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
“嫂嫂與弟妹放心,我稍許會與殿下……”
“殿下千歲——”
前寢宮中,當朱高煦走進宮中的時候,剛好看到了坐在一起聊天的郭琰與張氏,還有一個坐在一旁,看模樣才十五六歲的宮裝少女。
“殿下……”
見朱高煦突然出現,三人都被嚇了一跳,紛紛起身行禮。
“嫂嫂與弟妹來了?”
朱高煦笑著作揖回禮,隨後走上前去入座,並示意道:“我剛才進來聽說你們有事情與我說,不知是什麼事情?”
他好奇看向幾人,臉上笑意正濃,畢竟剛從武英殿回來,瞧了老頭的表演,心裡止不住的想笑。
“是這樣的……”
郭琰見朱高煦詢問,也帶著張氏和同樣叫朱高煦殿下的少女坐下。
“嫂嫂說雲南布政使司那邊說錢糧都供給下麵了,因此漢王府的修建也怠慢了下來,所以想來與您說說。”
“您剛才去了武英殿,因此便錯過了,但現在您回來了,便當著麵把這事與您說了。”
“這件事啊。”朱高煦聽後倒沒有生氣,畢竟現在雲南遷徙了數十萬建文佞臣過去,雲南布政使司拿不出多餘的錢糧也正常。
何況為了平定安南,雲南布政使司和雲南都司都開始儲備軍糧,以此防止大軍南征時糧草中斷,所以可以理解。
“東宮這邊的支出是多少?”
朱高煦詢問郭琰,郭琰聞言也開誠布公:“母親給撥了十五萬貫和二十萬石,不過也用不了那麼多。”
郭琰很了解朱高煦,在吉林時他就經常從王府裡調撥錢糧去補貼吉林百姓,而今這句話的意思,大概也是一個路數。
“這樣吧。”聽到東宮開支每年居然撥給那麼多,朱高煦也爽快道:
“我從東宮撥五萬貫去雲南布政使司,讓他們加快漢王府的修建,也趁機可以擴大些建造,以免日後子嗣滿堂住起來太小。”
“這怎麼使得?”張氏被嚇了一跳,連忙起身要行禮,朱高煦卻笑著製止道:
“我與太子妃在東宮吃食不多,宮人也被調去了內廷,花費不算太高,五萬貫調走也算落到實處了,權當是我給嫂嫂和哥哥成婚時的禮單了。”
“這……這……”張氏看向了郭琰,郭琰也笑道:“既然殿下開了口,嫂嫂再回絕就不好了。”
“那我先替我們家那位謝過殿下了。”張氏很清楚朱高熾的存在有多礙眼,儘管朱高熾說朱高煦對他不錯,但張氏始終不太相信,可如今一看她反倒是相信了。
她看人很準,朱高煦這種人自信大方,很少有人能被他收入眼中。
就自家那位的性格和實力,朱高煦根本不必擔心太多。
隻要自家那位去了雲南彆搞出什麼事情來,那自己一家興許會過得不錯。
“這是弟妹吧?”
朱高煦開口的聲音將張氏拉回了現實,她朝朱高煦看去,卻見朱高煦正在與趙王府徐氏交流。
徐氏不過十六歲,是寧遠伯何福的外甥女,半個月前剛剛完婚。
不過由於朱棣肯定參加婚禮,加上政務繁忙,朱高煦反倒是沒能去成,但也讓郭琰代他走了一趟,送了價值兩千貫的禮單。
“回殿下話,湖廣布政司傳來了話,說是趙王府工期提前,大約明年臘月就可以出發就藩,後年四月全麵竣工。”
“剛才母親來話,說是讓趙王殿下來年九月就藩,趙王殿下聽了之後便來與我說,讓我來宮裡找太子妃,看看能否能讓他多待些時日。”
趙王妃年紀小,朱高煦倒也沒因為這件事說他,隻是安撫道:“明日你叫老三過來,我親自與他說。”
“是……”趙王妃聞言隻能應下,張氏見狀也知道事情聊的差不多了,因此起身笑著行禮:
“既然事情已經說完,那我二人便先回府了。”
“嫂嫂慢走。”朱高煦頷首,郭琰也笑著起身:“我送送嫂嫂與弟妹吧。”
在郭琰的陪同下,二人很快帶著漢王府和趙王府的婢女離開了東宮的前寢宮。
朱高煦看了一眼殿內的女官:“讓庖廚弄些吃的來吧,弄一葷一素和三碗米飯就足夠,彆弄太多。”
“奴婢領教……”女官應下,隨後命人前去庖廚令人做飯。
過了一刻鐘,等郭琰回來的時候,宮女也端著飯菜與她一同走進殿內。
“殿下在武英殿沒吃飯嗎?”
郭琰詫異,朱高煦搖頭道:“老頭子不管飯,著急趕我走呢。”
“何況武英殿的飯我也吃不習慣,不適合我的口味,還得是我們自己的庖廚吃著舒服。”
朱高煦喜歡辛辣,因此渤海的庖廚是他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畢竟他做飯也有一手,雖然不如專門做飯菜的禦廚,但調教兩個人,弄些粗茶淡飯沒問題。
如眼下,一盤胡椒、茱萸所炒的蒜苗五花肉加上一盤韭菜雞蛋,還有三碗米飯和一杯泡茶就是朱高煦的午飯。
“殿下有些過於節儉了。”
郭琰看著朱高煦狼吞虎咽的吃著,不由笑道:“之前母親來時還說過我,說我不弄多些飯菜給您。”
“嗬嗬……你回她,說她兒子不忌口,不貪多。”朱高煦笑著喝了一口泡茶,同時還打趣道:
“若是讓嶽祖父看到伱我飯菜,興許也會說我苛責你。”
朱高煦與郭琰的三膳,基本都維持在四菜一湯,彆說和勳貴相比,就是一些武官和富戶都比他們吃的好。
倒也不是作秀,而是他們之前在皇宮和侯府吃慣了山珍海味,食物基本都一個樣,所以吃飯對於他們來說也隻是果腹罷了。
不同的是,郭琰吃不慣胡椒與茱萸,因此夫妻二人雖然在一起吃飯,但往往是各自兩道菜一份湯。
若是吃不飽,朱高煦會讓人下點麵,郭琰則是吃些糕點和甜點。
饒是如此,他們的日子被徐皇後看到後,即便見過節儉如馬皇後的徐皇後,也不免說他們兩口子日子過的有些差。
不過人嘛,過得如何自己知道就行。
“近些日子回家省親了嗎?”
朱高煦吃完午飯後,這才擦了擦嘴,用泡茶漱口後詢問郭琰。
“去了,不過嶽祖父現在住校,倒是很少回家。”
郭琰笑著回答,倒是朱高煦聽後頓了頓:“住校了?”
“嗯,因為教材不讓外帶,因此便住校了。”郭琰說著說著,忍不住笑出了聲。
顯然,郭英是看了朱高煦對國防大學各類陸軍、炮兵、海軍等軍事教材感了興趣。
其實不僅是他,就連張玉他們這些後進的人都十分感興趣,同時也感到了絕望。
火繩槍與加農炮的出現,雖然不能推翻傳統作戰方式,但確實增加了許多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知識。
更彆提朱高煦所編撰的教材中,還充斥著大量架空的戰役例子。
例如明末的鬆錦之戰、滿清入關,以及同時期三十年戰爭之中的白山之戰,西班牙王位戰爭中的布倫海姆會戰等等……
從明清戰爭到拿破侖戰爭,這些戰役故事都被朱高煦拿來作為課題,供教習和學生們研究。
他們可以是鬆錦之戰的明軍,也可以是拿破侖戰爭中的法軍。
這類課題,得到他們大四才能接觸到,但作為教習的郭英、張玉、陳亨等人卻能提前接觸,因此便被這些課題中的戰役給弄迷糊了。
每天教學過後,他們這一堆洪武年間的老臣就湊到一起研究如何破題。
他們需要在限製的局麵下,打出一場場戰事,可以說朱高煦弄出了除圍棋、象棋以外的新一套棋盤策略類遊戲。
每場戰役都有沙盤可供他們使用,整整三十二個課題,其中囊括三十二場大、中、小戰役。
在朱高煦規劃的大四期末考核中,必須通關三場考核小型戰役才能算是理論畢業。
理論畢業後,還需要在大五前往軍隊基層實踐。
相比較老朱的那套單純考核武藝,朱高煦這套更有效,起碼他能保證大部分武官子弟都能從小旗官開始了解軍隊。
當然,實習的前提是他們能撐到大五……
“聽叔叔說,這段時間不少學子都平授散階退學了?”
郭琰看著偷笑的朱高煦好奇詢問,朱高煦聞言也頷首:“差不多快有五千人了吧。”
現實沒有出乎朱高煦的預料,養尊處優的武官子弟在入學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近五千人主動退學了。
現如今的學子數量驟降到一萬餘四十二人,並且每天都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學子申請退學。
這還是剛入學兩個月,等到期末考試的時候,朱高煦估計連七千人都不一定有。
他並不覺得自己殘忍,因為這群武官子弟暫停襲職後,朝廷會選擇授予他們武散階。
大明的武散階也有品級,不過隻有正一品到正六品。
為了讓武官們怨氣少些,朱高煦也做出了讓步,增設了正七品折衝校尉和從七品協軍校尉的武散階。
此外,這次授予的武散階是以武官子弟承職的品級來平授,隻要承襲的散階還存在,武官的子孫們也能憑此來入學,可以說算是最後的保障。
在這套體係下,若是家中世襲衛指揮使,那便會平授正三品的昭勇將軍。
按照洪武年間的百官俸祿規定,正三品昭勇將軍的年俸是四百二十石大米,等同江南二百畝耕地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