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和夏原吉說的一樣,即便再低,可百姓手裡沒錢,他們依舊買不起。”
“山西與西北的錢荒您應該了解,因此修建西北鐵路勢在必行。”
“修建鐵路可以發給百姓上千萬貫,而鐵路修通後,百姓販賣糧食、蔬菜也會方便許多,商人收購糧食蔬菜同理。”
“交通一旦便利,百姓想貧窮都很困難。”
朱高煦還在討論西北鐵路的事情,朱棣聞言點頭:
“這事情你決定就做,不過還是得率先保障兩京鐵路。”
遷都這麼久,朱棣也看出了北京的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糧食問題,其次則是交通和政治問題。
遷都北京後,的確利於朝廷控製漠南和東北了,更使得北方終於有了一座人口大都市。
但遷都之後,北京的糧價肉眼可見的增長,遷都前北京糧價約每石四百文,如今卻已經漲到四百五十文了。
不僅是北京,就連整個北直隸的糧價都增長了許多,而且北京也與邊軍爭搶起了南糧北運的漕糧。
其次,北京的交通雖然可以,但通往西南的距離太過遙遠,控製西南很不方便。
政治上,就連新政派都在遷都之後產生出了南遷的聲音,可見對於遷都北京,許多官員依舊不看好。
除去這些問題,從經濟和軍事來看,遷都北京確實有利於朝廷控製北方,並且對於控製海洋也沒有太大的阻礙。
一旦兩京鐵路通車,糧食和交通問題也會得到解決,所以對於兩京鐵路,朱棣甚至比朱高煦還要上心。
“父親放心,我會準備好的。”
朱高煦作揖應下,朱棣瞧著他作揖,心裡也有些說不清的滋味。
接下來的時間,他與朱高煦走遍了整個工業區,聽他闡述未來工業區的工廠,以及這些工廠的工業產量。
直到午後,他們才翻身上馬,向著宮城踏上歸途。
路上,他們能看到成片的耕地,由於正值正旦,這裡倒也看不到什麼百姓。
不過就耕地來說,耕地間的混凝土水渠,無疑是彰顯朝廷對農民的幫扶。
“這天下的人口和耕地都在你我父子手中得到提升,今年過後你好好乾,以後我下去了,你爺爺問我事情,我也能挺著腰杆回答。”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顯然又是一次對朱高煦的試探。
不過這次朱高煦沒有回避,而是點了點頭。
見他這模樣,朱棣愣了愣,但很快反應過來,用欣慰的眼神看著他。
“稍許回宮,你讓禮部詔令海內外諸藩入京朝貢,屆時剛剛舉行你的即位大典。”
朱棣看出了朱高煦的意思,如釋重負的與他交代了起來。
朱高煦聞言點頭:“兒臣知道怎麼做,請父親放心。”
“你知道怎麼做就行,大明宮那邊我和老大去看過了,到今年年末,基本就能完工三分之二。”
“屆時我入住其中,有什麼時候我就不進皇宮了,召你過去敘敘舊。”
朱棣談論著他退位以後的事情,朱高煦認真聽著,似乎要將所有話都記下。
父子二人騎馬緩緩抵達京城西直門,換乘馬車前往了武英殿。
路上,朱高煦想到了南京的姚廣孝,不由詢問道:“父親不召少師來北京嗎?”
“已經召了,大明宮裡麵,我為這老和尚修了一座寺廟,等他來北京,就讓他住那寺廟裡。”
朱棣捋捋胡子,腦中想到了姚廣孝的麵孔,不由露出笑容。
父子對視一眼,儘在不言中。
不多時,他們返回了武英殿。
隨著他們的理政,大明朝也在一點點的發生著變化。
進入永樂十七年,各縣知縣紛紛得到了戶部下發的圖紙,並選擇臨近縣兵馬司衙門的地方開始按照圖紙修建。
時間一點點過去,伴隨著時間進入二月,朱棣以洪武年間天下寺院皆已歸並,近來卻有不務祖風的人,仍於偏僻之處私建庵觀,僧尼混處,屢犯憲章,於是命禮部榜示天下,使之恪守清規,違者必誅。
同時,禮部也派遣快馬傳信,分彆從大古剌、東海府、哈密府等地派出使臣兵馬,前往海外宣告諸國入京朝貢。
這其中,反應最快的無疑是近在咫尺的朝鮮。
從去年開始,朝鮮就加大了對昆侖洲的開發,並將昆侖洲視為練兵的最佳之地。
朝鮮的兩班為了昆侖洲的軍功和金礦,居然難得放下了黨爭。
作為國王的李芳遠見狀,也趁機提出了廢除世子李褆,改立忠寧大君李陶為世子。
雖然改立了世子,但世子依然需要大明朝的認可,所以李芳遠派遣李陶率領文武官員二十餘人,攜帶二百秀女和三百太監前往大明朝貢。
與此同時,日本、暹羅、占城等國也先後得到消息,先後派出朝貢使團。
除了海外諸國的熱鬨,二月份最值得慶祝的一件事,無疑就是丁酉科舉的會試舉行了。
入選的貢生們經過等待,隨後在三月初一參加了殿試。
朱棣對這種監考的事情不在意,因此將殿試交給了朱高煦。
麵對數百名考生,站在金台上的朱高煦目光掃視一圈。
“啪!”
伴隨著錦衣衛的鳴鞭聲,數百百官及考生紛紛朝著金台上的朱高煦跪下叩首。
在殿試開始之前,朱高煦將先對學子們進行“策試”。
策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智力、問答題和口才,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進入下一輪的考試。
通過策試的考生將進入下一輪,而其他考生則被淘汰。
掃視了群臣考生後,朱高煦入座,隨即開口道:“帝王治天下太平必要良臣輔弼,百姓富足亦需良臣治理,而見……”
朱高煦提出問題,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太平需要良臣輔弼,百姓富足也需要良臣治理,那麼麵對如今的局麵,良臣到底應該怎麼幫助皇帝治理天下才能太平,又怎麼做才能讓百姓富足安康。
麵對這個題目,入座的考生們思緒過後,最終提筆開始答題。
這一時間過得很慢,但所有人都在安靜等待。
期間朱高煦還讓亦失哈準備了午膳,其內容是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點心一楪,湯二品,飯一分,菜四色,酒五鐘。
這樣的待遇,讓許多考生感受到了朝廷對自己的重視,紛紛小心翼翼的繼續回答題目。
兩個時辰緩緩過去,放下筆的考生也越來越多。
隨著三個時辰的時間結束,所有考生都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見狀,亦失哈也帶著數十名太監開始收取各考生麵前的卷子。
期間,亦失哈親自下場收卷,在路過一名學子身旁的時候,他還特意瞥了一眼。
被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的江淮不免感受到了幾分壓力。
任誰也想不到,一個農奴之子也能通過鄉試、殿試,來到了這大明朝權力中心的地方參與殿試。
除了他,殿內還有一個比他更為傳奇的人,那就是呂宋府的陸愈。
“散朝……”
隨著鴻臚寺卿唱禮,群臣與考生們也紛紛作揖退出奉天殿。
一些考生如釋重負的離開了宮城,還有的考生則是戀戀不舍。
能走到殿試這一步,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已經沒有了遺憾。
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試出成績即可。
與此同時,此次殿試的受卷官夏原吉、黃福二人彙總了所有試卷,經過整理後送至彌封官郭資處進行彌封。
與鄉試、會試不同,殿試的試卷無需謄錄,由掌卷官直接轉送至東閣讀卷官處閱卷。
讀卷官根據規定將試卷分為一、二、三等,優秀試卷供皇帝鑒定,確定排名。
正因不用謄錄,所以考生們的書麵會毫無保留的被官員及皇帝看到,不過能走到這一步的考生,雖說算不得當代書法大家,卻也略有小成,不用為書麵煩惱。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學子們十分忐忑,而朱高煦則是成為了一個毫無感情的閱卷機器。
三百多名考生中,除了少部分就讀了中學,其它大部分都隻是讀了小學。
因此,他們對治理民生的辦法,還是比較偏向於經史典籍之中的那些辦法。
雖說天下沒有新鮮事,曆史一直在不斷重演,但對於朱高煦來說,他需要新的思想和辦法,而不是墨守成規。
正因如此,在三百餘份試卷中,朱高煦經過翻閱,最終確定了他們的排名……
《明太宗實錄》:“十七年正旦,上召太子往房山去,敕禮部召海內諸藩入京朝貢,與六部議退位。”
《渤海紀事本末》:“十七年正旦,帝與上蒞房山,巡工業區而歸,路途中,帝曰:“朕不豫且老,大位當汝,若拒則逆父言。”,上聞,遂隻能受。”
《祝氏野記》:“永樂間,聞帝與太子不和,太子效唐宗使帝退居大明宮,遂繼位。”
《永樂遺事》:“太子性狡黠,帝常不喜,然太子擁兵重,帝不得已使帝位予太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