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九年,元月三日。
春天了,雪融了,人又多了。
……
皇宮,永政殿。
間隔十多天的休朝,又是新年,再度重啟之後,是一場大朝會。
聖人高高在上,眾人不敢直視,要是多看幾眼,不難發現聖人胖了一圈。
“諸位愛卿,有本啟奏!”
聖人雖然胖了一圈,但他顯然也養得不錯,話語間中氣十足。
左右二相對視一眼,還是雄非魚動作更快,先一步出列,高聲道:“聖人。
臣有本啟奏,南方蠻族,白林族有異動,公然不尊朝廷,抗拒進貢……
時值新年,臣認為,朝廷應派人南下討伐白林族,揚我國威。”
聖人看著雄非魚,開門見山:“右相認為,朕該派何人而去?”
白林族隻是一個小族,聖人不在意,討伐不討伐,也就幾千兵馬的事。
不過新年,還是要討一個彩頭。
雄非魚聞言低首,隻是將笏板高舉:“臣不善軍事,請聖人恕罪!”
聖人似笑非笑,看透了這個老狐狸。
本該推薦人選的是兵部尚書,但竇恬革職之後還無人繼任,暫時空缺著。
兵部,還有兩個侍郎。
其中一人姓張,張侍郎,他站了出來:“聖人,臣舉薦寧遠將軍雄覽,雄將軍入軍中學習已久,經驗豐富。”
毫無疑問,他是九皇子一方的人。
寧遠將軍是武官職,不過隻是一個掛著閒職的雜牌將軍,正五品。
雜牌將軍,正五品到正四品不等。
“聖人,臣以為昭武校尉竇寧文武雙全,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另一人,太子一方的齊侍郎則是極力推薦竇家旁係之人,竇寧。
昭武校尉,是正六品的武散官。
其餘人紛紛附和,太子一方的支持竇寧,九皇子一方的自然支持雄覽。
至於中立的人,兩不相幫。
雄覽與竇寧,兩個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官階不同,背後支持也不同。
聖人稍稍一抉擇,便有了主意:“那就雄覽吧……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喏,謹遵聖命。”
雄非魚聞言心中竊喜,淡然應聲。
聖人一開口,便是蓋棺定論了,所有人明白,閉口不再談此事。
左相江攸之一直老神在在的,等此事了卻,他才邁步到中間。
“啟聖人,今年大雪,北地受災嚴重,恐春夏無食……
臣認為,應從南方調糧……”
江攸之舉著笏板,高聲道。
“不可!”
司農寺卿桃山聞言立馬站了出來,他擺著手,腦袋也搖得像個撥浪鼓似的。
江攸之等人的目光順著他的聲音落在他的身上,讓他打了一個寒顫。
“南方去年收成也不佳,沒有多少餘糧了……臣以為,應從國庫調撥。”
桃山心中一橫,頂著壓力說了出來。
聖人看著他,一言不發,而眾大臣察言觀色,更是大氣不敢喘。
國庫?國庫裡還有幾個錢?
就在氣氛越來越冷的時候,戶部尚書紀固站了出來:“聖人,臣有一個建議。
南方調糧不可行,離北地路途遙遠,不僅過程費時,且損耗嚴重……