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繁花似錦(1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058 字 7個月前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種瀏覽器插件打開此網站可能導致內容顯示亂序,請稍後嘗試使用主流瀏覽器訪問此網站,感謝您的支持!

第451章 繁花似錦

“放!”

“轟轟轟——”

江東門碼頭上,隨著禮炮作響,數十艘馬船與寶船緩緩駛入港口之中。

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而如今卻已經來到了永樂十四年的臘月。

趕在新春前,鄭和他們回來了,並且帶來了對天下來說,足夠份量的禮物。

“臣下西洋正使鄭和,率海軍凱旋而歸,請殿下檢閱兵馬,閱覽文冊!”

鄭和不卑不亢的聲音在碼頭上響起,在他身後則是一箱箱被搬運的貨物。

這其中,有一些裝在人頭大小箱子裡的東西,看上去十分沉重,居然需要兩個人才能搬運。

這樣份量的東西,不用多說也能知道是什麼。

站在華蓋傘下,朱高煦接過禮單,迫不及待的將其打開。

知道了這批金銀的來源,朱高煦反而鎮定了許多,甚至在他看來,印加帝國的人完全浪費了當地的礦產資源。

在三百年時間裡,歐洲各國前後從美洲掠奪三十五億兩白銀,六千多萬兩黃金,這還沒算上走私的數據。

朱高煦這話倒不假,且不提前往歐洲一路上需要鋪設補給站耗費時間,單說現在歐洲的物產,朱高煦還真的想不到有什麼需要的。

不同於南洋的香料,這些東西可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浙江那邊,我稍許回去問問,現在新政推行,很容易就能遷徙幾千上萬人前往北洲和東洲。”

可以說,印加帝國積攢了二百年的財富,不如十六世紀初期歐洲殖民者三年的開采量。

或許夏爾馬、約克夏豬不錯,但這些物種完全不需要派遣艦隊前往,隻需要花幾千上萬貫,就可以雇傭阿拉伯的商人購買帶回。

鄭和突然開口詢問,朱高煦聽後本想答應,可想了想卻還是搖頭道:

這些貴金屬即便放到後世都依然值錢,哪怕人類邁入太空都不會被淘汰,可以說是永久的硬通貨。

與之相比,現在的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晚期,饑荒,瘟疫和戰爭無處不在,歐洲人口被顯著地削弱,在大明人口用不了幾年就突破八千萬的時期,他們的人口卻在七千萬的標準線岌岌可危。

“走,金輅上說!”

屁股剛剛坐下,朱高煦就詢問起了鄭和在東洲和北洲的安排,同時詢問起了他最關心的金銀礦。

美洲的金銀礦,朱高煦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弄到手上,哪怕攢在國庫裡不花都行。

“東洲宣慰司和北洲宣慰司的設立和製度都很不錯,北洲宣慰司就派張純去吧,我相信他能行。”

要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開采金銀礦後的一百年裡,幾乎每年運回歐洲的金銀礦價值都能折色為八百萬貫永樂通寶。

“不必,現在的他們沒有什麼值得朝廷需要的東西。”

想到這裡,朱高煦不免想起了後世的那個梗,即慈禧賠的錢給後世十四億人能分到多少……

群臣看不到文冊內容,因此隻是清楚鄭和帶回金銀,卻從沒想到鄭和居然一口氣帶回價值三千萬貫的金銀。

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大明境內大部分金銀礦場已經被朝廷收回國營,但即便如此,每年產出黃金也不過十幾萬兩,白銀最多不過二百萬兩,折色起來最多三百餘萬貫。

鄭和與楊展見狀連忙跟上他的腳步,好在北京遷都,留在南京的官員已經不足三年前的一半,因此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幾人便走到了金輅上。

“殿下,需要出使西洲(歐洲)嗎?”

倒不如讓歐洲各國在歐洲自娛自樂幾十年,等他們打完才會發現,外麵的世界已經變天了。

從紡織到鋼鐵,大明朝都全方位的碾壓整個歐洲,這樣的“工業”實力是他們難以比擬的。

大明朝的人口數量,是當下西班牙等四個國家四到五倍,生產力就更不用多說。

這些東西,原本會成為歐洲的原始積累,但現在將會成為大明的原始積累。

朱高煦定下了北洲宣慰使的人選,同時對於東洲宣慰使三年後的人選也有了想法。

如果朱高煦沒有記錯,慈禧賠的錢似乎是十二三億兩白銀,而現在擺在朱高煦麵前的,是三十多億兩白銀和六千多萬兩黃金!

朱高煦壓下激動詢問鄭和,鄭和聞言不假思索道:“原本是要貿易交換,可南國國主襲擊我師,奴婢無奈,隻能反擊自衛,這些金銀大多都是繳獲,價值應該在三千萬貫以上。”

當禮單打開,其中內容立馬讓朱高煦倒吸了一口涼氣。

每每鄭和返航,最激動人心的往往都是這個時刻。

當下由大明所掌握的世界裡,印度是人口市場,美洲是資源及人口市場,中東和東南亞同樣是人口市場。

如果是大明前往美洲開采金銀礦,朱高煦都不敢想象大明每年可以從美洲得到多少金銀礦。

“你這些金銀器件,與南國有什麼關係?”

想到美洲的礦山,朱高煦抓住鄭和手腕,眼神示意他和楊展跟上,十分著急。

與歐洲相比,這些市場更近,更容易開發。

上千萬人的印加帝國,兩百多年的積攢居然隻有三千萬貫。

儘管戶部的《黃冊》還沒有交上來,但根據江西和廣西的情況來看,大明今年起碼有七千七八百萬人。

價值遠超兩千萬貫的金銀銅錠讓朱高煦攥緊了文冊,目光忍不住看向了鄭和的身後。

鄭和這一次性帶回的金銀,便是大明全國十年的金銀開采量,同時也是南國積攢二百多年的所有金銀。

英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花費了三百多年才開采了這麼多,而比較他們,大明有一個它們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龐大的人口市場。

【金七十六萬四千五百二十七兩四分,銀一千二百七十六萬五千四百二十七兩,銅錠六萬斤,金銀器件一萬四千六百七十二件,金雞納樹皮二百七……】

“不過這些過去的人,你們要注意一些,彆讓他們攜帶疾病,尤其是天花過去。”

“東洲和北洲的那些人沒經曆過這些疾病,很容易就會被感染致死,這也是我之前再三提醒你們的原因。”

當下朱高煦還準備扶持東洲三國來幫自己挖礦,可不準備把他們解決,到時候又得從昆侖洲抓人。

維持東洲的局麵,獲取足夠的利益來開發中南半島、東北和西北、南洋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美洲很好,但畢竟太遠,而且在沒有進入工業化前,北平大平原的颶風就是農業殺手,隻有西海岸的中央穀地適合農業開墾和生存。

對於這片大陸,朱高煦可以慢慢來,但對於三宣十慰和南洋、乃至南洲(澳洲)等地他就得加快動手。

整理了心情,朱高煦帶著鄭和他們前往長安門舉行了又一場的國宴,隨後令楊展將出海艦隊分彆交給各地船廠維護。

雖然下西洋不一定繼續了,但這些艦隊朱高煦依舊需要,畢竟南洋和小西洋、大明洋的航道還需要它們。

酒過三巡,朱高煦醉醺醺的回到了乾清宮躺下,同時也見到了許久未見的郭琰。

郭琰服侍他更衣洗漱並躺下,用腿給他枕著,梳理那剛剛洗好擦乾的頭發。

“浙江的新政快結束了,這次你的動作小了很多……”

郭琰談論著浙江的事情,朱高煦閉著眼睛應了一聲:“留著它們,有用。”

他話不多,但卻在回答。

“還有三個地方需要推行新政,等它們推行好,你就要做皇帝了?”

郭琰詢問這個外人不敢詢問的事情,朱高煦抓住了郭琰的手:“說實話,我還沒好好想過,如何做好一個皇帝。”

“雖然在外人看來,我現在與皇帝無二異,但我清楚,我如果是皇帝,那必然是個不合格的皇帝。”

他此言不假,他的許多政策,都是在推翻皇帝天人感應的那套規則,這從長遠來看,對天家弊大於利。

“我這些年清明都會回濠州,路上見到了許多新鮮的事物,也聽到了許多新鮮的事情。”

郭琰答非所問,朱高煦卻明白她想說什麼。

“我經過的地方,沒有一處地方不是在讚頌你和陛下的,千百年後後人會評價你和陛下是不是好皇帝,但就現在來說,天下的百姓都覺得你們父子是好皇帝和最賢良的儲君。”

“古往今來,暢談均田者甚多,可唯有伱與陛下做到了這一切。”

郭琰給出自己的看法,朱高煦聽後歎了一口氣,緩緩睜開眼睛:“我覺得我有些對不起爹。”

若說對不起,朱高煦對不起的人並不多,除了渤海一開始的將士們,便是徐皇後和朱棣。

徐皇後是他在躲避,朱棣則是因為不久後的即位。

曆史上的永樂有二十二年,而如今看來,恐怕最久也不過永樂十六年了。

相比較心思縝密的徐皇後,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朱棣對於朱高煦來說更容易親近。

興許從當初他說要造反,朱棣選擇憋屈的被他圈禁兀良哈禿城開始,他便把朱棣當成了自己的父親,而徐皇後則是很晚。

“陛下應該是驕傲,驕傲有你這樣的一個兒子。”

郭琰為朱高煦梳理頭發,安慰著他:“不管是太祖高皇帝,還是我爺爺,他們都看錯了……”

“其實我看對了,我很早就知道,你不會甘心當一個小小的渤海郡王。”

郭琰眼神明亮中帶著幾絲傾慕,這麼些年來,她對朱高煦的喜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平淡,反而隨著他做出一件件大事而更加濃烈。

“如果他們不逼我,我寧願做一個小小的渤海郡王……”

朱高煦這句話是真的,他雖然外貌隻有三十四歲,可心理卻已經六十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