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滿眼看鄭和船隊規模龐大,隨即捉了二十多個盜賊說是倭寇,並且用蒸殺的方法把他們處死,以此表示大明近海倭寇與他無關。
鄭和回京報告後,朱棣對足利義滿的做法,還賜給了他九章、冠服、文綺、金銀、瓷器、書畫等物,並允許日本國十年一貢,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貿易。
相比較朱棣的做法,朱高煦的做法就要更進一步了。
首先佐渡島的金銀礦他是一定要拿下的,為了方便貿易,他已經準備在修建艦隊之餘,讓渤海修建驛道直接通往海參崴,在那裡修建港口,方便日後對佐渡島補給。
其次,他肯定不會讓足利幕府來大明朝貢貿易,而是在隱歧群島開埠,以此方便從日本獲取石見地區的銀礦。
佐渡島他可以出兵拿下,反正隻是荒島,足利幕府也不會在意。
隱歧群島比較重要,但隻要朱高煦不放太多軍隊,加上當地可以麵對日本鳥取、京都開埠,足利幕府即便想要拒絕也得考慮麾下大名的態度。
用經濟手段來讓日本人自己在石見挖礦,大明通過紅糖、白糖和布匹綢緞來換走白銀。
這就是朱高煦對日本兩大銀礦的態度,一個經濟掠奪,一個直接占領挖掘。
“二百艘戰船,得花不少錢糧吧?”
朱棣不知道朱高煦在謀求日本的銀礦,因此覺得花費這麼大有些心疼。
“此舉大約花費百萬貫,後續維持這支海軍每年大概六十萬貫。”
“不過這支海軍成立之後,我大明乃至南洋都難以見到海盜倭寇,同時這支海軍能為我大明帶來的利益起碼三百萬貫。”
朱高煦一開口,朱棣就倒吸一口涼氣:“那我的宮城?”
“京城的宮城是肯定要修建的,我準備分十五年修完,每年撥錢二百萬貫。”
朱高煦提到了朱棣關心的事情,可朱棣聽後卻覺得有些不夠,商量道:“三百萬貫,十年如何?”
“父親彆難為我了。”朱高煦無奈搖頭:“修建宮城所需的金磚、楠木都需要從西南大山之中采運,所需耗費人力物力無算,恐怕死傷也不會少,寧願慢工出細活,也不願意快工簡陋。”
“倒也是如此……”朱棣點點頭,倒是認可朱高煦的說法。
不過在他點頭之後,他又開口說道:“雲南的沐春三日前平定了刀乾孟的叛亂,詢問是否要趁勝追擊,俺尋思伱了解雲南,由你來看。”
“拿下允姐木了?”朱高煦倒不覺得奇怪,畢竟曆史上沐春幾個月就把刀乾孟打服,後來他病逝,即便何福繼任,也才花了半年就把他平定。
眼下刀乾孟能挺這麼久,主要還是傅茂、王瑄他們拖後腿,拉著沐春不讓他儘情施展手腳。
現在傅茂和王瑄撒手,沐春打不死刀乾孟才奇怪。
不過就朱棣話裡的意思來看,刀乾孟應該是跑去三宣六慰去了。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信任朱棣曆史上拆分麓川的手段,因此便開口道:“麓川的事情,父親覺得應該如何做?”
“俺覺得……”朱棣敢詢問朱高煦,肯定是他心中已經有了腹稿,如今見朱高煦回問,他也摸著大胡子將腹中稿子讀出。
“麓川的危害太大,眼下必須讓沐春繼續深入,直到抓住刀乾孟為止。”
“趁著抓住刀乾孟的威勢,朝廷得在猛蓬、猛養、猛定、猛佑、猛底這五地設立五個府。”
“然後再在猛赫、猛雅、猛連、景野四地設立長官司,為朝廷建立更加直接的統治。”
“這麼一來,麓川的轄地就僅剩猛卯、猛宛等地,翻不起風浪了。”
朱棣這麼說著,朱高煦聽後也點頭認可。
他說的這九個地方,有的在後世的雲南,有的在後世的緬甸,不過不管怎麼說,如今都算是大明的疆域,就連三宣六慰也是大明疆域。
“既然這樣,那就設木邦、孟養、孟定、大侯、南甸為府,設潞江、灣甸、孟連、者樂甸為長官司。”
由於西南戰事打了兩年,因此原本的木邦、孟養、孟定、大侯、南甸等府土司已經名存實亡,根本不用像曆史上一樣還設個土司知府,完全可以移民過去漢化當地。
倒是南邊的四個長官司因為距離戰場過遠,土司力量依舊還存在,以雲南的情況,根本吃不下它們。
想到這裡,朱高煦也開口道:“這次的三十餘萬罪民,三成遷移臨安府(蒙自),三成遷往大理、麗江、永昌等地,剩下的四成遷往這五個府吧。”
“不錯不錯。”朱棣聽到自家老二支持自己,臉上立馬露出笑意。
他現在越看朱高煦越喜歡,原因則是在得知他要定北平為行在後,朱高熾特意寫信給他希望不要那麼做,定都南京有利於控製江南。
一想到老大不想遷都,朱棣就十分不滿,相反看向朱高煦,朱高煦基本都是與自己路線一致,自然看他也看得順眼了。
“你大哥不希望俺們遷都北平,你知道這件事嗎?”
“知道。”朱高煦點頭,自己抬了一張椅子坐到朱棣的龍案一側。
朱棣看著他,眼裡滿是怨念:“你大哥就是小家子氣,不明白俺的想法。”
“大哥確實小氣。”朱高煦輕笑,隨後開口道:“因為小家子氣,所以成不了大事。”
朱高煦倒不是刻意貶低朱高熾,而是朱高熾和朱瞻基曆史上做的確實不怎麼樣。
北平是顧成守的,永樂年間財政無憂是鬱新、夏原吉在操持,朱高熾有功勞是一定的,但沒有江南文人們吹噓的那麼大。
永樂年間的整體方向,依舊是在走朱棣製定的路子,朱高熾隻能按照朱棣的想法去操持國事,就如朱元璋在時,朱允炆得按朱元璋想法操持國事一樣。
可到了他們自己執政的時候,態度立馬就發生了轉變。
朱高煦可以抓住朱棣的心思,朱棣的心思無非就是下西洋、遷都北京、北征蒙古、疏通運河。
現在朱高煦進行的這些事情,都是按照他想要進行的方向進行的。
發展遼東和渤海,是為了日後拿下漠東,為了從漠東進攻漠北。
遷都北京已經開始選址,北平已經成為北直隸,北平府也成為順天府,北平城也成為行在。
現在下西洋已經開始了,朱高煦接著要說的就是疏通運河了。
“北平日後若是為國都,肯定需要從抽調遼東,遼東想要滿足北平是一個漫長過程,因此運河的疏通迫在眉睫。”
朱高煦與朱棣說起了運河的事情,朱棣聽後也點頭:“我南下看過了,當年黃河決口的事情確實糟糕,黃河奪淮入海也讓運河容易淤泥,理當疏通。”
“對!”朱高煦點頭:“疏通運河的前提是治理黃河,而治理黃河的辦法我也想好了,束水衝沙法就是對付它的好辦法之一。”
“束水衝沙法?”朱棣好奇探了探身子,朱高煦也借機將這個明代嘉靖年間才出現的治水辦法給解釋了清楚。
束水衝沙法是明代潘季馴提出的治理黃河辦法,其理念從明代開始影響清代,乃至後世都是在這個辦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簡單來說,就是收緊河道,利用水的衝力,衝擊河床底部泥沙,從而達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到清康熙年間,經靳輔、陳潢在明潘季馴治河基礎上的發展與完善,黃河上形成了以縷堤束水攻沙,遙堤防洪,結合隔堤、滾水壩、減水壩等利用洪水刷槽淤灘的治河防洪體係。
如今朱高煦將完善的它拿到明代,不僅拿到了明代,他還要撥款把這套體係建立起來。
隻要這個工程修建好,黃河決口的次數將會得到控製,範圍也是同樣。
僅這一個工程,就可以讓兩淮、黃河、山東等地數百萬百姓不用再擔心黃泛,這就是朱高煦將工部討要來的原因。
“你這個辦法好!俺信任你,交給你放心去辦!”
對於朱高煦的‘束水衝沙法’,朱棣眼前一亮,畢竟他在任皇帝的時候,什麼工程不管誰修建的,到了最後始終會記在他的頭上。
他造反起身當了皇帝,現在最渴望證明自己比朱允炆強。
從宋代三易回河開始,黃河就沒消停過,連忽必烈都拿它沒辦法。
朱高煦的這個“束水衝沙工程”一旦成功,那他朱棣的功績絕對要添一筆,
“你要調動多少錢糧?”
朱棣目光如炬,朱高煦卻輕笑:“我怎麼調動,父親不用管,反正絕不會耽擱北京營造和開發遼東的事情。”
“那就好。”朱棣抓抓大胡子,然後頓了頓:“俺那兒媳婦什麼時候到京城?”
“應該比娘她們晚半個月。”提起郭琰,朱高煦臉上也掛上一抹笑意。
不過對此,朱棣卻欲言又止,最後才道:“近來不少人在說郭英的事情,你最好在兒媳婦到來前把郭英的事情解決。”
朱棣所說的事情,無非就是郭英諫言朱允炆的事情,甚至對於朱棣這位新君,他也以年老而沒有入外廷朝拜。
這樣的做法,自然引得不少渤海、燕府的老班底不滿,不過對此,朱高煦卻又把握將老郭頭治理的服服帖帖。
“父親放心,過兩日我就去。”
朱高煦眯了眯眼睛,不知道想出了什麼辦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