想要在撒叉河口,前元時期的肇州站建設一個軍堡,並在那裡駐紮一千甲騎。”

朱高煦緩緩開口,但他所說的話卻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肇州站是直麵兀良哈草原的前哨站,如果這裡有一個軍堡,那女真諸部都能睡一個安穩覺。

一千甲騎的份量不用多說,如果真的有一千甲騎在肇州站駐紮,即便是兀良哈人也得考慮考慮值不值得。

不過正因為一千甲騎的份量太重,女真諸部才會懷疑朱高煦。

“孤眼下僅有六百甲騎,但孤也向陛下請調軍戶北,明年開春後,渤海王府想要湊足一千甲騎駐守肇州站並不困難,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在塔失身停了片刻,似乎在示意塔失配合他。

“不過,甲騎需要扈從,一個甲騎最少需要兩個扈從,而且我的軍馬還差四百匹,況且想要在肇州站自給自足,起碼也得在吉林城開墾足夠的土地,而足夠的土地就需要足夠多的部眾和耕牛來開墾和耕種。”

朱高煦的狐狸尾巴冒了出來,他想要從六十九部薅一些羊毛,以此作為庇護諸部的條件。

對此,諸部倒是沒有緊張和抗拒,因為按照朱高煦的話來看,他需要四百匹軍馬和兩千扈從,以及數量不等的部眾和耕牛。

前二者不是問題,六十九部湊湊也能湊出來,問題在於後者。

“敢問殿下需要多少部眾和耕牛?”塔失沒有令朱高煦失望,他順著朱高煦的話反問。

儘管諸部使臣都能看出二人的把戲,但卻沒有人敢揭穿。

對此,朱高煦也輕笑道:“部眾不用你們出,孤從西陽哈那裡俘虜了大量部眾,孤需要的是耕牛。”

“孤算過,肇州站建城後,起碼要兩千扈從,而這三千人馬的口糧每年就是兩萬石,最少需要開墾四萬畝耕地才行。”

“吉林城土地肥沃,加我手中還有數千畜力,因此需要你們出的東西並不多,你們隻要湊足七百頭耕牛就足夠。”

“七百頭……”聽到朱高煦的話,六十九部使臣麵麵相覷。

這七百頭耕牛若是均分,那就代表每部要出最少十頭耕牛。

這個數量的耕牛,對於六城和其餘十一大部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些小部就很困難了。

對此,不少小部落的使者都麵露難色,但這個時候塔失反而站了起來:

“各部落有各部落的難處,小部落湊不出太多扈從和耕牛,大部落就得多湊一些。”

“我們弗提斤城是六城之首,我們出二百扈從和五十頭耕牛,五十匹軍馬。”

弗提斤城畢竟是吉林城最大的貿易夥伴,在塔失的開口下,吉林城所需的東西便一下被湊足了十分之一。

他這樣站出來,其它小部落的使者臉色就好看了不少。

“托溫城可以出一百扈從,四十頭耕牛,六十匹軍馬……”

“弗思木城可以出一百五十扈從,耕牛軍馬各三十……”

“弗踢奚城可以……”

“考郎古城……”

“乞列迷城……”

“莽吉塔城……”

在塔失的號召下,女真諸部最富裕的六城各自出了扈從和耕牛軍馬,隻是六城,便湊足了朱高煦所需的三分之一。

有了他們帶頭,事情就好辦了許多,一些大的寨堡開始起身湊數,不多時便湊足了剩下二分之一。

至於最後的幾百扈從和幾十頭耕牛軍馬,則是被三十多個小部落分彆湊齊。

眼看自己想要的東西被湊齊,朱高煦也舉起了酒杯:

“好,開春之後我會開放吉林城的互市,並且在肇州站修建肇州城。”

“凡持孤旌旗者,若被欺辱則孤為其報仇,若有困難,孤也傾力相助。”

“待日後朝廷若要招撫關外,孤也定當為諸位謀一個差事,拿一份俸祿。”

“謝殿下!”聽到朱高煦的話,儘管知道這不太可能實現,但眾人還是跟著舉起了酒杯,畢竟眼下渤海掌握了能讓諸部擴大發展的糧食。

事情談妥,不管後續是否能兌現,但氣氛起碼是起來了,朱高煦也樹立了自己在關外的地位,因此酒過三巡後,他便以不勝酒力為借口,讓亦失哈和張純代自己招呼六十九部使者,自己拿著禮貼返回了後院。

回到書房的他,依稀還能聽到前院的熱鬨聲,不過相比較這吵鬨的聲音,他更在意這禮貼。

不是朱高煦貪小便宜,而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費。

挑燈閱覽,不過幾個呼吸,麵的東西就被朱高煦看了個乾淨。

算下來,大概一百多匹戰馬,二十幾頭耕牛和幾百張皮毛。

“不錯……”望著這禮帖,朱高煦臉掛了笑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