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遠征克什米爾(2 / 2)

靖難攻略 北城二千 13395 字 9個月前

朱瞻壑這話很悅耳,朱高煦也輕笑道:“日後是海洋的時代,若不是擔心日後的兒孫無法對付漠北,我也不會如此勞心費力的修建鐵路,遷徙人口前往。”

“我將土地打下來,治理好,後世的兒孫隻管好好管理稅收就行,其餘的就不用他們多慮了。”

“當然,即便我將漠北收入囊中,這也並非代表朝廷就沒有外敵了。”

“西邊還有數以百萬,乃至千萬的蒙古人,他們未必不會卷土重來,故此你日後若是即位,也不能掉以輕心。”

“兒臣知曉,請父親放心。”朱瞻壑肅穆作揖,朱高煦也頷首道:

“你這次南下,先在京城好好休息,陪陪你爺爺,等明年元宵過後再南下去雲南。”

“隴川那邊,等到明年元宵過後就會開始鐵路的修建,隻可惜當地地形複雜,不能聯通昆明,若是可以,那便省去朝廷許多事情了。”

朱高煦略帶惋惜,朱瞻壑也頷首道:“兒臣屆時去看看當地的情況,事後會與父親您書信的。”

“嗯,你先去忙吧,對了,去大明宮了沒有?”朱高煦不免提醒朱瞻壑,畢竟他有時候事務忙,朱棣一個人在大明宮也甚是無聊。

如果不是自己承諾了會讓他率兵北征,興許朱棣恨不得天天叫自己去大明宮與他說話。

“去過了,爺爺讓我來問問您,北征該不會推遲吧?”

朱瞻壑露出笑臉,不等朱高煦回答,便率先說道:“我與爺爺說不會的,現在國庫可是十分充盈。”

“嗯,你知道就行。”朱高煦摸摸八字胡,嘴角掛著笑意:

“我正值鼎盛,所欠的帳會自己還,等到你即位的時候,我自然給你留下充盈的府庫,你兒子即位的時候,你也要這麼做。”

“切忌,為君者不能窮兵黷武,理當王霸道雜之,軍政與經濟一把抓。”

“先有槍杆子,才能弄來錢袋子。”

朱高煦絲毫不避諱這些,他的身體他知道,好得很。

“兒臣受教。”朱瞻壑作揖表示受教,隨後才開口道:“那兒臣就去見娘親和圻弟他們了。”

“去吧!”朱高煦一揮手,手也下一刻抓住了朱筆,準備好好理政。

朱瞻壑見狀,心底不免唏噓。

雖說自家父親光看外表似乎才三十二三,但實際上他也是四十二歲的不惑之年了。

自己這次南下理政結束,若是能回來幫幫他,那便也算儘孝心了。

思緒間,朱瞻壑退出了武英殿。

瞧著他退出的背影,朱高煦也隱隱有滿意之色。

站在一旁默不作聲,隻是含著笑意的亦失哈躬身對朱高煦道:

“殿下看樣子接觸到了不少東西,比較之前圓滑不少。”

“算是件好事,這廟堂不夠圓滑是待不下去的,太剛正的人隻能是臣子,若是君王,那便是天下的災難了。”

朱高煦低著頭處理著奏疏,隨後回答了亦失哈後,便全身心投入了其中。

如今的大明疆域廣大,政務也繁雜,加上駐諸國的禮部屬國館也有政務,故此即便他下放了不少權力,但奏疏依舊日漸增加。

好在他才四十二歲,心力還能跟得上。

如此想著,他也漸漸從李英擅自出兵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興許是他不再想李英的事情,故此這件事情也被他麵前那堆繁重的給壓到了深處。

相較於他的繁忙,此刻的李英卻是激動地無以複加。

“殺!!”

“啪啪啪啪——”

同樣是九月中旬,在北京還沉浸在晚秋的時候,青藏高原的阿裡地區卻已經進入初冬。

零下的天氣加上高原氣候,興許隻有常年生活在這片高原的人才能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艱苦作戰。

在雪山作為背景的河穀中,此刻正爆發著一場單方麵的屠殺。

數千身穿怪異甲胄的軍隊正在被不足千餘騎兵追殺,戰馬的馬蹄沉重踐踏在倒下的屍體上,耳邊的響聲絡繹不絕,偶爾還能聽到打火失敗的扳機聲。

“跳梁者必誅!”

近千騎兵一手持馬槍,一手持短錘,他們在潰亂的亂兵之中橫衝直撞,將數千克什米爾王朝的軍隊蹂躪的精神崩潰。

他們的國王宰因已經潰逃,留下他們這群步兵被明軍戲耍誅殺。

整整一個時辰後,這片河穀除了身穿明亮紮甲,手持馬槍的明軍騎兵外,便再無任何人。

“殺的痛快!”

李英咧嘴笑著,同時對身後吩咐道:“記一下斬獲,雖然朝廷不一定給賞銀,但記下畢竟有個盼頭。”

“另外讓俄力思軍民元帥府的思若滿剌征募兩千人,把這些東西作為戰利品給我運往喇薩。”

李英如此說著,他麾下的武官也按照他的吩咐進行操作。

不多時,隨著打掃戰場結束,他們將數千具屍體丟入河中,帶著一車車甲胄和兵器向著古格的國都象雄踏上歸途。

半天後,他們沿著河流來到了象雄城,而這裡似乎已經經過了戰火摧殘。

象雄城建立在一座土質的山頭上,東西寬一裡,南北深二裡,其城北麵是象泉河,地形較為開闊;其餘東、南、西三麵則是群山環抱,形成天然屏障。

象雄城建築物依山疊砌,逶迤而上,從地麵直到山顛,層層疊疊,組成一組雄偉的建築,整體落差足有百丈。

整個城池的建築分為王宮區、居民區、寺廟區、宗政府和防禦工程設施。

其中王宮占據山頭,寺廟位於東北向的緩坡上,居民區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而防禦工程設施組織在各區之間,建築群功能分區明確。

這組建築群,背山麵水,占據有利地形,充分考慮了戰爭的因素和防禦的功能要求。

正因這裡足夠險要,他們才抵擋了足夠長的時間,撐到了李英率軍抵達。

李英他們戰勝返回時,前任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元帥,思公失監的孫子思若滿剌正在率領上百名官員等待他們。

他們帶來了兩個箱子,箱子是打開的,而裡麵裝著古格的土特產……黃金與白銀。

李英之所以馳援古格,正是因為前往喇薩的僧人說古格有豐富的金銀礦,並且會在官軍馳援後給予回報才前來的。

現在看來,那兩個箱子的黃金白銀,起碼價值數萬貫。

“娘地,這南邊的蠻子首級也不值錢,沒賞銀老子都認了!”

瞧著那價值數萬貫的金銀,李英幾乎眼睛都快瞪大了。

不止是他,就連他身後的明軍也是同樣的模樣。

“感謝朝廷為我們解圍,這是我們存下來的金銀,隻有用它們才能報答將軍對我們的恩情。”

三十出頭的思若滿剌帶著官員與僧人們李英表達感謝,李英見狀也擺手道:

“你們是天朝子民,我出兵也是理所應當,日後如果再有那蠻子來襲擊你們,你們儘管快馬通知我,我會前來處理的。”

李英話音落下便不再想繼續說什麼,不過這時一旁的軍吏卻開口用漢話說道:

“都指揮使,如果隻是我們得利,朝廷不得利,那朝廷很有可能會降罪,得為朝廷爭取點利益才行。”

“對對對!”李英政治情商不高,經過軍吏提醒,他這才說道:

“當然,朝廷的兵馬也是需要錢糧維護的,故此即日起,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每年需要向喇薩上貢黃金五百兩,白銀一千兩!”

“這……”聽到這數目,思若滿剌麵露難色,以僧人禮作揖道:“將軍,我們無法開采那麼多金銀。”

“如果朝廷需要,我們願意每年上貢一百兩黃金和五百兩白銀……”

“你!”李英聞言生氣,但軍吏攔住了他:“都指揮使,已經不錯了,他們這地方看樣子也沒有太多好東西。”

軍吏的話提醒了李英,雖說俄力思軍民元帥府的特產是黃金白銀,但當地沙漠化嚴重,綠洲比較稀少,加上道路崎嶇艱難,與外界交流並不密切,極其缺乏物資。

如果不是大明很早就在喇薩駐兵,興許他們也不會向喇薩求援,畢竟喇薩和三竹節的那群僧人根本看不上生活在阿裡地區的這些人。

也隻有大明會管一管他們,而大明如果不管他們,那他們這次必然要慘遭劫掠。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願意主動維護雙方關係。

況且以這一戰的情況來說,明軍的實力遠超他們的想象,僅僅兩千人,便擊潰了宰因率領的近萬軍隊。

但從明軍身後那一車車的甲胄來說,他們起碼斬殺了三四千克什米爾軍隊。

“好吧,每年都需要交稅,隻能多,不能少。”

李英無奈說完,這才將目光放到身後的繳獲上。

明軍的斬首數經過朱高煦的設計,並沒有曆史上中後期那麼嚴苛,但卻複雜許多。

明軍斬首數以俘獲甲胄數量為主,其中又以身甲為主。

也就是說,繳獲了一具胸甲就等於斬首一個人,而一具胸甲的重量在十幾斤到二十幾斤不等,攜帶起來比較麻煩。

當然,最令李英等人頭疼的,還是朝廷給不給他們記功,另外這些蠻子的首級又能得到多少賞銀。

“把繳獲的兵器給他們,這些東西帶著拖累隊伍,也不值什麼錢。”

得到了數萬貫的報酬,李英也大方的將數千把兵器送給了思若滿剌,同時交代道:

“若是朝廷需要你入京述職,那你恐怕得走一趟,為我作證。”

“我一定為將軍作證!”思若滿剌回了一禮,而李英見狀便安排軍隊在象雄城外紮營。

翌日清晨,他帶著略微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返回喇薩的崎嶇道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