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還好……”朱高熾雖然不認可自家父親和二弟的政策,但對二人他還是比較關心的。
得知可以乘坐火車與船隻前往海喇兒,他也算放心了不少。
朱棣的一身甲胄六十餘斤,若是讓一個六十多歲的人穿六十多斤甲胄騎馬前往漠北,朱高熾還真的放不下心來。
“好了,先吃飯吧,這雲南彆的不說,山珍野味還真就遍地都是。”
聊完了正事,朱高熾便將目光放到了自己的飯桌上,拿起筷子便大快朵頤了起來。
朱瞻壑也看著桌上許多沒有見過的飯菜,小心的拿起筷子品嘗起來。
一個時辰過去,一場宴會便在說說笑笑聲中結束。
朱瞻壑也沒有著急離去,而是要在漢王府休息三天,然後再前往隴川府任職。
翌日清晨,朱瞻壑便起床前往了距離漢王府不遠之外的黔國公府。
沐春畢竟是他的嶽父,來到昆明不去見麵,難免會被沐氏所抱怨。
準備了南下攜帶的宮中禮物,朱瞻壑便帶著護衛走入了黔國公府。
黔國公府內,六十歲的沐春帶著家人對走入府內的朱瞻壑作揖行跪禮。
朱瞻壑見狀連忙上前攙扶:“嶽父不可,哪有長輩向小輩行禮的道理。”
“殿下畢竟是儲君,老臣行禮也是應當的。”沐春對朱瞻壑畢恭畢敬,朱瞻壑輕笑將他扶起:“今日隻論家長裡短,不談國事。”
沐春是朱高煦為朱瞻壑找的外援,儘管他已經六十歲,但經他培養的沐氏識大體,他的兩個兒子也很懂禮數。
“殿下……”
兩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對朱瞻壑作揖,朱瞻壑回頭看著他們笑道:“這想必就是沐毅和沐靖了吧?”
沐氏是長姐,沐毅小沐氏不到一歲,沐靖則是小兩歲。
麵對二人,朱瞻壑也稱讚道:“我聽說過你們兩人的功績,敢在這個年紀隨嶽父率五百騎衝擊萬餘蠻兵,勇氣可嘉!”
“謝殿下稱讚。”沐靖雖然還在叫殿下,但不難看出他性子跳脫。
如果不是沐春在這裡,他興許已經改口叫姐夫了。
相比較下,沐毅卻十分穩重,他作揖回禮說了聲謬讚便閉口不再談了。
“殿下,先進去坐下吧。”
沐春僅僅比朱棣小三歲,他是見過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朱允炆、朱棣和朱高煦的人。
就他對朱瞻壑的第一眼來說,他便覺得朱瞻壑絕對比不上朱元璋和朱棣,更不用說朱高煦,但他絕對比朱允炆要強許多。
為了觀察自己這個女婿,沐春在接下來的談話中從各個方麵開始旁敲側擊的打探朱瞻壑。
朱瞻壑興許知道,也或許沒有考慮那麼多,但他對於這些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整體相處下來,他給沐春一種十分豁達,心胸開拓的感覺。
如果要評價,他覺得朱瞻壑就是那種知道自己實力強大,卻不恃強淩弱的人。
他很英雄,但當皇帝可不是夠英雄就能當的。
隻是簡單的試探,沐春就知道了朱高煦為什麼要讓朱瞻壑隱藏身份來雲南擔任胥吏了。
隻可惜朱瞻壑沒有理解其中含義,不然也不會光明正大的來找自己了。
儘管他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以漢王府和黔國公府對他的態度來說,旁人很難猜不到他的身份。
想到這裡,沐春忍不住搖了搖頭,在心底暗歎一聲。
家宴過後,沐春帶著朱瞻壑前往了翠湖柳營,觀看了遠處軍營的訓練。
不得不說,沐春的軍事能力有目共睹。
除了李文忠、沐英、朱高煦外,大明朝便很少能有將領能完全勝過他。
他們四人都是少年從軍,並且在弱冠前便戰功赫赫。
相較於朱高煦三人,沐春興許略有遜色,但他十七歲出征,從西北打到西南,平原、山地、騎兵、步兵作戰無一不精。
正因為能力出眾,在沐英去世後,朱元璋壓根就沒想過讓彆人鎮守雲南,直接指定了沐春。
沐春的經曆,朱瞻壑十分熟悉,畢竟自他出生到如今,便常常聽他父親說西北的宋晟、西南的沐春為大明西陲兩大柱石的說法。
宋晟去世太早,他無緣得見,而沐春如今一見,果然與傳說中相差不大。
從隻言片語中,朱瞻壑都能感受到沐春對大明、對朱家的歸屬感,偶爾提到朱元璋和馬皇後時,他更是聲音哽咽,顯然想到了曾經的一些事情。
有這樣的人做嶽父,就連朱瞻壑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運氣很好。
“殿下這次去隴川,臣希望殿下能改變而歸。”
眺望兵營,沐春也說出了和朱高煦一樣的話。
他也看出了朱瞻壑黑白太過分明的性子,這性子不是當皇帝該有的性子。
他隻希望朱瞻壑這性子能被磨平,不然對於大明朝來說,興許不是一件好事。
“小子一定會的,屆時小子還會再來看看嶽父。”
朱瞻壑如此說著,沐春見狀也沒再繼續說什麼,隻是帶他圍繞滇池遊玩了三日。
期間朱瞻基也來找過朱瞻壑,不過他並沒有和沐春過多交流。
漢王府、雲南三司、黔國公府……
這是雲南的三方勢力,而王瑄基本不參與進來,畢竟相比其他人,他和沐春更熟悉。
隻是由於當年他幫助傅茂阻斷沐春糧道和援兵的事情,他與沐春從知己變成了現在的陌路人。
沐春雖然認為朱棣、朱高煦上位後的大明很好,但他還是過不了心裡那個坎,王瑄也是一樣。
簡單在昆明府逗留了三日時間,朱瞻壑便前往了西邊的隴川府。
中途他前往了大理,很想知道自家父親口中蒼山洱海有多秀麗。
興許是因為這個時代氣候太冷,加上大理居住人口並不多,故此這個時代的蒼山有許多樹木,洱海也清澈見底。
對於南詔遺留的那些遺跡,朱瞻壑沒有興趣去看,他的目光主要在這蒼山洱海生活的百姓身上。
雖是語言不通,但朱瞻壑也舍得花錢尋覓翻譯,故此了解許多西南的事情。
可以說,在明軍沒有解放他們之前,生活在土司治下的大部分人都是不幸福的。
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由於世世代代都和土司所綁定,他們麵對一些土司的殘暴也不敢反抗。
即便碰到善良一些的土司,他們也會因為土司與土司之間的爭鬥被波及,生活沒有安穩可言。
洪武年間,漢人還能穿草鞋和粗布麻衣,可他們就是光著腳,頂多用點布料來勉強遮擋重要部位。
自永樂年間雲南改土歸流開始,他們的日子才漸漸開始好了起來。
昔日屬於土司的土地被均分給他們,朝廷也會發糧食給他們,鼓勵他們大量開墾新的土地。
不僅如此,他們的孩子也能讀書寫字,而他們也在大基建的背景下可以前往官道附近應聘工人,給官道修葺來獲得工錢。
在朱瞻壑看來,每日二十文的官營工價極低,但是每當他想發怒的時候,那些臉上洋溢笑容的百姓就會將他的怒意驅散。
“你是京城來的,那伱見過永樂皇帝和洪熙皇帝沒有?”
一個身穿白族服飾的七旬老太太詢問朱瞻壑,她的眼睛灰蒙蒙的,似乎看不見東西。
坐在朱瞻壑身旁的一名青年聞言,當即也為朱瞻壑翻譯起來。
“見過,但隔著很遠……”
朱瞻壑坐在不足一尺高的矮凳上,不明白這個七旬老太家住土屋,為什麼還能笑得那麼高興。
“他們肯定長得很慈祥,就像是菩薩一樣。”
“慈祥……”朱瞻壑不知道該說什麼,他爺爺倒是挺慈祥的,但他父親……
“慈祥嘛,如果不是皇帝派兵來,我現在還是奴隸,都活不到這個時候。”
那老太太把自己的腳伸出來,腳上有曾經戴過鐐銬的傷痕,朱瞻壑能看出來,全因為他曾經在海喇兒城見過流亡逃難而來的蒙古奴隸。
他們的腿上,也有這種類似鐐銬、木枷之類的傷痕。
“現在日子好了,能吃飽飯了……真羨慕你們有好日子過,我都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那老太太顯然很早就失明了,但朱瞻壑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自己能在他臉上看到那所謂“好日子”的景象。
興許國泰民安不用走遍山川大地,隻要看看百姓的臉,看看他們的表情就能清楚一切。
想到這裡,朱瞻壑點了點頭:“會越來越好的!”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