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天家無情(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616 字 7個月前

朱棣翻了翻,這才發現這堆所謂報紙中有【大明報】、【藩國報】、【海外報】、【南洋報】……等等二十餘份報紙。

具體細分下來,就是十四布政司及都司報紙,以及燕然、渤海、烏斯藏、三宣六慰、呂宋、舊港、海外官場、海外各國和藩屬國為主的各地報紙。

最後彙總的,則是以綜合各地為主的【大明報】,其內容也最多,但記載的隻有一些大事。

例如朱棣手中的這份【大明報】,其中寫了大明在廣西改土歸流的事情,還有江西文官與士紳豪強官官相護,把賦稅均攤給普通百姓的案件,還有海外昆侖洲開采金銀礦,以及南洋和西洋各地官場招募移民的各種政策。

除此之外,還有各省的理政情況和方向,大明的一些工程和政策方向。

不得不說,這份報紙要比現在大明所有的【邸報】更全麵,麵向更廣。

看完了【大明報】,朱棣又看了看大寧、陝西、雲南、三宣六慰等地報紙,隻是稍微一看,就了解了大明朝的大致情況。

“老二讓你拿這些給我是什麼意思?”

朱棣放下報紙,抬頭看向跪在地上的亦失哈。

亦失哈聞言便作揖道:“殿下說,如今天下識字率經過十餘年的強製性官學推廣,大概已經提升到15%的程度,因此輿論不再受限於口頭相傳,而是可以通過報紙來傳播。”

“許多地方抵抗新政,無非就是因為百姓不了解新政內容,隻能通過道聽途說來判斷。”

“除此之外,各地官吏也會曲解朝廷政策意思,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既然如此,那以【大明報】為方向,直麵百姓,告訴百姓朝廷態度,百姓也就不容易被地方官員和士紳豪強所蒙蔽。”

“另外……”

亦失哈將朱高煦對自己說的話全盤而出,沒有一個字的刪改。

朱棣聽得很認真,末了才開口道:

“這麼做確實有利於朝廷,但報紙一定得抓在朝廷手中,避免被有心人煽動。”

雖然覺得報紙有用,但朱棣並不認為報紙麵向百姓是一件好事。

大明朝畢竟是家天下,如果言論放縱過甚,百姓對朝廷不滿增加,那他們不滿的對象往往都會歸根到皇帝身上。

長此以往,皇帝無疑會幫地方官員背負許多黑鍋,所以把握度量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殿下準備從東宮派出三十六名官員,再從畢業甲等學子中選拔三千六百人,最後將他們派往各地,從州府到布政司來鋪設報社。”

亦失哈解釋著朱高煦的想法,雖然朱高煦很想從【縣報】開始,但大明有一千七百多個縣,規模未免太過龐大。

相比較之下,不到三百個府的規模倒是比較能控製。

隻要州府報搞好了,縣報也可以慢慢推進。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明的財政比較吃緊,推行縣報需要的資金太多。

報紙涉及政治、經濟、軍事、農業、民生等多方麵,從事的記者需要走訪,而這個時代沒有汽車,所以隻能為他們配馬匹。

如此一來,那成本就比較高了,所以從州府開始向上比較簡單。

“行了,這件事我知道了,這報紙什麼時候能推開?”

朱棣詢問亦失哈,亦失哈則是估計道:“大概兩年,另外每版報紙刊行時間不同,類似【大明報】是三月一刊,直隸及浙江等布政司報是一月一刊,州府報比較快,十日一刊。”

“有些慢,不過等蒸汽機車出來就好了。”朱棣頷首提起了蒸汽機車,這讓不了解這件事的班值太監們十分好奇,但也不敢多問。

“行了,你回春和殿去吧。”

朱棣擺擺手,亦失哈也連忙回禮告退。

在他走後,朱棣繼續埋頭處理奏疏,絲毫不理會周新等人的鬼哭狼嚎。

朱棣不搭理他們,他們便也沒了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紀綱將涉事京官處理差不多後,調轉方向開赴江西。

京城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江西,有江東六府作為前車之鑒,聰明一些的豪強富戶連忙與官員們更改《魚鱗圖冊》及《黃冊》。

這種事情如果是紀綱來查會很慢,但各家士紳豪強都知道自己名下多少田地,多少上等田、下等田,多少坡田,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更改文冊十分簡單。

當然,聰明人始終是少數,一些士紳豪強還沒有發現危機感,認為朝廷隻是雷聲大雨點小。

隻是他們的這種想法,隨著江西境內的六萬江北官軍開始接管城防宣告破滅。

西廠和錦衣衛、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七千餘人浩浩蕩蕩進入江西,從九江府開始向南緝拿涉事官員,再根據官員口供去調查《魚鱗圖冊》與《黃冊》,核查土地及戶口情況。

隨著京察隊伍抵達江西,江西的文人士子紛紛抗議,但麵對軍隊,他們的抗議顯得格外無力。

煽動百姓是他們常見的手段,因此在稽查過程中,免不了發生流血的事情。

九江府京察不到一個月,便連續發生了大小十二場衝突,奏疏如雪花往南京送去,幾乎占滿了朱高煦的案頭。

“這群百姓真是愚笨,朝廷是來幫他們的,他們反倒維護起這群家夥了!”

十月初五,放學回家的朱瞻壑得到了翻閱奏疏的資格。

當他看到九江府新政推行發生衝突十二場的奏報時,當即便忍不住脾氣罵了起來。

朱高煦看著朱瞻壑的模樣,臉色沉穩的同時,不免對他指點道:

“容易被煽動是人的特性,被煽動難易度的高低,取決於自身價值觀,思想等問題的複雜程度。”

“思維多元化,價值觀多元化的人就很難被他人慫恿,因為想要慫恿一個人,必須要抓住他在意的敏感點,例如百姓在意的就是土地,而朝廷對豪強富戶動手,依附他們手中土地的百姓就很容易被慫恿煽動。”

“這些東西,你在政治課上應該學過,你該不會專注理科,連政治課都沒好好上吧?”

“沒有!”聽到自家父親的話,朱瞻壑尷尬道:“自然是上了,經過父親您提醒我也想起來了,就是有些衝動……”

“年少衝動十分正常,天家身份敏感,得多注意這些。”朱高煦交代著,同時對朱瞻壑說道:

“百姓容易被煽動,主要是不知新政為何物,加上江西之地素來團結,宗族情節較重,因此能引起這樣的衝突也不奇怪。”

“他們被煽動的敏感點,主要就是耕地和不可知的未來。”

“這群被煽動的人,要麼就是宗族關係,要麼就是雇傭關係。”

“佃戶的土地在地主手中,如果地主倒台了,他們就會麵臨無地可種的局麵。”

“即便官府已經宣傳土地會均分給佃戶,可換做你是佃戶,你也不會相信,畢竟土地價值太高。”

朱高煦對朱瞻壑解釋著,朱瞻壑也漸漸明了起來。

均田這種口號自古都有,但真正落實下去的卻沒有幾家,尤其是開國過後均田的政策更不用多說。

朱高煦能均田成功,主要在於他是用江南以外的學子在江南進行改革,雙方根本沒有建立利益的時間。

如果現在讓朱高煦去對渤海重新進行一次土地均分改革,那他也肯定進行不下去,因為當地的情況已經穩定,再想改變就很困難了。

不過要是他用江南的官員對渤海進行改革,那又是另一種情況。

朱高煦說著說著,將目光投向朱瞻壑:“報紙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

“知道了,《南京日報》和大明報什麼時候能刊行啊?”

朱瞻壑知道其它報紙鋪設的沒那麼快,但《大明報》和《南京日報》卻因為就在腳下而刊行很快,現在的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自己的同學們對《報紙》的評價。

“大概三天後就可以刊行,到時候中學裡也可以用學分兌換,一份一學分。”

朱高煦將報紙的事情告訴了朱瞻壑,朱瞻壑聞言也高興道:“到時候我要看看同學們怎麼說。”

“他們來自天南地北,或許不知道其它地方的情況,但肯定清楚自己家鄉的情況,而且這也是他們獲取家鄉情況最快、最便宜的辦法。”

“是這樣說,不過《大明報》有時效性,三個月一刊,基本都是刊出三個月前的事情。”朱高煦提醒著。

朱瞻壑沒有什麼少爺脾氣,這是朱高煦放養式教育中最滿意的。

隻是他想了想,似乎明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少爺脾氣,不然也不會培養出那麼多興趣愛好。

反倒是那些藩王的脾氣不小,動輒錘殺奴仆。

這麼一想,朱高煦便詢問起了亦失哈:“《宗規》頒布以來,有沒有人再犯?”

“有!”亦失哈不假思索道:“伊王就藩漢中後,時常帶著彈弓和佩劍,騎馬奔馳於郊外,動輒襲擊躲避不及的百姓。”

“除此之外,其生活縱欲而無法度,平時朱削發裸身與男女雜處無所顧忌,並以此為樂。”

“《宗規》頒布後,伊王府長史王琨按照《宗規》規矩,請來漢中知府謝冉,杖伊王五十杖,圈禁三年。”

“伊王不服上疏,但被奴婢駁回了……”

“伊王?”聽到這個稱呼,朱高煦想了想,這才想起這是朱的王號。

朱比朱高煦還要小八歲,如今不過二十四歲就行事如此,如果不嚴加責罰,一定會再生事端。

想到這裡,朱高煦便沉著臉開口道:“傳教令,罰朱著粗布麻衣,為那些被他襲擊過的百姓春耕田地。”

“耿通、陳諤、周新三人不是擅長死諫嗎,就派他們去監督朱。”

“春耕結束後,若朱再犯,貶為庶人!”

朱高煦話音落下,亦失哈便作揖應下,反倒是朱瞻壑有些不忍道:“父親,伊王畢竟是爺爺的兄弟……”

“荒唐!”朱高煦打斷朱瞻壑的話,對其嚴厲道:

“他們頂著朱家人的名頭亂法,若是我們不嚴懲,那麼百姓隻會說是皇帝放縱他們,最後將所有事情都推到天家身上。”

“你不忍心處置他們,就得忍心鎮壓日後的百姓叛亂,你選一個吧……”

朱高煦擺擺手:“你自己下去好好想想,你要是做不了決定,那隻能說你不適合做大明朝未來的儲君。”

“兒臣告退……”

朱高煦很少對朱瞻壑發脾氣,更彆說像這樣的重話。

朱瞻壑被嚇了一跳,神情有些慌張。

見自家父親擺手,他也連忙退出了春和殿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