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受教……”
徐碩聞言自稱學生,蹇義聞言也停下了腳步,因為他們已經繞著縣衙走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書房的門前。
駐足片刻,蹇義走進了書房之中,徐碩也跟隨走了進去。
二人的對話不算深奧,完全是徐碩個人的見解加上蹇義的點撥,但即便如此,還是將如今大明廟堂的一角給揭開了。
朱元璋、朱棣與朱高煦,他們爺孫三人無疑是過去一千六百餘年皇帝中,君主製集權的巔峰者之一。
碰見他們三人,算是明初士大夫和武官們倒了血黴了。
這一感觸,此時此刻的解縉、楊士奇等人無疑體會的十分深刻。
曆經四個月的風塵仆仆,他們總算在冬月十七趕回了南京,數百名北征文官,幾乎肉眼可見的瘦了一圈,好似一幫從草原逃難而來的難民。
“你們這速度太慢,俺已經回來這麼久你們才回來,這麼多政務都讓俺一個辦了,殿閣大學士是乾什麼的?”
武英殿裡,朱棣看著解縉一群人,臉上帶著幾分怒意,可心裡卻笑得十分高興。
“臣等愧對陛下信賴……”
麵對朱棣的“生氣”,解縉等人隻能無奈躬身作揖,即便沒錯也要承認自己犯了錯。
北征前他們好不容易養得皮膚白皙,身材勻稱或圓潤。
北征結束後,此刻的他們整個人膚色黢黑,臉頰凹陷,渾身無二兩肉,風大些似乎都能把他們吹著走。
即便被朱棣如此折磨,他們卻不能說什麼,畢竟皇帝都親征吃苦了,他們一群臣子又能怎麼說?
“下次科舉,將馬術作為硬性的要求,俺不希望廟堂上是一群連君子六藝都掌握不好的儒生。”
朱棣依舊在嘲諷他們,可他們還得陪著笑臉。
瞧著這一幕,坐在一旁的朱高煦輕笑著起身,算是救了這群被說的麵紅耳赤的儒生。
“陛下,播州楊氏接受改土歸流,這對朝廷是好事,貴州三司也可以設立了。”
朱高煦一開口,原本還麵紅耳赤的解縉不得不抬起頭來,勉強作揖道:
“陛下,中卷範圍憑空多了一省,自然會導致中卷名額擁擠。”
“臣以為,南北中三卷都應該增加錄用進士名額。”
雖然已經虛弱的說話有氣無力,可解縉依舊在上疏爭奪未來的權力。
“名額無需增加。”
朱棣還未開口,朱高煦便率先說道:“朝廷不過百餘府,百餘州,千四百縣,四百餘衛,三百餘所。”
“增加一省或者減少一省,這些州府衛所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參與科舉的人還是那群人。”
“若說要增加名額,自然得是人口增加,競爭變大才對。”
“朝廷的每一名官員,那個不是千裡挑一選拔出來的,增加名額隻會讓一些素質參差不齊的漏網之魚進入罷了。”
朱高煦看上去是在為百官說話,但實際上卻是在斷絕解縉他們的念頭。
科舉是他們自己要走的路,那他們就老老實實的科舉好了。
現在的情況是,基層的胥吏被新政學子占據,中高層的科舉還需要麵對新政學子的挑戰。
單說學子數量,解縉他們已經在南下過程中了解過了,今年畢業的新政學子數量足有二十餘萬。
再給朝廷這麼搞下去,等過個幾十年,恐怕南北卷就不是保護北方和西南學子,而是保護江南學子了。
解縉他們想要維持原來的情況,不過朱高煦卻不同意。
他能給解縉他們的路就兩條,要麼現在主動接受新政,要麼以後被迫接受新政。
現在接受新政,江南還能跟上其它新政地區的腳步,要是以後再接受,那江南就得落後十幾年了。
解縉他們現在是騎虎難下,他們想接受的新政是官學,而抗拒的是官學之外的新政政治和經濟改革。
這要是土地丈量清算,指不定有多少官員要被牽連,這個頭他們可不敢開。
“既然殿下這麼說,那就暫時如此吧。”
解縉沒敢和朱高煦爭辯,主要他也辯不過朱高煦。
倒是瞧他沒能立功,一旁的楊士奇眼內閃過一絲遺憾,隨後繼續偽裝本本分分。
瞧著他們這模樣,朱棣也擺手道:“你們才回到南京,準許你們告假三日休息,三日後班值。”
“謝陛下恩典,臣等告退……”
解縉等人聞言躬身回禮,隨後低著頭走出了武英殿。
在他們走出的同時,朱棣也笑了出來:“哈哈,老二看到沒,這群老蠻子也有這醜樣。”
“確實狼狽。”朱高煦輕笑,同時對朱棣作揖道:
“播州楊氏接受改土歸流,那現在就隻剩下田家這一個刺頭了。”
“搗滅了田家,宋安兩家多半會接受招撫。”
“現在的情況是,收拾了這四家,基本就收拾了貴州八成以上土司,剩餘的黔南土司不管是武力圍剿還是招撫都可行,總之貴州設三司的問題已經不大,現在的問題是將他們人口遷出,將江南百姓遷入。”
想要改變貴州民族比例,遷移少民,遷入漢民是最直接的辦法。
不同於渤海和安南的是,貴州產糧地區並不多,因此拿下他後的政治和軍事利益大於經濟利益。
遷徙貴州土民前往四川和湖廣,就必須保證他們能活得舒坦,而開荒糧是必不可少的。
“兒臣準備遷出百萬土民安置在四川和湖廣南部,同時從南直隸調糧五百萬石供他們開荒。”
“這五百萬石算上四川、湖廣的定額稅糧,足夠支撐他們開荒兩年。”
“相信兩年之後,貴州的叛亂會變少,同時四川和湖廣的耕地會增加。”
朱高煦說著自己的想法,朱棣聽後卻提出了新的問題:“貴州的口數,僅遷徙百萬走出山區恐怕不行。”
“百萬隻是一個大概,具體還是得等改土歸流才能知道,就如眼下的西番一樣。”
朱高煦提到了西番,而朱棣也低頭看向了自己案頭。
在他的案頭擺放著兩本文冊,這是被明軍和木氏土司木瓜兵所改土歸流的朵甘部份地區的《黃冊》、《魚鱗圖冊》。
朵甘都司治下有許多宣慰司、招討司和萬戶府、千戶所,其中距離驛道較近的不少地區土司都被明軍改土歸流,統計出了人口和耕地數量。
不過統計是一回事,治理是一回事,明軍眼下隻能在朵甘地區維持這樣的統治,再往上走的烏斯藏都司則是無力乾涉,隻能維護驛道的修建,守住幾個重要城池。
“兩個宣慰司和萬戶府就能統計出十二萬口百姓,三十餘萬畝耕地,這確實是意外之喜。”
朱棣拿著那本《黃冊》翻閱,但看了看後他又搖頭道:“隻是產出太少了。”
由於此刻的環境比近代還要惡劣,即便是後世川西地區,這個時代朵甘地區的畝產也不過百斤左右。
這樣的產量,加上無法開墾的土地,無疑讓朱棣十分頭疼。
“遷徙下高原一萬戶,留一萬戶便可。”朱高煦開口道。
在生產力沒有提高的這個時代,朱高煦想要讓朵甘地區成為可以供給大軍糧草的地方,就得增加人均耕地麵積。
由於耕地難以開墾,所以開墾顯然是不可行的。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遷徙走人口,變相增加人均耕地麵積了。
“留下一萬戶在當地耕種這三十餘萬畝耕地,再保障運送糖、油、茶進入當地,變相增加他們的其它食物,這麼一來買糧食就容易許多了。”
朱高煦與朱棣解釋著,朱棣聽後頷首道:
“是個辦法,不過這人要遷走容易,再遷徙回來就困難了。”
朱棣還想著以後遷回人口,但朱高煦可沒這麼想過,就西番的環境,沒進入工業化以前,當地人口對於大明來說就是負擔。
“先維持這些人口,等以後條件合適了再討論回遷。”
朱高煦不準備和朱棣對西番人口問題進行討論,因為他要把話題引向一個好消息。
“父親,您說,若是江南地區的糧食能增產二成,朝廷的賦稅會增加多少?”
朱棣正要端起茶杯時,朱高煦的突然開口讓他頓住了。
“你說什麼?”朱棣不敢置信的看向朱高煦,朱高煦也起身輕笑:
“兒臣說,兒臣能讓江南的糧食增產二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