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來是空言去絕蹤3(1 / 2)

青陵台 燕折雪 4111 字 3個月前

《青陵台》全本免費閱讀

齊公子?這個時辰來此,難道是方才他們說的今日因故未來的齊曜?

華灩正思量間,望見兄長同人拱了拱手,正轉身穿過雨幕朝這邊來了,便趕忙吩咐小黃門將馬牽過來,這一點些微的念頭很快就湮滅不見了。

華瀟利落地翻身上馬,笑著望一眼小妹,問道:“今日可玩痛快些了?”

華灩驅著馬同他並轡前行,沉吟了片刻,卻是反問他:“我觀這文會與會者眾、群英薈萃,無一不是青年才俊,阿兄來此,是為招攬俊才嗎?”

華瀟讚許地看了她一眼,緩緩道:“寶熹一朝,宣帝改科舉為五年一屆,雖本意是為大浪淘金、臻選優才,但如今朝中無人可用,卻是個先祖未曾窺見的弊端。”

“今年是隆和十四年,恰好要開放五年一次的科考,各地有意向入仕的學子們紛紛上京備考。”華灩接道,“人才濟濟,正是吾兄的良機!阿兄,你不妨學做那太.宗皇帝,‘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說到最後一句話時,她揚起了一對秀長的眉,眼神極亮,顧盼神飛。

華瀟有些好笑地看著她,壓低了聲音近乎歎息般的吐出了一句話:“太.宗皇帝的智慧和氣魄,豈是我等能輕易效仿的……”

低低的尾音拖長了,逶迤地在夜風中留下蝶翩般的痕跡。

華灩並沒有聽清,勒著韁繩策馬靠近了,歪著頭看他,問道:“阿兄是在想,今日來的那些學子中哪位更優秀嗎?”

這位大夏年輕的儲君垂著睫羽,輕輕地笑了兩聲,點了幾個人的名字:“陳伯安、向昂之、白又青,這三人的文章我都看過,於實務均很有見地,所作策論詳實有理,言之有物。”

華灩微微點了點頭。

這三人應都是理學派的弟子,主張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可以說是與當下朝野儒林中占大勢的鴛湖派是幾乎相反的兩派。聽大哥話中的意思,應很是賞識這幾人。

然而正如她對皇兄處事手腕、行事做派並不完全熟悉,朝堂上的老大臣們也一樣,光看皇兄詩詞風格靡麗,都以為他更偏向鴛湖派。哪知今日之行,卻叫她意外看清了皇兄溫和的文人外表下,那顆鮮活的心。

她悄聲問:“阿兄,你同我說這些,就不怕我說出去嗎?”

華瀟失笑:“你要說給誰聽?是老二?還是沁兒?”

他搖了搖頭,唇邊泛起一絲苦澀的笑意:“就算你說出去,他們也不會信的。在他們眼裡,我大約隻是一個庸懦之人,能坐在今日的位置上,不過是仗著有個好出身罷了。”

他眼底閃過一道寒光,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她、他們,巴不得我早點死!”

華灩默然。

即便大哥是嫡長子,可在以禦史中丞為首的黨派看來,他身上流著的依舊是卑賤的血脈。

如若不是當初他們的父皇登基時極力要立發妻燕氏為後,如若不是燕皇後當時懷有身孕,而皇室下一輩已近十年無嬰孩出生,那麼作為邊夷流民後裔的燕皇後,是絕無可能登上後位的。更遑論她那雙藍色的眼睛。

大哥生下來雖有著黑發黑眼,暫時平息了朝議,但他的生母卻死於產後血崩。他從小失了母親,而他們的父皇能給予這個長子最大的補償,也隻能是抱著他坐上太子尊位。

如今的太子華瀟,文采斐然、才藻豔逸,更隨大儒飽學經綸,詩文自成一派風流,他們依然說,“彼蠻夷之人,何以載國之重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