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高熾想到朱高煦的時候,朱高煦也在幾乎同一天等到了朱棣的二十餘萬人馬。
他率領數百騎兵出城十裡,在一字時後便見到了朱棣與朱權,並見到了郭英、劉真、平安等熟人。
“小子,拜見父親、十七叔、嶽祖父……”
翻身下馬,一身鴛鴦戰襖的朱高煦對著眾人作揖。
他並不認識朱植,所以沒有貿然稱呼。
“好小子!倒是高大了不少!”
朱權與朱高煦並肩作戰過,十分佩服他,因此第一個翻身下馬,將他扶起來的同時,不由得感歎了一下他的樣貌。
十九歲的朱高煦,已經接近身體的完全成熟了,那幾近兩米的身高,以及衣服下那鼓起來的身材,給人的壓迫感不言而喻。
饒是平安與楊文、劉真這種身經百戰的勇將,在下馬與朱高煦對視時,都會本能的覺得他十分危險。
當然,他的身材並不像後世健身者一樣看去那麼誇張,不然以郭琰的小身板,恐怕新婚之夜就是絕唱了。
“哈剌兀跑了嗎?”
朱棣滿腦子都是在想著怎麼打仗,雖然對於朱高煦生得魁梧高大十分高興,但他更關心哈剌兀的去向。
“應該跑到兀良哈山去了,父親不如在這裡先紮營,派出塘騎打探哈剌兀奔逃方向。”
朱高煦開口建議,可朱棣卻在他開口建議的同時感覺到了不對勁。
通過朱高煦前幾次出兵作戰,他很早就意識到了朱高煦比他還要了解關外和漠東,因此如果哈剌兀真的北逃了,那朱高煦根本不需要派出塘騎,他完全猜到哈剌兀逃走藏身的地方。
這一刻,他腦中響起了姚廣孝的那些話。
“陛下時常將你提在嘴邊,倒是你與琰兒婚娶兩年有餘,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朱棣還在想朱高煦的變化,可郭英卻沒想那麼多,他與朱高煦雖然也要避免親近,但那是公事,家事還是可以聊聊的。
“這個……”朱高煦輕笑,他總不能說自己才碰了郭琰沒多久吧,因此隻能含糊其辭:“還是小子忙碌了,這次北巡過後會抽出時間來陪王妃的。”
“那倒不必,大丈夫就應該將心思放在功業。”郭英說罷,也轉頭看向了朱棣:
“殿下,現在要紮營嗎?”
“紮營,派出塘騎搜尋哈剌兀蹤跡。”朱棣沉聲開口,態度比起見到朱高煦前,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末將領命!”郭英沒能察覺,所以在應下軍令後,便開始與楊文節製大軍向兀良哈禿城紮營而去。
“城內已經清掃乾淨,同時為軍中諸將備了休息的木屋,父親請……”
眼見朱棣按照自己所建議的去做,朱高煦也側過身子,示意朱棣往兀良哈禿城而去。
朱棣心中有太多好奇,但他並沒有把朱高煦想的很壞,隻是覺得自家老二或許是有事情要與自己說。
他回身馬,帶著全軍半數指揮使以的武官前往兀良哈禿城內休息。
這些武官都有自己的親隨護衛,朱高煦私下看了看,估算著應該有一千人左右。
“可以控製……”
知道了這群武官攜帶的親隨護衛數量後,朱高煦心思稍安。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兀良哈禿城的南門處。
隻見碎石夯土壘砌起來的兀良哈禿城門口被渤海軍修建了塹壕、羊角牆等多重守城工事。
城內外,兩千多被召回的渤海軍正在班值。
在進入城內,路過城門口的時候,北巡諸將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渤海軍兵卒與己方兵卒的不同。
他們長得不算高,但十分敦實,身材也堪稱魁梧,比諸多武官的親隨護衛都要強壯些。
這樣的兵卒,引得不少武官眼前一亮,朱棣也毫不吝嗇的誇讚:“你這些兵選的不錯,練的精銳。”
“高煦你這次帶來了多少兵馬?”朱權也跟著開口詢問,諸將紛紛豎起耳朵。
在他們看來,在關外毫無節製的朱高煦,理應帶來了足夠多的兵馬,少說也得有個六七千才對。
隻是出乎他們的預料,麵對朱權的詢問,朱高煦卻輕笑回應:“三千”
“三千?”不止是朱權,幾乎所有人都愣住了,也包括了朱棣。
他們不敢相信的看向朱高煦,似乎覺得朱高煦此舉不像是參加這次北巡備邊,反而像是出塞燒荒。
麵對他們的目光,朱高煦也沒有解釋,因為他知道這次北巡不會有繼續北並建功的機會。
隻是這件事,他不能與眾人說。
頂著那些目光,他帶著這一千人走進了兀良哈禿城內,並讓王義帶著武官們去休息。
至於他自己則是在朱棣的帶領下,與朱權等人前往了兀良哈人的議事大木屋中。
走進那木屋裡,朱棣當仁不讓的走了高位坐下,朱高煦則是選了右首第三的位置坐下。
接著,朱權坐在了第二位,第一位則是由一個和朱權差不多的人坐下。
在他坐下的時候,朱高煦就知道了這人是朱植,因此對其作揖稱呼,不過朱植隻是輕笑頷首,隨後便回頭等著朱棣發言。
叔侄二人的互動隻是木屋內的小插曲,期間跟隨走進木屋的郭英等武官也紛紛尋了位置坐下。
這其中,郭英坐左首第一位,其次是幾張朱高煦不熟悉的麵孔。
劉真與平安坐在了第五和第六位,顯然地位低於前麵的四人。
不出意外的話,第二位應該就是眼下的北平都司總兵官楊文,其次是卜萬,吳高。
在朱高煦打量他們時,木屋內又走進了幾人,分彆是朱高煦熟悉的朱能、丘福,以及次吉林之戰未能見到,存在於前身記憶中的張玉。
三人見到了朱高煦,紛紛點頭示好,並坐在了他身後的三個位置。
一時間,殿內便坐下了連帶朱高煦在內的十三人,這十三人,也基本就是能參與會議的藩王、將領了。
“俺爹的意思說的很明白,那就是最好這一次就把兀良哈這群娘賊趕去漠北,然後讓俺家老二在漠東興屯墾,如此才可保護大寧與遼東轉兵為農。”
朱棣的發言,還是一如既往的鄉土氣息十足,儘管已經在記憶和現實中聽了多年,可每次傾聽,朱高煦都覺得挺有樂子的。
“俺已經派了塘騎搜尋哈剌兀他們的蹤跡,一旦搜尋到了蹤跡,便要大軍北,教他們知道俺們漢人的厲害。”
“眼下到了兀良哈禿城,便以此城作為糧草存放的地方,十五弟與吳高你二人留守看守糧草,十七弟與老二你們兩人各自戒指本部騎兵,保護民夫運送糧草給大軍。”
“這次出兵,武定侯與平保兒率全軍兩萬三千馬步兵作為前鋒,俺與朱能、張玉、丘福作中軍,楊文與劉真、卜萬你們做後軍。”
“是!”聽著朱棣的安排,眾人皆沒有什麼異議。
郭英雖然老邁,但他當年可是與王弼一同搜尋北元,並成功搜尋,直搗元廷,創造捕魚兒海大捷的兩位先鋒之一。
彆說眾人,便是朱棣自己都不敢質疑郭英。
搞後勤的功勞低,讓升無可升的朱高煦、朱權、朱植來做正好,而吳高則是因為與諸將關係不好,即便放在兀良哈禿城也沒事,反正隻要戰事結束後,把功勞給到位就行。
中軍都是燕府的人,方便朱棣自己指揮。
後軍是剛到北方的楊文,以及連續兩年立功,很難升賞的劉真和卜萬。
可以說,朱棣的安排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在人情世故都拿捏的十分到位。
單說這一手,就足夠朱高煦好好學學了。
“這老頭,果然心眼不比我少多少。”
朱高煦聽著朱棣那一口一個俺的自稱,隻覺得他十分腹黑。
在他這麼覺得的時候,朱棣也繼續安排著行軍路線和三軍布置,不過這些東西朱高煦都沒有認真聽,因為他知道這次北征也就到此為止了。
因此當所有事情說完後,隨著眾人退場,朱高煦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沒有離去的意思。
朱棣也看到了朱高煦的舉動,因此在眾人離場後,他走下主位,坐到了朱高煦旁邊。
“老二,你是不是有事情要與俺說?”
朱棣那梭黑的臉一笑起來,頓時露出兩排大白牙,看去人畜無害。
就這演技,難怪前身會被他一個個大餅給套牢,畢竟誰會懷疑這麼個憨厚爹呢。
不過,前身是前身,自己是自己。
這輩子,自己可不會再吃這大胡子的大餅了,因此他坦誠布公的詢問朱棣:“父親北前,可有從京城收到了什麼消息?”
“消息?”朱棣愣了愣,想到了自家父親給自己寫的家書,於是笑道:“你爺爺倒是給俺寫了家書,叫俺好好看著弟兄子侄們,好好防備北邊的胡兵。”
“父親沒有多想嗎?”朱高煦轉過身來,與朱棣四目相對。
“想什麼?”朱棣還真沒多想,畢竟自家父親安排的事情,他向來是按部就班的聽話安排。
麵對朱棣那不知是真是假的表情,朱高煦的臉色漸漸黑了下來,凝重著開口“可是兒子得到消息……”
“爺爺,怕是快不行了……”
明太祖實錄:“閏五月,不豫,召建庶人與侍郎黃福、尚書鬱新,言天下未安,當以燕王如成周之周公,不可輕慢也。渤海才智克勘,安治黎民,善用之”
渤海紀事本末:“閏五月丙辰,與太宗會獵兀良哈禿城,入殿交言,太宗不悅而出。”
明世宗實錄:“閏五月,北巡備邊破兀良哈禿城,太宗率兵抵,入城大喜,與淇國公、成國公言,世子羸弱,不似二子類我,若世子不堪,爾等俱當以二子為主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